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复安致老年人锥体外系反应33例分析

2010-02-11 16:10田野刘会勇
中外医疗 2010年3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纹状体人民卫生出版社

田野 刘会勇

(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400)

胃复安是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敏感区,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由于其治疗效果较好,价格低廉,基层一直作为止吐的首选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症状,常见于老年人。现将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老年人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反应33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9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共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55~84岁,平均67.5岁。临床诊断及用药原因:急性胃炎17例,上呼吸道感染伴呕吐8例,胃食管反流6例,神经性呕吐1例,误服1例。用药途径:口服20例,肌注13例;剂量每日0.2~0.7mg/kg。其中22例常规剂量,11例超量。不良反应症状出现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48h,平均24h出现症状。

1.2 临床表现

33例患者均有不自主头向后倾、双眼球上翻、表情呆滞、口角抽动、双手微颤、行动缓慢,行走不稳。

1.3 实验室检查

头颅MRI28例正常,5例示脑萎缩;脑电图25例正常,8例异常;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33例均正常。

1.4 处理及预后

来院后立即停用胃复安,10例除给抗胆碱药外,肌注安定镇静及静脉输液以促进排泄,用药30min消除症状6例,1h3例,2h1例;单独用抗胆碱药23例,用药30min消除症状10例,1h7例,2h4例,3h2例。33例患者缓解后均无不适,无后遗症。

2 讨论

胃复安又名甲氧氯普胺、灭吐灵,是普鲁卡因的衍生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5%,易通过血脑屏障,半衰期为4~6h[1]。该药为纹状体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物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和脑干网状结构,并可作用于植物神经中枢加速胃排空,故其具有较强的中枢性和外周性双重镇吐作用[2]。它除了具有强大的中枢性和周围性双重止吐效果外,还能选择性的阻滞多巴胺受体(D2),因此乙酰胆碱的功能便相对增高,使纹状体的神经细胞过度兴奋而出现锥体外系症状。人类中脑黑质致密带的多角形大细胞是多巴胺产生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DA能神经元活力、纹状体DA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3],这很可能是老年人应用胃复安后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所在。本组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症状均为临床用胃复安止吐引起,均为医源性,临床用量偏大,或正常剂量均可引起,与胃复安剂量大小无直接关系。治疗剂量时20%病人有不良反应,偶有锥体外系反应[4],这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5]。故老年人应慎用胃复安或者不用,可用其它镇吐药来取代胃复安;凡遇到突然起病,出现以上锥体外系表现,且神智清楚,应考虑到本病。

[1]江明性.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0.

[2]周欣,吴燕.儿童胃复安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03,15(3):82.

[3]杨宝峰.药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9.

[4]王维志.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4.

[5]马铭心,郭学鹏,阎业行,等.胃复安致阵发性肌张力不全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杂志,1986,1(4):22.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纹状体人民卫生出版社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纹状体A2AR和D2DR对大鼠力竭运动过程中苍白球GABA和Glu释放的调控研究
纹状体内移植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可升高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
1H-MRS检测早期帕金森病纹状体、黑质的功能代谢
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bcl-2、bax表达的影响
路易体痴呆8例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