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2010-02-11 08:52王雪梅刘卫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期
关键词:通气管管术外耳道

王雪梅 张 明 刘卫梅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454001)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 )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儿童由于咽鼓管解剖及生理结构上的特点,更易患OME。对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OME患者,鼓膜切开置管术是有效治疗方法,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在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28例( 42耳),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OME患者28例(42耳),男15例,女13例,年龄4~10岁,平均7.8岁。病程4~15月。术前耳内镜检查:鼓膜呈淡黄或琥珀色,鼓膜内陷,光锥变短或消失,8例可见液平面。鼻内镜及CT检查:腺样体肥大18例,鼻息肉伴鼻窦炎2例。声导抗测试“B”型曲线22例,“C”型曲线6例。纯音测听检查23例为传导性聋,气导听阈平均36.5dBHL(其余5例因年龄小检查不合作而未做)。

1.2 手术设备

2.7mm 0°及30°硬管耳内镜(杭州汇大),冷光源(StrykerX 6000),监视器(Sony),摄像系统(Stryker988i),耳显微鼓膜置管器械(杭州汇大),生物陶瓷大、中、小号哑铃状中耳通气管(武汉华威)。

1.3 手术方法

小儿采用基础强化麻醉,若同时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则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因后鼻孔息肉、腺样体肥大等引起的OME患者,均按常规方法在鼻内镜下摘除息肉、切除腺样体、切除部分肥大下鼻甲等以解除病因。常规外耳道消毒,经外耳道导入2.7mm 0°耳内镜,在监视器直视下根据鼓膜及中耳腔积液情况,选择鼓膜的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行切开。用鼓膜刀将鼓膜切开2.0~4.0mm,充分吸尽鼓室内积液,并观察鼓室黏膜肿胀情况。对积液黏稠或胶状者可注入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溶液冲洗。根据积液的黏稠度选用不同型号的通气管,黏稠度越大所用型号越大。用麦粒钳夹住通气管的一端,将通气管如同扣纽扣一样放入切口内,然后用钩针沿通气管外缘调整通气管,使通气管很好卡在鼓膜切口。术后用药按常规用法。术后1~2周用耳内镜观察通气管有无脱管、堵管,管位是否适当,外耳道内是否有分泌物。术后6个月后通气管未自行脱落者,鼻内镜检查鼻咽部情况良好,耳内镜检查见中耳腔无渗液,鼓膜外观正常,听力恢复正常,可在耳内镜下拔除通气管。

2 结 果

28例(42耳)均一次性完成鼓膜切开置管手术,外耳道及鼓膜反应轻微,无外耳道、鼓膜血肿,无鼓岬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均自觉听力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13例(26耳)通气管自行脱落,鼓膜愈合良好。23例(36耳)获随访,术后6个月复查听力,纯音测听0.5、1.0、2.0kHz气导听阈平均20.8dBHL,听阈平均降低25.7dBHL,气骨导差<10dBHL。

3 讨 论

OME是临床常见疾病,儿童由于咽鼓管解剖及生理结构上的特点(长度、宽度和角度),更易患OME。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OME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咽鼓管功能障碍是OME主要发病基础,也是最常见的病因[1]。对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无效的OME患者,鼓膜切开置管术是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治疗OME的常用方法[2,3]。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显微镜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高质量的放大图像。但由于外耳道为一非直管道,有两处狭窄,管腔直径较小,术者只能观察到物镜轴线正前方的结构。小儿的外耳道更加狭窄,视野更小,往往不能同时看清鼓膜全貌,鼓膜切开定位不易掌握,视野与操作常相互干扰,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需经一定专业训练方能很好完成(即能熟练使用显微镜和掌握鼓膜切开置管技巧)。内镜监视系统下的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手术技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精确、创伤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耳内镜开始在耳科及耳神经外科推广应用,并把视野清晰、手术精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传统术式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微创观念引入耳科[4]。耳内镜能越过外耳道狭窄及弯曲部位,直接到达鼓膜前方,具有操作简单,调焦方便,视野清晰,图像放大、清晰逼真,视角广,即使是外耳道狭窄的小儿在同一视野中也可同时看清鼓膜全貌、鼓环及近鼓膜的外耳道周围壁,能准确选择鼓膜切开位置,并有效控制切口的大小及方式,创伤小,避免了切口过大导致脱管或伤及鼓室内结构。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调整好摄像系统方向,使鼓膜在显示器的成像是正位,以便于操作。②耳内镜进出外耳道要稳、准、轻,前端不可触到外耳道壁,避免污染镜面或擦伤外耳道皮肤。为增加耳内镜操作稳定性,耳内镜身可靠在外耳道口皮肤上。③对外耳道狭窄的患者选用细的耳内镜,即2.7mm的比4.0mm操作更方便。④耳内镜镜面污染后应及时擦拭,必要时用热水烫一下镜头,以保持视野清晰。耳内镜不足之处是单手操作,易被血及气雾污染,需反复擦拭。

综上所述,耳内镜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具有视野广、清晰,操作简单方便,方法可行,疗效好。

[1] Takahashi H,Minra M,Honjo I,et al.Cause of eustachian tube constriction during swallowing in patients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1,110(6):724-728.

[2] Neff MJ.AAP,AAFP,et al,AAP,AAFP,AAO-HNS release guidelin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Am Fam Physician,2004,69(12):2929-2931.

[3] Rosenfeld RM, Bluestone CD.Clinical effi cacy of surgical therapy[M]//.In: Rosenfeld RM,Bluestone CD,eds.Evidence-Basedotitis Media.2 nd ed.Hamilton,ON,Canada: BC Decker,2003:227-240.

[4] 郑亿庆,区永康,陈穗俊,等.耳内镜在门诊诊治耳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4): 239-240.

猜你喜欢
通气管管术外耳道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冷却系统副水箱起泡分析及优化设计
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观察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