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10-02-14 20:35方志刚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模具课程体系

方志刚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模具产业是浙江台州的支柱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模具专业人才。台州学院适时开设了模具专业,希望能为本地模具制造业企业培养出大量具备工程设计知识结构、能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数年的调研与人才培养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要达到这种目标定位也绝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本地模具企业所需、企业能用、能快速上手适应新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从总体上应该能够得到企业充分认可,这些学生能够在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及管理精英,为企业发展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得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1 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理论课程体系的实施,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环节,因此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整个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首先到位,取得实效。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定位,大胆改革原有的理论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关键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培养的学生具备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在金属材料学、机械基础、绘图基础等这些通用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上具有牢固的基础。这些课程表面看似和专业的核心内容关系不大,但确实是基础的基础。学生若果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基础课程的内容,学习真正的专业课程是非常困难的,即便学生想努力学习学业课程,也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的。在教学改革中,我们特别注重大力加强重点专业课程的教学,如塑料模具设计及制造、冲压模具及制造、模具制造工艺学等,配以大学分、宽学时,精选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这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这一点在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只有真正把这种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使他们成为真正“专业的人”。要通过精心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才真正懂得模具专业是干什么的,在这个专业里就业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作为最基本的条件。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务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如果不能够学好这些专业课程,是不可能适应模具行业工作的。要通过精心组织重点专业课程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那就是毕业参加工作后,能够将专业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安排实际生产或者解决工艺问题。简言之,就是能够快速适应模具企业的工作,真正做到能够“专业立足”,而不是到了工作岗位碰到实际问题脑袋里空白一片,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属于什么范围里的问题,更不用提将专业知识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了。如果是这样,那是我们专业教育的极大失败,除了学生本身不学习的原因以外,作为专业教师也得考虑是不是专业教学本身不到位。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还十分重视强化本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建设,紧密围绕先进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过程自动化、先进管理技术开设计算机应用类课程。这是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基础之上的必要提升,是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增添后劲和爆发力。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在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要做到老师传授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和尽可能精的课程内容,并以有利于学生对传授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为最高原则。传统的讲授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有机地结合,不可偏废。在教材体系的使用上要体现“创新,普适,精简”的原则,注重教材的使用效果。结合科学研究和企业需求编写教材、讲义,开设相关学术讲座,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本专业的教师也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全员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程授课质量,真正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头等大事。

2 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

实践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上所述,我们要加强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得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能够将实际问题和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加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适当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学时数,提高实践环节的起点,突出实践性、应用性,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着重学生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了相应措施,大力鼓励和提倡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环节和主动设计实践项目;进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将封闭式的原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为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结合企业项目或企业生产中的难题,改革毕业设计内容,使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直接和企业挂钩,更多的体现设计任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尽量缩短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工程实践的距离。

我们还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模具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效果也是很好的。通过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的这种形式,甚至推动了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浙江省有一个新苗计划,就是支持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创新。由于我们专业起步早,动作力度大,有基础,在历届组织学生申报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都走在学校的前列,形成了学生实践、学生科研和教师科研的共同提高的良性互动。

此外,我们还拓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形成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及创业能力。依托地方模具协会,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依托台州学院建立模具产、学、研合作基地,以此为载体大力培养本专业学生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综合能力,这个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尝试在模具类课程中开展项目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企业的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这方面的教学改革,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情形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式教学,取自企业实际生产中的项目和课题,既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又能进一步密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还没出校门就尽可能多的了解到了企业的生产实际,提前“预热”,为毕业后进入企业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真正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这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改革,我们尝试了数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改革,引发了一些学生对本专业的极大兴趣,发现原来这个行业还有这么多问题没有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是如何促进生产的,主动向老师要求到相关企业去进一步了解实际生产状况。这样的要求,自然会得到大力支持,老师积极为他们联系安排,这样的改革方式,就搭起了学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一些学生到企业后,认真好学,不耻下问,认真的学习态度感动了企业的老板们,希望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到他们企业来工作,这种看似一般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就业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连年都在90%以上,位居全校第一。

4 结束语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艰巨的、需要长期付出努力的重大课题。台州学院模具专业面向台州模具制造业的外部环境,更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改革,我们经过数年的摸索,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从近年来的毕业生及其就业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生工作后很快能够适应模具企业的需要,证明了我们教学改革方向是基本正确的,今后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培养更多受地方企业欢迎的模具人才。

[1]夏卿坤,程崇恭,夏尊风.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11.

[2]刘晓辉,吴云艳.模具专业教学体系的革新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1):144-146.

[3]黄诚驹,熊 怡.模具专业关键职业能力培养初探——项目教学法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39-40.

[4]王德俊,张凌云,郭志毅,姚志英,于红星.模具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19):240.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模具课程体系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