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进展

2010-02-13 20:16
中国药房 2010年19期
关键词:过滤法药制剂限度

陶 红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药剂科,柳州市 545007)

作为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检查项目内容之一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保障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微生物限度检查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1]。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起步较晚,始于1972年,直到1995年版《中国药典》才正式收载了微生物限度检查项,2000年版《中国药典》虽然又作了较大修订且增收了以剂型载入的微生物限度标准,但未规定对含抑菌成分的药品进行处理,200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新增了微生物检查方法学验证[2],这是对历版《中国药典》在微生物检查法中的最主要补充。对于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由于抑菌活性的干扰,用常规法检查微生物限度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出药品中污染微生物的情况,为此,进行药品检验前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如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法或中和法消除供试液抑菌活性后,再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同时,所采用检测方法需进行验证试验,以确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和保证测定方法的可靠性,从而提高药品本身污染微生物的检出率。为了对规范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本文特对近几年已经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一些中药制剂及其验证研究情况作如下归纳、综述。

1 无抑菌成分的中药制剂的检查方法

中药制剂中不含抑菌成分时,一般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吴宗彬[3]通过采用常规法对重感灵片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研究。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试验均达到70%以上,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规定[2]:微生物限度检查回收率试验中,若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不低于70%,则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菌数。由此说明重感灵片无明显抑菌现象,可采用常规法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查。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2],结果,3批菌大肠埃希菌和3批大肠菌群检查试验组均可检出试验菌,阴性组均无菌生长,阴性对照菌均无生长,说明重感灵片无明显抑菌现象,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和控制菌大肠菌群的检查。韦红等[4]运用常规法探讨了该法对六味地黄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该供试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故本品无抑菌作用,因此采用常规法可以进行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果,控制菌检查阳性菌生长良好,说明本品对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没有抑菌作用;阴性菌均未检出,表明该控制菌检查方法的专属性好,可用于控制菌检查。赵娟[5]通过对通脉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检查,该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加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说明样品对上述种菌均没有抑制作用,所以可以用常规法可以进行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韦红等[6]采用常规法对黄连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供试品采用常规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释剂对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故本品无抑菌作用,而且对控制菌检查阳性菌生长良好,阴性菌均未检出。因此,采用常规法可以进行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控制菌检查。

2 兼有抑菌与无抑菌成分的中药制剂的检查方法

一般情况下,中药制剂所含的成分较为复杂,有的中药制剂对有些菌没有抑菌作用,而对另外一些菌有抑菌作用。对于前者可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后者要应用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法或中和法消除供试液抑菌活性后,再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解翠珠等[7]通过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和稀释法对紫丹活血片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研究。该供试品接种5株阳性试验菌株,采用常规法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低于70%,表明该供试品对这2种菌株有抑制作用,而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说明紫丹活血片对这几种菌无抑菌作用;而薄膜过滤法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高于70%,表明薄膜过滤法对这2种菌无抑菌作用。因此,紫丹活血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方法为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均需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测定;采用常规法对控制菌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查及验证时,试验组检测不到试验菌,采用稀释法试验组均可检出试验菌,阴性组均无菌生长,阴性菌对照组均无生长,可用稀释法对控制菌检查。汪成伟等[8]通过对桂枝茯苓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研究发现,大肠埃希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回收率高于7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低于70%,因此大肠埃希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可采用常规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高于70%,表明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以对桂枝茯苓胶囊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检查。郑丽莉等[9]通过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和稀释法对七叶神安片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研究。结果,采用常规法5株菌种的回收率只有大肠埃希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大于70%,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低于70%,培养基稀释法黑曲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大于70%,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集菌培养基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仍低于70%,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可超过70%,表明该供试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可用常规法对七叶神安片中大肠埃希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检查,用培养基稀释法对黑曲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检查,用离心薄膜过滤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陈建启等[10]通过对清感九味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研究,可以看出采用常规法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回收率不低于70%,其它菌低于70%;培养基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仍低于70%,表明仍然不能消除其抑菌活性;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可消除其抑菌活性,2种种菌回收率高于70%。因此,清感九味丸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较强,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回收率都达不到70%,只有用离心-薄膜过滤各代表菌回收率才达到70%;对于控制菌采用常规法,结果试验组检出试验菌,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说明用常规法即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

3 有抑菌成分的中药制剂的检查方法

中药制剂所含的成分中有抑菌作用时,首先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法消除供试液抑菌活性后,再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解翠珠等[11]通过采用常规法、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对盐酸小檗碱片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研究,发现常规法对5株阳性试验菌株回收率均低于70%,说明盐酸小檗碱片不能应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的检查;而稀释法对黑曲霉、大肠杆菌回收率均高于70%;薄膜过滤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说明该样品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需采用薄膜过滤法消除该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对于控制菌,采用稀释法可以消除供试液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性,因此可采用稀释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张玉兰等[12]通过对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研究,参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药品微生物检验手册》和200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运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3种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均不能消除药品中抑菌物质干扰,而薄膜过滤法相对检出率高而且能充分滤除药品中抑菌物质,有效检出该药品中污染存活的细菌;该方法的阳性对照菌的平均回收率为82.11%。因此,可以用薄膜过滤法作为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余俊等[13]通过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的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菌回收率比较试验,对银黄颗粒、清喉利咽颗粒、柴黄颗粒3种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品在常规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回收率均低于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说明3种中成药在常规法检测时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不能用此法进行这3种中药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这3种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菌回收率均高于70%,因此可以用培养基稀释法作为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岂春风[14]通过对护肝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研究发现,在3次独立的平行的试验中,护肝片细菌计数采用常规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均低于70%,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因此常规法不适用于护肝片细菌的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及酵母菌回收率均高于70%,故可用稀释法来检测护肝片中的霉菌及酵母菌;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则护肝片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均高于70%,因此可用此方法来测定护肝片中的细菌数。

4 袋装中药煎煮液的检查

吴红宇[15]采用中药抽出包装机对其医院自制制剂消炎利胆一号在115℃和一定压力下进行密闭煎煮,煎煮液在常温(20±5)℃和冷藏贮存2种情况下,以时间为单位,按照卫生部1990年版《药品卫生检查方法》收载的内服制剂检查方法进行卫生学检查。结果,煎煮液在常温下40 d细菌总数接近限制值,低温冷藏在80 d细菌总数接近限制值。

5 结语

上述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已经建立,而对于新的中成药或者没有确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中成药,其可能具有抑菌或抗菌作用,因此必须经过验证试验才能确定这些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采用常规法检验时,往往造成漏检或检查的结果有差异,为此进行药品检验前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消除供试品中药品成分对微生物的抗菌或抑菌作用。

由于中成药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制剂,具有抑菌作用的中成药的抑菌作用的强弱可能不同,抑菌活性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各药品生产企业和研究单位应该根据中药制剂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时,选择可行的、有效的且操作简便、快速的方法。

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发展,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也在日益完善。《中国药典》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以剂型为标准,而《美国药典》(24版)则是以品种为标准收载。由于中成药和化学药各有特点,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也不能生搬硬套,全部效仿国外。所以,应尽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组织、有步骤地研究,以按照中药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外药典中的精华部分来建立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提供重要的保证。

[1]耿敬军,张 俊.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现状调查与建议[J].中国药房,2006,17(21):1652.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05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68、附录70、附录73.

[3]吴宗彬.重感灵片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J].河北医学,2007,13(7):138.

[4]韦 红,乔志华.六味地黄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研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1):1.

[5]赵 娟.通脉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J].创新科技导报,2008,14(2):23

[6]韦 红,乔志华.黄连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学验证[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8(2):48.

[7]解翠珠,李应芬.紫丹活血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18(12):43.

[8]汪成伟,刘伟红.桂枝茯苓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J].中国药房,2009,20(21):1657.

[9]郑丽莉,林辉煌,吴晓玲.七叶神安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的探索[J].海峡药学,2006,18(6):24.

[10]陈建启,刘炳茹,谢梅娟.清感九味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13.

[11]解翠珠,赵兰青.盐酸小檗碱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6:263.

[12]张玉兰,洪建文,罗翰宇.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J].中药材,2005,28(8):827.

[13]余 俊,屈 慧,邬 梅,欧阳素英.3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J].中南药学,2007,5(1):43.

[14]岂春风.护肝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J].黑龙江医药,2008,21(5):99.

[15]吴红宇.中药袋装煎煮液的卫生学检查[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2):16.

猜你喜欢
过滤法药制剂限度
漂浮法与膜过滤法测定白砂糖中螨的比对研究
指责也该有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药品检验中薄膜过滤法的应用价值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识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