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2010-02-15 09:59陈赵阳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陈赵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法律系,福建福清 350300)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陈赵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法律系,福建福清 350300)

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仍面临着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等诸多困境和挑战。为保证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应从文化创新、人才支持、外力引进、主体培育等方面探寻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权益;文化创新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特别强调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1]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做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勾画出了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美好远景,为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年来,学术界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研究成果颇丰,有通俗分析,有经验总结,也有理论研究,这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对于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路径选择问题,学术界至今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研究成果见诸报道,从既有的实践来看,分析与建议脱节也导致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况且,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号召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刚刚起步,研究领域需要拓展,建设理念需要更新,规律性的东西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语境,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拟从内外互动角度探寻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新时期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农村文化同样是农村社会的血脉,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表现出来的软实力。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导权。总之,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性因素,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很难有综合国力竞争中物质硬实力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主战场,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由之路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与现代传媒深刻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样式,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大的内在需求。很多农民不再满足祖辈“吃饭—干活—睡觉”的单调生活模式,亦不满足“放放电影演演戏,打打乒乓下下棋,翻翻报纸猜猜谜,哈哈镜中看自己”的简单文艺活动,而是渴望能够通过学习新技术改变生活的状况、改变单调乏味的传统休闲方式。[2]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长期滞后、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以致不少地方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贫乏,尤其是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民群众连看电视、听广播等最基本的文化权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应对新时期农民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预见性,并因势利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社会文化发展成果,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

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这是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决定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 20字的总要求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强调的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们要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防止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我们在加快新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一是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目前,乡镇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在机构改革中,文化站与其他部门合并,乡镇文化站经历了从文化站到宣传文化站、文化广播电视站的演化。目前的文化站对应宣传、文化、广电等多个部门,机构性质界定不清,部门关系不能理顺,乡镇文化站人事管理权、财产管理权、工作安排权归当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干部,文化站人员不易流动,缺乏活力。

二是投入体制改革滞后。国家对文化的投入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农村文化的投入在国家对文化投入中的比例较低。农村文化公共投入在配置上也不尽合理,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有限投入主要集中于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且多是一次性基建投入。中西部地区县以下几乎没有对文化人才的投入,也几乎没有保证文化设施正常运行的经费,绝大多数是只管建设、不管运转,存在明显的重建轻管的弊端。[4]

三是评价机制改革滞后。绩效评价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起着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作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评估工作机制不全,评价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评价的标准就是多少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多少本藏书、多少盘光碟、多少台电视、有无正式的规章制度等,很少涉及诸如文化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使用率等指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评估多是一次性的,缺乏事后的反馈监控机制,一些已建成的农村文化设施未能得到有效使用。[4]

2.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一大桎梏,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业余文化人才队伍数量日减。过去热爱农村传统文化并为之献身的老一代民间艺人因年纪大而力不从心,而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致使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缺失,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后继乏人。第二,乡镇及村文化站 (室)的文化专干配备明显不足。按照中央的要求,各乡镇及各村都要建立文化站 (室),配备专职的文化管理人员。但大部分乡镇和村庄或由于编制问题,或由于经费问题,没有配备或没有完全按要求配备相应的文化专干,导致很多乡 (镇)文化工作基本撂荒,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培训,致使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学习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相当一部分地方一直未制定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计划;有些地方虽然有培训计划,但由于缺乏经费或不够重视,计划往往流于形式而无法得到落实。这就决定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工作的要求,进而影响了整个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体制的文化网络,及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举办文化事业的新格局。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相对落后,仍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地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平衡。首先是地区间不平衡。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地区在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大,成绩也大,但也存在着盲目投资而脱离农民群众的要求、不利于文明风气的养成等问题。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主要是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文化设施建设没有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和管理目标,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其次是市镇与乡村间不平衡。由于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于市镇,村级的文化设施普遍不足,即使有也过于老化。第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首先是传统的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低。全国大部分县(市)建立起了图书馆、文化馆,但由于历史上欠账较多,有一部分有名无实,或有馆无址,或有址无馆,有的虽有馆有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其次是农村文化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低。目前,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设备尚未普遍进入农村文化设施中,乡镇文化站很少配置这些设备。

4.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农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创新主体和受惠主体。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性障碍,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更导致文化体系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这突出表现在:第一,当前文化产业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城市的社会精英为主,以消费性文化为主要内容,文化工作者习惯于在城市的圈子中“优雅”,文艺题材以反映城市生活居多,以农民和农村为题材的文化产品相对较少。第二,文化工作者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意识不强。文化工作者的创作主要以城市题材为主,并没有更多考虑农民对文化的真实需求。以城市和消费主义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模式导致农民了解到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而是另一个对他们充满诱惑和刺激的社会,增加了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第三,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外界文化信息的输入,对现有文化活动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叶敬忠[5]的研究表明,一般农民对现有的文化活动表示不满意,而对此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农民只有 17.8%和 0.8%。

三、推进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村文化发展面临困境和机遇,农村文化工作应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增强活力: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创新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1]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实现农村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关键在于创新。

第一,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当代农民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应结合社会文化生活变化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积极推动文化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创新。首先应深入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内涵,积极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培育一批立足农村、辐射城乡的文化企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有较高影响力的农村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打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其次应大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实现农村文化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新农村文化对农民群众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第二,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文化能否更好更快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手段,使农村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应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文化经营和传播模式,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农村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第三,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首先是理顺管理体制。对于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农村文化事业专项建设项目,采取乡镇政府对文化站补贴或定购的办法,由文化站组织实施。为解决对应部门过多、部门关系不好理顺的问题,改革后的大文化站的人、财、物应归乡镇政府管,文化事业专项建设项目通过乡镇政府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争取,上级文化部门的任务通过乡镇政府落实到文化站。其次是强化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经费的投入,特别是中央、省级财政要在一般转移性支付中明确文化建设经费的比例,要把农村文化建设项目纳入每年国家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给予专项支持,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的资金需求。最后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应依托各地宣传部门成立一个文化建设实绩考评的常设性权威机构,由这一机构主管文化建设考评工作。考评时既要全面考评,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开展定期考评,又要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不定期突击性专项考评。考评结束后,既要将考评结果公布于众,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还要将考评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挂钩,这样就能使农村文化建设这一手真正硬起来。同时,要适时把考评结果等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为他们以后制定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计划、实施措施和考评标准等提供依据。

2.人才支持:打造多梯次、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培养一批多梯次、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

第一,加强民间业余文化队伍建设。首先是加强民间业余文化团体建设。要突出群众主体,凝聚各方合力,加强群众性文艺队伍建设,大力引导和组建各类群众性的文化协会、联合会等团体。其次是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发挥农村文化热心人的作用,办好农户文化室、图书室、文化大院、特色文化产品等,并通过多种方式的市场运作使一批农村文化能人“以文兴农、以文致富”,使他们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最后是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民间艺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我国民间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是民间蕴藏着一批身怀绝活、技艺精湛的文化艺人。这些艺人是民间文化的台柱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已去世,健在的为数不多且年事已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珍贵的特色绝技仍然没有传人。应通过资金支持、精神鼓励等措施认真做好培养年轻继承人的工作,让绝活绝技后继有人,使民间艺术和工艺世代相传。

第二,加强文化专干队伍建设。坚持选聘结合,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形式,将一些文化素质高、思想觉悟好、热心乡镇群众文化事业的人员特别是学有所长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选拔进管理队伍,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同时,各级政府要根据居民人口多少、工作难易程度及地方财力状况,严格限定文化站所配备文管人员的职数,不搞“空对空”,也不搞“忙来用”。

第三,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应鼓励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参加在职的函授、夜大、自学考试等学习,邀请艺术院校或专业文艺团体的专家、学者、艺术骨干到农村举办培训班,就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为农村文化工作者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机会,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

3.引进外力:以城市文化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城市是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的场所,也是人类文化高密度交流的地方,其文化设施相对齐全,文化人才相对集中,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的经验,可供农村文化建设借鉴。因此,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优势,发挥其对农村文化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向广大农村腹地不断输送现代先进文化因子。努力健全“文化下乡”长效机制,形成理论政策进农村、电影演出下农村、图书报刊送农村、文化工作者到农村的良好局面,加速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把现代信息和价值观念及时传递到农村,逐步推进和深化城市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共建的工作,以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共生、互动双赢。城市的农村人口这支庞大队伍已成为城乡文化互动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使者,为农村文化培植新因子。农村文化建设应积极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契合现代化的要求。

4.培育主体:引导和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正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任何时候,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都是创新的根本和源泉。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农村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新农村文化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缘于众多的农民群众,缘于农村生存环境造成的普遍认同的农民心态,缘于农村文化得以生根和成长的众多民众的追求和愿望。农村文化的创造者只能是乡村社会的主人——农民,他们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农民本位的主导思想,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要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农民输送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引导农民对新生活充满憧憬,从而调动更多人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二要建立现代农村文化价值体系,使之与乡土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人的内心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等价值观念融合,为农民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三要鼓励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自主创新,引导农民通过自觉参与、操办并承担成本,按照农村实际需要供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现农村文化的制造、消费和评价都由乡村社会自主完成,以更好地体现中国乡土文化特色。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2]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24.

[3]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2):5.

[4]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01.

[5]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5.

C912.82

A

1009-3729(2010)05-0071-05

2010-08-30

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 (2008B10)

陈赵阳 (1979— ),男,福建省莆田市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