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 “借 ”善 “偷 ”出华章

2010-02-16 13:04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化用原句名句

杨 慧(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巧 “借 ”善 “偷 ”出华章

杨 慧(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作文一向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占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可写作却一直是让很多学生倍感头疼的一件事。有的同学一到作文课就呈“休克”状态,脑中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有的同学一看到作文题目就思维紊乱,不知所措,结果是偏题走题;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东寻西找范文资料,“对号入座”,甚至生搬硬套,全文照抄;有的同学力求把文章语言表达得生动形象,力求标新立异,却文意艰涩,病句连篇。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缺乏写作素材却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写作的素材就在学生自己的心中手中——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诗文名句。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课本课文中,从老师教授中,从课外阅读中,古代诗文名句的积累不计其数。写作时只要启动搜索的引擎,有意识地主动积极地运用到作文中,就可以激活忘却记忆,打开素材宝库,挖掘知识宝藏,解决因无话可说、无“料”可引而导致作文淡而无味,了无生趣的问题。

先看两篇高考满分作文。

(一)《冷香飞上语文》(节选)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丈;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端流出;语文在寻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觉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夫”的感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这就是语文,所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

(二)《诗人◦明月◦黄花》(节选)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

细心揣摩这两篇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可以发现:(一)文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等是直接引用原诗原句,并紧扣文章中心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组合拓展阐释挖掘。(二)“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无声的冷月”“静谧的荷塘”等都是化用原诗句变成自己的文句,使古诗词变为自己表情达意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诗人◦明月◦黄花》中的《浪淘沙》《南楼令》两首词是习作者依据词牌和词人的生平经历而填的词,完全是自己的即兴文学创作。

古人云:低者偷其 “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根据古人的论述和实际的运用,引用借用古诗文有下列三种途径:

(一 )直接引用——偷其“字”

偷“字”即直接引用原文原句,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因其简单,作者只须把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诗文名句直接引用到所写文章中去,当然,引用必须根据内容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因其实用,我们平时就必须多读多背多记名言名句,考场上我们可以不费多少思量就能增添文章语言色彩,深化文章主旨,从而获得高分。

例如作文《诗意》的片段:穿越时光隧道,回溯文明历程,寻找人生诗意。“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理解的诗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追求的诗意;……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诗意;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难道不是诗意?……

(二 )间接化用——偷其“意”

偷“意”即间接引用诗文名句,是比直接引用高一级的手段。根据行文表达的需要有所取舍,把原文原句融合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也就是常说的化用。因为是借用,所以有原文原句的影子,如影随形;因为是化用,所以又有自己的思维思路,踏雪无痕。仍以作文《诗意》为例:

马革裹尸是诗意,闲敲棋子是诗意,飞流直下是诗意,卧剥莲蓬也是诗意。生活有生活的诗意,奋斗有奋斗的诗意。一盏孤灯,半床明月伴随的是诗意;一杯清茶,半张圆桌,三五好友促膝而谈也尽显诗意。……

(三)借形传神 ——偷其“气 ”

偷“气”则是偷的最高境界,或模仿语言风格,或仿拟结构方式,或套用谋篇布局,或仿用文章主旨,似有斧凿痕迹,又妙手偶得天衣无缝,似有引用之“形”,实是化用其“神”,借形传韵,形神合一。下面是 2002年江苏考生模仿古乐府写的现代版的《孔雀东南飞》(节选),行文完全是“依葫芦画瓢”,而内容则是现实的现代的,可谓“旧瓶装新酒”,使读者品读之余满口留香。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远。……东西是一家,都属大中华。东部要发达,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国家就要垮。套用鲁迅话:我不建西部,谁来建设她!中华要腾飞,建设是关键。孩儿意志坚,长辈壮我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巧用妙用古诗文不但可以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能够彰显文章主旨,提升文章的品位和档次。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不过,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第一,引用要准确无误,化用要灵活巧妙,借用要贴切传神。第二,要注意引用技巧:可在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显眼醒目处引用,吸引阅读者眼球,引发读者的关注,也可在行文当中穿插引用,以增加文章的艺术魅力。既可以局部引用,也可以整体应用;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化用。第三,要教给学生引用、借用、化用古诗文名篇名句等进行创新写作的方法,开启学生的写作思维,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的文化品味。

猜你喜欢
化用原句名句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金瓶梅》俗语运用特色及修辞特征
仿写句子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论辛弃疾23首《贺新郎》词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