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九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2010-02-16 05:05刘振清刘晶芳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研究

刘振清 刘晶芳

·研究综述·

二〇〇九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刘振清 刘晶芳

2009年有很多重大的纪念活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等。本年度的党史研究以这些纪念活动为重点展开,在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本年度公开出版的党史著作概述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为纪念、展示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广大学者的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著作的出版相当繁富,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论丛”系列著作,第一批9种,有沙健孙著《毛泽东与新中国建设》、金春明著《大变动时代的探索》、梁柱著《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朱佳木著《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张启华著《总结历史开辟未来》、李捷著《国史静思录》、程中原著《中国的成功之路》、田居俭著《当代人与当代史探研》、董志凯著《共和国经济风云回眸》等。这些著作是作者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研究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国史研究的整体水平。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组织的《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选收的100种图书由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等31家出版单位出版。该重点书系记录了新中国成立6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示6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生动宣传了60年来我国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各种各样的通史、编年史等出版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本。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出版社),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交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来理解和探讨历史,开辟历史研究新领域,认识人类共同关心的、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使之成为历史研究中新的增长点。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珍贵翔实,是一部深化国史研究的力作。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当代中国出版社)1949年卷至1955年卷,是大型资料性著作。该书按年设卷,采用纲目体,逐日记述新中国历史上方方面面的大事。在史料上广泛搜集各种公开史料,并认真加以考证、校勘,同时在中央档案馆的支持下,从1951年卷开始,每卷均用大量篇幅披露从未公开过的档案。

专史研究有较大进展。江燕著《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河北大学出版社),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每一历史阶段农村基层政权的基本设置、基本职能、运作机制,以及它在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作用及经验教训,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研究和总结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基本规律。唐正芒、周震等著《新中国粮食工作六十年》(湘潭大学出版社)从政治的角度特别是中共执政历史的角度研究粮食问题,将粮食问题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考察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60年的粮食工作,梳理党的重大粮食方针政策的路径嬗变,总结党领导粮食工作的丰富经验。姜廷玉主编《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60年》(党建读物出版社)从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体制编制改革调整、军事工作、思想政治建设、院校教育、后勤建设、武器装备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和抢险救灾、对外军事交流等10个方面,多视角、多侧面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阶段为主题的专题史也多有出版。杨奎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江西人民出版社)分别选取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建构中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和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有重大影响的外交事件,逐一进行个案式研究。林蕴晖著《国史札记(史论篇)》(东方出版中心)依据长期积累的档案资料与深厚的理论功底,对共和国60年来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提出不少独立见解,廓清了许多历史之谜。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推出的《共和国起步》(江西高校出版社)丛书,分为金民卿著《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陈亚联著《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龚云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磨难与觉醒》、贾可卿著《政权——人民共和国的雏形》、李建国著《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等,按照理论、道路、党、政、军的逻辑线索,翔实记录和分析1927年至1935年间共产党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创建(1945—1949)》(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也值得关注。

(二)在党史专史研究方面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得到学界高度关注。作者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贯穿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主题和基本线索,运用极为丰富的资料,包括大量海外新公开的文献史料,如蒋介石日记、《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等,和大量中共中央档案和未刊文献,如中共中央的会议记录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等,对很多重大问题敏锐洞察和思考,作出新的诠释。全书4卷,细致描述历史过程,宏观分析历史全局,是一部大分量、大跨度的鸿篇巨制。

关于五四运动研究,张德旺著《在向新领域革命转变的历史起点——五四及其政派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国际背景、发展中心、主力军、领导权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就五四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四个政派在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初步探究。叶曙明著《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扩充了我们对民国史的了解,也为我们反观身处的时代提供了一个角度。杨念群著《“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不仅讨论了“五四”前后“社会”作为一个论域的产生以及如何替代其他主题的历史,而且通过考察中国知识分子的“代际转换”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网络的变化轨迹,特别着力研究了“五四”前后不同知识群体的行为差异及其后果,论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边缘知识分子崛起并进入主流话语圈的过程。

关于经济方面的研究,任晓伟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和理论起源》(人民出版社)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细致论述。武力、肜新春著《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景式再现了党的经济方略的发展历程和演变,梳理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热度不减。王立胜著《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是对农村现代化之路的新探索。作者提出并阐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概念,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研究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为深化对农村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罗平汉著《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农村调查的历史,很有现实意义。

社会史研究备受关注,取得不小进展。张高陵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阐述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以及形成的相关理论,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进程。范广军著《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提出并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及其实现路径,总结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社会公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李巨澜著《失范与重构: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苏北地方政权秩序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宏观历史框架下对这一时期苏北地方政权为治理社会失范现象、恢复统治秩序的过程进行全景式客观描述。高冬梅著《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56)》(人民出版社)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弱势群体的状况,概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和制度,评述了政府与社会的救助实践,对当时社会救助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学理探讨,拓宽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领域。

民主革命时期党史研究有几个专题值得关注。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1927—1937:中共中央机关在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集中展现了中央苏区时期的江西在中共中央走向独立、成熟和坚强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冯亚光著《西路军》(陕西人民出版社)包括《河西浴血》、《天山风云》、《生死档案》三部,是迄今为止出版的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反映红军西路军的研究成果。《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研究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以《中共中央南方局史》为主干,以《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党建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军事工作》、《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群众工作》、《红岩精神研究》为支干,共同构成南方局历史研究的基本成果,是迄今为止对南方局历史及其功绩、经验最全面最系统的总结和反映。李蓉著《中共七大轶事》(人民出版社)对七大许多细节做了深入、具体、生动的描述,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七大的历史线索、思想脉络和理论精华。蒋伯英著《1929: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福建人民出版社),彭诗光主编《中央苏区反腐肃贪实录》(中国检察出版社),朱猷武、王俊芳著《国统区的文化与文化人》(天津人民出版社),纪亚光、秦立海、裴莘著《战后中国政党与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也值得关注。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历史研究,荣仕星等著《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经验与不足,总结了民族地区公共政策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和路径选择。高韫芳著《当代中国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以“地方政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地方政府的超越“权力与利益”的“权利”认识角度,对中央与一般地方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吴福环主编《1949—2009新疆少数民族发展报告》(新疆人民出版社)围绕新疆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中的诸多专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多视角、全方位研究分析新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成就。王小彬著《经略西藏——新中国西藏工作60年》(人民出版社)站在历史的角度和全局的高度,对新中国60年来的西藏工作政策与实践作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王炳林主编《执政党建设研究丛书》,包括《全球化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研究》、《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等三部,分别就党的社会基础、党群关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孙艺兵、孙志明著《党政关系视域中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民出版社)立足于党政关系的视角,从理论前提、历史经验、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温敬元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根据马克思主义执政基础理论,以政治学中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为研究视角,回顾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历史,着重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影响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对策与思路。郑荣华著《中国共产党纪律学》(人民出版社)是一部系统地、深层次地反思、研究和总结执政60年的中国共产党的立党、治党、管党的著作。徐家林等著《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论》(方正出版社)全面梳理了党成立以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关于其他专题研究方面,张希坡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从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代表大会及上海市民代表大会开始,到工农兵苏维埃制度、参议会制度和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最终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的完整历程。罗平汉著《“大跃进”的发动》(人民出版社)全面回顾了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决策和发动过程,剖析了“大跃进”发生发展的深层动因,揭示了违背科学发展的历史教训。张翼星等著《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云南教育出版社)回顾与反思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文化领域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大批判”历史,并进行了厚重的分析与审视,为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学术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任贵祥主编《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把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相结合,系统深入地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党和国家的侨务思想和侨务政策及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详细阐述了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该书内容全面丰富,资料珍贵翔实,研究方法独特,观点富有新意,是近年来以新的视角研究改革开放史的一部力作。

党史专史研究方面值得关注的还有,柳建辉主编《中央党校教授讲党史》(四川人民出版社)、鲁振祥著《史事追寻:中共思想史上若干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沈国凡著《红灯记的台前幕后》(当代中国出版社)、刘明强辑《外交风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三)在中共党史人物生平和思想研究方面

毛泽东研究仍受到关注。唐洲雁著《毛泽东的美国观》(陕西人民出版社)全面把握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勾勒毛泽东对美国认识发展的基本脉络,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见解。陆儒德编著《江海客:毛泽东》(海洋出版社)记述毛泽东的海洋强国战略思想以及兴建水利、缔造海军、经略海洋的重大决策。毛泽东研究的成果还有,陈晋著《读毛泽东札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与他家乡的省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夏远生著《毛泽东领袖人生》(中央文献出版社)等。

邓小平研究也取得一些成果。丁士松著《政治法治化的理论逻辑: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法政治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从政治学、法学、哲学三维学科视角对邓小平法政治哲学跨学科综合研究,在体系、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有创新,是一部颇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刘杰、徐绿山著《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文献出版社)介绍了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功绩。

在其他党史人物研究方面,张民著《周恩来与“首都工作组”》(中央文献出版社)介绍了首都工作组成立的来龙去脉和周恩来与首都工作组的关系以及首都工作组的历史使命。韩洪洪著《胡耀邦在历史转折关头(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记述胡耀邦这一时期的政治生涯,着重描写了他主持中央工作的经历。《李先念传》编写组著《李先念传(1949—1992)》(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全面系统展现传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工作和活动,反映了李先念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及作出的巨大贡献。《迟浩田传》写作组著《迟浩田传》(解放军出版社)全面、客观、生动地记述了迟浩田从青年时代一直到从军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前的经历。杨圣清著《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中共党史出版社)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柴泽民从事外交、政治工作中的光辉、曲折的战斗历程。

本年度是龚育之诞辰80周年,龚育之生平和思想研究倍受关注。《龚育之自述》(中央文献出版社)按生平时序排列,收录龚育之11篇文章,追述个人往事,勾勒他一生的大致轮廓,又折射出党和国家的这段历史。《龚育之党史论集》(上、下卷)(湖南人民出版社)收集龚育之党史文章88篇。《龚育之访谈录》编辑组编《龚育之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收录20世纪90年代至2006年的龚育之访谈21篇。《走近龚育之》编辑组编《走近龚育之》(北京出版社)是关于龚育之的纪念文集,收入95篇回忆文章。这些成果的出版问世,对于深入研究龚育之学术思想,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很有价值。

除中共党史人物生平思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外,其他人物研究也取得一些成果。邢和明著《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人民出版社)根据大量有关中苏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对涉及到蒋介石与莫斯科关系的历次重大事件以及蒋介石性格和处事特点进行描述,真实再现纷纭复杂的历史。值得关注的还有唐正芒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李静萍著《陈永贵传》(当代中国出版社),雍桂良等著《吴亮平传》(中央文献出版社),经盛鸿著《胡宗南大传》(团结出版社)等。

(四)在史料编辑及回忆录出版方面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的编辑和出版是推进党史研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年度编辑出版的史料书有些很值得关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收入自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至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这段时间的重要文献,共70篇,约65万字。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收入1948年4月至2009年1月期间的142篇文献,有些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历史人物的年谱、文集和史料集值得重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央文献出版社)分上、中、下三册,反映了邓小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奋斗的业绩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共150万字,对于全面了解邓小平的生平业绩和思想,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方志敏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是迄今为止出版的第一部全面记述方志敏生平业绩和思想著述。《光辉的印记——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中共党史出版社)是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之作,该书收录了他本人生前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整理、编纂并首次发表了郭洪涛年谱,具有一定的史料和研究价值。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宋任穷纪念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内容包括对宋任穷的回忆与怀念文章、宋任穷文稿、生平年表等。薄一波著作编写组编《薄一波书信集》(中共党史出版社)收入薄一波1939年至2005年书信452封,绝大多数没有公开发表过,真实记录了薄一波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了党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与实践过程,是研究党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薄一波著作编写组编《我们认识的一波同志——薄一波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也值得关注。迟浩田著《迟浩田军事文选》

(解放军出版社)收入了迟浩田1949年10月至2007 年9月间的报告、讲话、文章、批示、信件等141篇重要文稿,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系统反映了作者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思考。

江泽民著《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收入作者1983年至2008年间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问题的重要论文、报告、讲话、文章27篇,附录2篇,17万余字,其中许多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朱镕基答记者问》编辑组编《朱镕基答记者问》(人民出版社)收入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尉健行著《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收录了作者自1987年至2002年关于反腐倡廉方面的重要报告、讲话和文章,共67 篇,有些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唐家璇著《劲雨煦风》(世界知识出版社)介绍了作者1998年到2008年所经历的部分重大外交事件与重要国务活动,是一部富有重要价值的外交文献。此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河南省刘少奇党建经济思想研究会等编《刘少奇大辞典》(中央文献出版社)分生平、著作、思想、人物、研究和附录等6编,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刘少奇生平与思想的大型工具书。周一平主编《江泽民重要思想研究述评》(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是江泽民思想理论研究成果的概要反映,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本年度有几部研究论文集值得关注。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研究论文选集》(云南教育出版社)除了收录已发表过的相关研究论文外,还收录了新发现的李大钊信件或材料,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天石、黄道炫编《战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上、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也很有价值与意义。

在史料搜集整理方面,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东方出版中心)是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全套8卷,共约660万字,档案来源广泛,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由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全书是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与世界现当代史、冷战国际史、政治史、经济史、战争史等领域难得的重要参考资料。

回忆录是了解历史细节不可多得的材料。谷牧著《谷牧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记述了作者早年生活、求学经历、革命生涯,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的开拓历程。该书最有价值的是,用相当大的篇幅回忆了1978年以来的历史进程,书中既有他的亲历亲为,也有他的反思,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阎长贵、王广宇著《问史求信集》(红旗出版社)包括对历史史实的考辨、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认识三部分内容。该书作者兼有“文化大革命”当事者和“文化大革命”史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能够集两者所长,对若干史实进行详细考证,将当事人的口述采访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厘清了许多学界比较模糊的问题,是一部具有较高存史价值的重要著作。陈小津著《我的“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披露的上海“文化大革命”初期乱象以及大量历史照片和历史人物介绍,有史料价值。此外,王震宇主编《在毛泽东身边——106位毛泽东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人民出版社)、成元功著《周恩来总理卫士长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崔奇著《我所经历的中苏大论战》(人民日报出版社)、吕聪敏著《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中信出版社)、陈诚著《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东方出版社)也是本年度出版的回忆录中比较有价值的几部。

有史料价值的口述史越来越引起重视。孙丽萍主编《口述大寨史》(南方日报出版社)由150位大寨人(当事人)口述,由专家记录、整理、撰写,前沿性、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兼备,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张大中著《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中央文献出版社),王仪轩、许光建等《口述中韩“劫机外交”:卓长仁劫机案与汉城谈判内幕》(当代中国出版社),李水清口述、王缓平执笔《从红小鬼到火箭兵司令》(解放军出版社),袁晞著《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从范荣康先生的讲述中回首往事》(人民出版社),胡友松口述、刘澍整理《我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最后三年》(九州出版社)等也值得关注。

(五)在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研究方面

为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该书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回答了六个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党史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上、下册)(北京出版社)是由龚育之、石仲泉担任首席专家,历时五年艰辛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夹叙夹议、突出重点,有史有论、由史及论,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作。郑谦主编《延伸与准备: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在对这2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比较系统叙述、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一过程内在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提供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分析框架。值得关注的还有,侯树栋、辛国安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人民出版社),倪德刚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框架结构和基本特征作了阐释,对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发展中的地位作了探析。陈亚杰著《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起源》(新星出版社),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详细考证了新启蒙运动的发展演变进程,以此考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主义思潮向中国化思潮转变的过程和逻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确立为中共主要理论命题的历史背景。章道云等著《科学发展观与“五个统筹”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再兴、赵甲明主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王东、陈有进、贾向云著《马列著作在中国出版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也值得关注。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基本理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刘晶芳著《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来源、发展历程、特色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贡献,并对新民主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该书是这一领域研究中颇有价值和份量的理论著作。

在基本经验研究方面,台海关系始终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李松林、杨建英著《中国共产党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及经验研究》(人民出版社)总结了中共反对分裂、反对“台独”的斗争经验,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研究有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著作。孙谦著《中国现代化发展动力论》(安徽大学出版社)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序,通过探讨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及其解决的方式方法的变化,剖析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及其转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进展

(一)关于五四运动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五四运动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长期以来,人们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废约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不够。李育民《“五四”与中国近代的废约反帝运动》(《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对“五四”在中国近代反帝斗争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掀起了民众废约斗争的初潮,开启了近代反帝运动的序幕。谢晓鹏《五四运动与北洋政府的废约外交》(《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以废约外交为视角,重点探讨五四运动与北洋政府外交的互动关系。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耿云志《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第10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具启蒙运动的性质,也带有文艺复兴的意味,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大枢纽。同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某些负面作用作了切中实际的分析与论述。朱献贞《文化整体视野中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命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中国整体变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现代制度、现代生产构成了一个整体。然而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在苏俄的影响下,文化思想界和政治革命家对制度文化、思想文化认识上发生改变,整体文化变革出现裂痕,最终导致了新文化运动危机的出现直至失败。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史学月刊》第12期)认为,新启蒙运动改变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否定“五四”并认为“五四”时代已经结束的态度,重新肯定了“五四”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五四”话语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

关于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刘晶芳《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学集刊》第3期)对“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状况进行了考察,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意义,但并没有立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拓宽、传播阵地扩大、传播内容丰富深化,与五四运动本身有重要关系。

(二)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以往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对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较为薄弱。本年度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涉及的问题主要有: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共肃反的关系。李维民《从共产国际档案看反“AB团”斗争》(《炎黄春秋》第7期)根据《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9集、第10集中的几份文件,对事变发生后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事变的认识和处理作了进一步研究,认为共产国际成员最初对反“AB团”斗争曾有不同意见。但1931年3月在米夫的主持下,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作出将富田事变定性为反革命的决定,支持苏区中央局进行反“AB团”的斗争,以致将错误肃反扩大到全党。余伯流《共产国际、联共(布)指导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功过》(《中共党史资料》第2期)认为,苏区各根据地的肃反,源于1929年联共(布)在党内开展的反布哈林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以及“清党”、“肃反”运动。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对中共的认识和政策。孙泽学《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的认识》(《中共党史研究》第9 期)认为抗战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的认识严重脱离中国实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的关系。易新涛《论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甘肃理论学刊》第1期)对抗战时期苏联在抗战之初、苏德战争爆发前后、抗战胜利前后对中共的政策作了较全面的考察。文章认为这些政策在客观上支持和援助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卫战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也表现出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倾向,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为中国革命带来了不利因素。王真《皖南事变与苏联对华政策》(《中共党史研究》第1期)认为苏联对皖南事变采取了基本正确的政策,但也有一些失当甚至错误之处,主要是对国民党蒋介石所施加的压力不够,要中共迁就国民党蒋介石等。

(三)关于根据地研究

根据地的领导群体研究是根据地史研究中的新问题。何友良《农村革命展开中的地方领导群体》(《近代史研究》第2期)以赣西南为对象,对农村根据地的领导层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文章强调,地方领导者的境遇说明,革命是一个艰难复杂的问题,在早期,即使是在革命队伍内部,人们也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找到合适的道路与对策。作者在《农村革命早期的外来领导者》(《中共党史研究》第5期)一文中认为,早期的外来领导者通过组织网络、依靠地方领导者发起农村革命,并主导着革命的继续前进,是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深入农村、转变为现实革命运动的中坚。作者指出,外来领导者与地方领导者的关系是农村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到革命发展的代价、程度与前景。

根据地的劳资政策关乎根据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引起研究者关注。孙卫芳《中国苏维埃区域劳资政策评析》(《广西社会科学》第10期)对根据地的劳资政策进行了研究并作了较多肯定的评价,同时,文章对中国苏维埃区域劳资政策“左”的错误及其根源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孙卫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劳资两利”政策及其经验》(《前沿》第11期)指出,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劳资两利”政策进一步发展并趋于完善,创造性地建立了劳资兼顾的合作分红制度,制定了劳资双赢的争议处理办法,并积极探索劳资协商的民主管理形式。

此外,相关研究还有张玮的《抗战时期晋西北农村土地流转实态分析》(《晋阳学刊》第3期),指出在战争与革命的双重影响下,土地发生快速流转,日益“均化”,纷纷由农村富裕阶层向贫苦阶层或由地主富农阶层向贫雇农阶层转移。作者认为,土地发生流转的因素很多,中共推行的减租减息和负担政策是主因。陈始发《试析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与深刻启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界定了中央苏区文化的内涵,概括了苏区文化建设的成就和启示。

(四)关于建国理论和制度研究

在抗战后期中共建国主张的研究上,“联合政府”的主张受到研究者关注。实际上,共产党对组建独立政府也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占善钦《论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政权诉求的演变》(《抗日战争研究》第3期)认为两种政权诉求有着不同的特点、影响和利弊,但都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关系。共产党经过一番取舍,最终对这两种政权诉求进行融合,使联合政府主张增添了具有指导性的组建独立政府的内容,成为对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重要探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为新中国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是当年的开国元勋们是如何选择这三大政治制度及其怎样通过《共同纲领》并使其得以确立的,并不很清楚。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党的文献》第4期)运用新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档案史料,叙述三大政治制度形成和确立的历史过程,分析三大制度的特色,阐述了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界对中共何时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看法不一。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兼谈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中共党史研究》第8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形成,甚至到解放战争期间也还不能说已完全形成。其作为一项制度是在《共同纲领》中确定的。文章对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作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有益于正确理解党的这一重大决策。

(五)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史研究

在对于中共组织制度的认识上,一般认为中共二大实行的就是民主集中制。管怀伦《集中制是中共“二大”、“三大”、“四大”的组织制度》(《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中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民主集中制虽是中共根本的组织制度,但是一大并没有采用,二大、三大和四大,因其在指导原则上以集中制理论为基础,在组织形态上具有鲜明的集中制风格,在组织制度上则体现了集中制的根本特征,所以其组织制度不是民主集中制,而是集中制。在中共组织史的研究中,香港党组织的情况鲜为人知。莫世祥《抗战初期中共组织在香港的恢复与发展》(《中共党史研究》第1期)概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中共在香港重建各级地下党组织,动员领导香港各界人士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情况,探究其成功发展的原因,肯定其对日军占领香港之后迅速开展港九游击战争的作用。吴晓亮、吴敏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党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教育、考察调配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许多做法、成绩和在工作中出现的曲折失误,为后来的干部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研究的进展

(一)关于社会救助研究

随着社会史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产救灾、失业救助、生活救助和疫病防控等社会救助方面的研究颇有进展。张富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产救灾工作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领导灾区群众开展生产救灾运动,保障灾区群众的生活,使灾区群众顺利渡过灾荒,取得生产救灾工作的巨大成绩。高冬梅《1949—1952年北京市失业救助论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依据档案资料,对这一时期北京市救助政策措施的得失作进一步分析,对救助实践中政府作用的发挥情况予以考察。李小尉《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贫民的生活救助研究——以1949—1956年北京市为例的考察》(《教学与研究》第8期)以北京市为例,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城市贫民问题所采取的救助政策、救助方法以及救助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鼠疫、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等大量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引起了各方面的回应。李洪河《建国初期疫病流布背景下的社会应对》(《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 期)指出,这其中既包括普通民众的驱鬼、避疫和防疫,也有中西医结合防治疫病、中国红十字会的防疫行动,还有教育界和文艺界的防疫努力等多个方面,不仅控制了疫病流行和蔓延,还积累了防疫经验,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和社会进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党和国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纠正错误,全力领导人民进行了救灾斗争。尚长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紧急救灾措施》(《当代中国史研究》第4期)、温艳《三年困难时期救灾途径探析》(《经济研究导刊》第6 期)总结了党和国家为扭转困局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和政府为回笼货币、抑制通货膨胀实行了高价商品政策。姜长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济调整中的高价商品问题初探》(《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论述了高价商品政策出台的原因,这一政策从开始执行、扩大范围到退出市场的过程,以及实行高价商品政策对当时经济调整产生的重要影响。尚长风《1961年中国粮食进口研究》(《中共党史资料》第3期)根据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和外交部的档案,从粮食进口的起因、决策、实施、意义等几方面,对1961年中国的粮食进口作介绍分析,指出它对中国渡过三年经济困难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同时对当时中苏之间的粮食贸易往来,以及接收国外粮食援助的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随着对社会经济困难程度及其原因认识的加深,与调整的进程和力度相适应,中央上收下放的各项权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经济管理权力也由此呈现出分散——集中——分散的复杂变化态势。任志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经济管理权力的集中与分散》(《沧桑》第2期)从这一时期的国民经济调整政策出发,深入探究不同阶段的经济政策对体制安排的各种不同要求,揭示经济管理权力集中与分散背后的支配性因素。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集中讨论农村人民公社问题,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并且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标志着中央开始下决心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和党的农村政策,为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的困难局面创造了条件。罗平汉《一九六一年广州中央工作会议述论》(《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对这次会议的背景、前奏、中心议题、与会者共识、所取得的成果、意义等作了梳理。

精减职工和城镇人口是国民经济调整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我国有近2000万职工、2600万城镇人口被精减,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被动员回乡或下乡。柳森《1961—196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调整中的职工和城镇人口精减》(《当代中国史研究》第2期)以江苏省职工和城镇人口精减为例研究这一历史事件。面对严重经济困难和纠“左”遇到的阻力,从1961年1月到1962年9 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全国大调查。这次调查时间长、规模大,调查深入,成果丰富。贾俊民、李文静《论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大调查》(《党的文献》第3期)认为,这次调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加深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党的调查研究理论。文章还分析了这次调查及其成果的历史局限性。

(三)关于“文化大革命”研究

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作出改革的决策。王海光《试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中国改革的缘起》(《党史研究与教学》第2期)深刻剖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总结“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挫折和危害。文章强调指出,“文化大革命”以“左”的极端形式,全面暴露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党和人民猛醒深思,从而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的机缘;“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资源、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曾经是一个极为敏感和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张凤翱《“文革”后期陈云“研究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湖北社会科学》第12期)指出,陈云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既要利用资本主义,又要防止消极后果”等思想,深化了党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张业赏《论“文革”初期山东文化领域的批判》(《东岳论丛》第10期)指出,“文化大革命”初期山东的文化批判分为两个阶段。1965年11月《大众日报》转载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到1966年4月为学术批判阶段。1966年4月到6月为政治批判阶段。山东省级领导人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与自身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当时的形势密切相关,同时也对整个“文化大革命”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史研究的进展

(一)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

改革开放史是党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就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章百家《积极开展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谈了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一些特殊性。作者认为改革开放史研究从整体上看,目前基本处于摸清脉络,构建框架,同时也开展了一些专题研究的阶段。文章对改革开放史的分期或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作了梳理,并谈了研究改革开放史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是需要从更宏观的历史背景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二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和各领域的战略配合至关重要;三是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互动过程;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改革开放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张琳、赵玥《科学、客观地评价改革开放30年历史——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指出,科学、客观评价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和宝贵经验,要有一个宏观、客观的历史评价尺度,要掌握全面总结30年经验的方法论,要着眼于民族使命来研究30年历史。文章提出,要深入研究推进改革开放的五大问题,即改革开放的历史方位、指导方针、战略部署、动力问题和危机管理体系。以上两篇文章的思考和体会对深化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启示意义。

(二)关于“三农”问题研究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农民家庭重新获得土地经营权开始的。李文《再论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党史研究与教学》第4期)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段不平凡的历程。文章指出,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最受生产者欢迎、最适合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土地经营方式,而且从世界农业发展史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农户家庭经营并不构成农业现代化的障碍。未来的政策取向,应当是在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加速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化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王瑞芳《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与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安徽史学》第4期)在梳理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农村统购统销制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中国农村改革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面对的课题。李占才、运迪《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化及其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第6期)着重梳理30年来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化的历程与轨迹,探索一些具有规律性并对现实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的经验教训。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体后,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先后于1990年至1992年、1996年至1997年两次进行了“重建”合作医疗的尝试,但最后都未能成功。曹普《20世纪90年代两次“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的尝试与效果》(《党史研究与教学》第4期)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两次“重建”的背景、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两次“重建”受挫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文章指出,出现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有关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甚至相互冲突;深层原因是政府对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和筹资的困难;内部原因是合作医疗的管理不善等。

(三)关于澳门回归问题的研究

200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本年度关于澳门回归问题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澳门回归之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如何,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齐鹏飞《澳门回归十年经济发展述论》(《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指出澳门回归十年,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同胞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内地大力支持下,直面机遇和挑战,不仅维护了澳门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大局,为“一国两制”的“新澳门”建设奠定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而且使“一国两制”的“澳门模式”在探索中逐步成型、成熟,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之“一国两制”创新性的伟大实验和探索,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成功样板。蔡赤萌《澳门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若干关系初探》(《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根据形势变化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澳门发展路向进行探讨,强调重视并处理好几个关系。陈多《回归十年澳门与内地经贸关系发展回顾》(《广东社会科学》第6期)回顾澳门与内地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两地经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并对两地开展更紧密经贸合作的前景进行展望。徐雅民《澳门经济:在发展中实现适度多元》(《广东社会科学》第6期)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钟坚、章平《澳门回归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总结了回归后澳门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孙代尧《“一国两制”之“澳门模式”刍议》(《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认为,“一国两制”的澳门模式可以分为澳门回归模式和澳门实验模式。澳门实验模式尚未定型,但已创造了重要的经验。澳门实验是改变澳门自身命运的实验,其核心是对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制度发展与整合的求解。陆平辉《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学习与探索》第6 期)在对澳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澳门特区国家、民族认同建设的工作进行了三个方面思考。刘泽生《回归十年澳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澳门历史研究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第6期)回顾十年澳门研究的学术历程,窥视澳门研究的历史变迁与学术特点,对澳门历史研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文章对澳门研究的深化拓展与“澳门学”学科构建有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五、人物生平和思想研究的进展

人物生平和思想研究成果很多,本文仅列举其中的主要成果。

(一)关于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特色,也最具创新意义的理论。为什么毛泽东历尽艰辛创立了这个理论,又轻易放弃?这是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李东朗《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演变》(《理论学刊》第11期)认为消灭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念和对资本主义认识的逻辑结果,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出于国情限制考虑的一种策略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外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并愈益强烈的对剥削制度充满仇恨、强烈要求消灭资本主义的集体意识与领袖个人原有的、潜伏思想深处的强烈希望消灭资本主义的认识相互作用和结合,应该是转变的重要原因。闫茂旭《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二元性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具有常态性和过渡性的二元性特点,是一个动态的双维坐标系,有着两种发展路径,但通过何种路径走向社会主义,取决于这个动态坐标系中常态性和过渡性两大因素此消彼长的博弈。贺朝霞《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辨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有内在联系。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既然统一起来了,也就不存在“放弃”之说,因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出台并没违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设想,应看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二)关于李大钊研究

在本年度的李大钊研究中,有几篇关于李大钊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的文章值得关注。朱成甲《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李大钊历史作用问题的探讨——兼评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有关论述》(《中共党史研究》第8期)充分肯定了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认为石川祯浩在对传播史的解读中存有很多偏误。徐行《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再探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3期)在充分肯定李大钊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及其特殊的理论贡献的同时,着重分析了其早期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与成因。刘宝东《李大钊的法制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第4期)对李大钊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充分肯定了他提出的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法制文明成果、法律制度建设要符合国情、以民为本是法制发展之基等宝贵思想。

(三)关于陈独秀研究

陈独秀研究是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热点。杨熙曼《陈独秀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构想》(《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期)对陈独秀在探索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三种构想进行了考察,分析其构想不断变化的原因。文章对陈独秀思想变化的梳理,较准确地再现了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对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曲折历程。储天虎《陈独秀军事战略思想探析——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例》(《党史文苑》第2期)对以往陈独秀研究中鲜有涉及的军事思想进行了研究并概括了特征,认为陈独秀作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决策者和指导者,提出和作出了许多富有指导意义的战略构想和决策。严迎春《陈独秀晚年对民主普适性的探讨》(《炎黄春秋》第11 期)认为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认识在早年(五四时期)和晚期,其实没有什么变化。不过,与早年相比,晚年陈独秀更为强调民主价值的普适性和民主制度的继承性以及对社会主义的意义。

(四)关于王明研究

近年来围绕王明1937年11月底回国后,特别是在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期间活动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对王明是否存在右倾错误,其右倾错误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在表述上存在一些问题。李东朗《关于王明右倾错误的几点思考》(《党史研究与教学》第5期)对党史界通行的一些说法提出异议,认为通常以王明在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确定和普遍地实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和七个“统一”为例,说明王明坚持右倾主张,与实际有误。李衍增《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功过再探》(《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对党史界长期流行的王明提出“两个一切”,“五个统一”等错误政策,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放弃独立自主原则的传统说法作了辨析。文章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两个一切”就是“一切经过国民党”,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既有贡献又有错误,应具体分析。

王明中毒事件是王明在《中共50年》一书中用大量文字描绘,并在长时间里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丁晓平《尘封66年的“王明中毒事件”调查材料惊现民间》(《党史博览》第12期),根据从一位民间收藏者手中发现的延安整风时期中共中央关于“王明中毒事件”调查的14份原始材料,完整、权威、翔实地记录了“王明中毒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史实确证王明在《中共五十年》中诬蔑毛泽东“蓄意毒害王明”纯属谎言。

六、关于拓展和深化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是一些前提性的问题。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有两个基础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作者强调,否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在学理上和事实上都不能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概念,同时也就逻辑地蕴涵了它的检验方式和检验标准,只能以实践的结果与实践方案的预期目的是否符合为标准。中国革命建设的历程表明,以文本为检验标准必然导致教条主义。该文论述深入浅出,分析入理,对某些问题的曲解和误解,从历史和理论的层面作开拓性研究,可供研究者参考讨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史研究中的显学,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作和文章问世,但真正有新意和深度的成果又并不多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胡国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反思》(《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来源、“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在中国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作了中肯的分析,给人以启发。覃采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机制——以张闻天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中国化为个案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通过对张闻天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末和60年代不同历史条件下,三次将列宁新经济政策中国化的比较研究,得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研究主体要有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务实的理性精神、长期的国情调查研究和忧国忧民的主体情怀等内部因素,同时也还需要其他环节的配合和协同。文章对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机制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关于人物研究

如何深化人物研究,仍是本年度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年度有几篇关于人物研究的文章值得一读。程中原《关于国史、党史人物研究和传记写作的若干问题》(《中共党史资料》第3期)结合作者长期从事张闻天、邓小平、胡乔木等人物研究的实践,就人物研究的指导思想、内涵、范围、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发表深刻见解。周一平、杨丽娟《关于年谱编纂的几个问题——从〈彭湃年谱〉谈起》(《北京党史》第2期)在对《彭湃年谱》运用图片资料、收入谱主生活细节较多等作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书中存在的问题,对年谱编纂中的问题进行了评说。

刘克辉《历史人物研究中的“翻案”问题》(《史学理论研究》第3期)不赞同历史人物研究中的翻案说,认为历史人物研究的过程中,所有的评说不过是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的研究,不过是在认识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旧说”与“新说”。作者强调,“翻案”说往往与“定论”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容易强化人们的“定论”思维,无益他人提出新的看法。张文灿《中共党史人物评价刍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对党史人物评价的多重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为了对人物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标准可以是多元的、变化的。但是,一些普遍的评价原则必须坚持和贯穿在每一个评价标准之中。

(三)关于党史研究的深化

如何更新党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党史研究深化,学者们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研究,作了进一步探讨。郭德宏、董汉河《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不足与进一步深化的路径和方法——郭德宏先生学术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不足与进一步深化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如何深化党史研究上,作者认为主要是应该打破那种传统的研究和书写模式,更新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延续下来的话语系统,按照历史事实来研究和书写中共党史。在路径和方法上要从时代发展的认识高度不断推陈出新,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充分掌握资料,有创新意识,要把中共党史研究与宣传、诠释区分开来,等等。侯松涛《中共党史研究: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审视》(《党史研究与教学》第1期)充分肯定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价值,认为它的运用成为历史研究中表述性史实与客观性史实之间的重要桥梁,在历史的因与果之间补充了一个对历史过程的梳理与分析,从而完整地展示出“原因——过程——结果”的历史逻辑发展理路。作者强调,这种方法的运用,要坚持有效性和有限性相结合的双重原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国史研究备受关注。本年度有几篇文章对如何深化国史研究进行了探讨。朱佳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对国史和国史研究的内涵作了界定,并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史与国史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指出党史是国史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史走向决定着国史的走向。作者就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那段历史的失误和错误,如何处理阶级性、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国史研究的传承文明、资政育人的功能,使之起到“护国”的重要作用谈了自己的看法。程中原《国史研究中的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中国井冈山学院学报》第3期)结合作者近20年的国史编研工作实践,对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错误、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教训,怎样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特点,如何概括国史的主线,以及人物研究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认识。陈述《深化新中国历史研究》(《理论视野》第2 期)认为深化新中国历史研究“当观大治得失”、“当察古今之变”、“当究天人之际”、“当通未来大势”,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二是把握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主线;三是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方法的运用。

(本文作者 刘振清,哈尔滨学院副教授哈尔滨 150086;刘晶芳,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091)

(责任编辑 占善钦)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