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素质的培养在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2010-02-11 16:10王健
中外医疗 2010年3期
关键词:胚胎学结构细胞

王健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00)

21世纪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具有一大批德高、医精、学博,有较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开拓创新意识的实用性“全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各类人材的基地,在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1]。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成为掌握医学本领的跨世纪的医学人才,就要求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空间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临床的诊疗实践中能客观地分析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和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圆满地完成诊疗工作。

1 改革教学内容,为学生增添广博的知识

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医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课题日新月异。作为授课教师,我们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维护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基础上适当增加与本专业知识有关的前沿性学科及新技术研究的动态,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信息,跟上时代步伐。比如讲述组织细胞更新、再生和修复时,可加入一些有关细胞生物学最热门研究领域内细胞凋亡的知识。当讲到爱精卵发育成为一个胎儿时,可介绍一些有关细胞基因的调控、转基因细胞、转基因动物等当今细胞生物学研究尖端课题知识。同时,也应将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学科与本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介绍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及能够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

现代医学已经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来认识疾病的致病机理,病变发展及治疗措施。而组织学与胚胎学(简称组胚学)这门学科正是从细胞水平上来认识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功能。同时它也是学好其它医学基础理论课的桥梁。只有了解正常人体的组成、构造,才能了解它在各种疾病中发生的变化。组胚学是一门体系完整、结构严密的形态学科,教师讲授这门学科时,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治学作风。在讲授绪论时,我们向学生介绍该门学科的结构体系,使之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把握好总论基本组织学和各论器官组织学间的关系,把握好各论每一系统中各器官结构上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学习胚胎学时能把握好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演化与其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应讲解清楚,注意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在课堂提问或实习作业中发现学生有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概念要及时纠正。组织胚胎学有很多专业术语,有一些术语很近似,但概念却完全不同,如蒲肯野细胞和蒲肯野纤维为两种分布、来源、结构功能均不同的细胞,再如神经元、神经原纤维、神经纤维的内涵也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区分这些名称上有细微差别的概念,在学生建立正确概念的同时,培养了他们认真、注意细节的学习作风。

3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形态重建”

教师在授课方面,可以采用形态重建教学法[2],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先有感性认识而后有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设疑问引起思索,启发立体空间思维。教育心理学认为,疑问能引起定向探索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设立一个问题情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其学习兴趣,青年学生有一个较强的求知欲,对新颖的东西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启发学生思索,引导他们运用立体思维去抽象、去概括。

3.2 形象的教学语言

形象的语言无疑是启迪想象的火花,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授课,将枯燥的形态结构讲“活”,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其中,恰如其分的比喻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联想重建,如讲结缔组织中分子筛的结构时,把这种结构总体形态类比为羽毛,那么,透明质酸分子为羽毛的主干;讲解有髓神经纤维的朗飞氏结、结间体等结构时,用香肠作类比等。如此一来,这些结构的空间形态就在学生头脑中活龙活现,易于理解了。

3.3 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直观性教学是教学的原则之一,有时利用易得的材料,经过简单加工,制作成简便而又直观的教具,往往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百思不得其解的抽象知识顷刻间变得简单易懂。比如在讲解肌组织分子结构的细肌丝时,用多个乒乓球串成2个相连的肌动蛋白链,用2根铁丝代表原肌球蛋白位于肌动蛋白链两侧,用黑色棉球代表肌钙蛋白来演示细肌丝的3种蛋白关系,形象、生动、具体。

4 对比归纳、求同存异,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医学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及自学能力,要求有一定的分析、归纳、比较、推理、演绎、综合以及抽象等综合思维能力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深刻理解,牢固记忆。那么根据本学科特点,加强比较和归纳这两项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要。因为,组织学部分主要是以文字描述为主,章节间器官组织结构间相似之处不少,概念多,内容晦涩,器官、组织、细胞相互间的异同点较多,记忆时易混淆,干扰性很强,因此要求能理解并掌握各种器官的组织结构特征,掌握共性的同时还能指出个性所在,降低各章节之间的干扰性,便于记忆,这也是教材编委编书的思路所在。象胃和肠均为四层结构,每层结构又各有其特点,还有大动脉与中动脉、淋巴结与脾脏、骨骼肌与心肌等,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概念,如气血屏障、血尿屏障、血脑屏障等,针对类似内容只有通过对比归纳才能避免混淆。

5 组胚教学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5.1 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组织胚胎学是形态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描述细胞、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一般方法,培养他们对教学中使用的挂图、插图、切片、照片的观察能力,并鼓励他们口头表述出来,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理论课上,教师在讲解挂图或投影片时,首先可安排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细胞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细胞核的位置、数量、形态怎样?细胞质是嗜酸性还是嗜碱性?细胞的排列方式怎样?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一定的补充修改,这样的方式比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切片实习课上,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施展自己的能力。如提问在示教镜下观察到哪些结构?有什么特点?或者可在不同示教镜上分别摆放结构相似、容易混淆的切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其异同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易记牢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5.2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培养

学习组织胚胎学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故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看书要动脑筋,不死记硬背。如讲解石蜡切片制作过程时,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固定、脱水后要经透明才能浸蜡、包埋”。学生在明白了“石蜡包埋是利用不同媒介的相溶性,以石蜡替代组织内水分而染色的过程相反,以水溶性染料替代切片中的石蜡” 后,就会较容易记忆石蜡切片染色的几个过程。实验课上,对于学生的有些提问不必立即直接回答,如学生要求找某结构,可问学生该结构位于什么位置,要求学生把所在的位置找出,再问学生该结构形态有何特征?有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即使没找到,他也明白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下手。

5.3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中,显微镜的使用贯穿始终,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技能。应使学生明白正确使用显微镜不仅是能调出清晰的图像,还应注意显微镜的正确拿法、放置、对光、调焦、保养等各个环节。不少学生常常忽视一些细节,出现诸如单手拿显微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镜等错误,教师对这些细节上的错误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而不是放任自流,要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5.4 学生有效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组织胚胎学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低年级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应强调课后复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理论课的内容一定要当天复习消化,并预习实验课,做到上实验课时对所观察的标本心中有数。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如联系法,结构和功能相联系,学习各器官可联系基本组织的内容归纳法对每个器官的各部分组成的光镜、电镜结构及相关功能总结,并对某系统中各器官结构共性进行归纳比较法对结构相似的器官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

总之,在组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从多距离、多角度、多剖面对微观世界进行详细地观察,使学生对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形成演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学好组胚学这门课,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造就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王崇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关于我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南开教育论丛,2000,3∶55~58.

[2]江一平.智能轴心教学法及其在组胚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J].医学教育,1994(10)∶21~25.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结构细胞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DANDY CELLS潮细胞
潮细胞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
论《日出》的结构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