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2010-02-16 19:46周冬林江苏镇江市官塘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文本阅读教学

■ 周冬林(江苏镇江市官塘中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 周冬林(江苏镇江市官塘中学)

文本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是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凭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实践,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四重对话的交汇,而主体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阅读过程是读者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互相作用、互相对话的活动。

当前,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足,阅读教学课堂充斥着许多远离文本,疏远语言的现象,如:新课程强调对话,学生尚未充分感知文本,连文本的字音尚未念准,句子尚未读通,就匆匆开始了师生、生生对话,教师过早、过快地介入分析、讲解,匆匆给出结论。不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剥夺了学生阅读课上涵泳、品味文章的过程和乐趣;新课程强调“活动”,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采用了“模拟道德法庭”的形式,设计了“原告、被告互陈台词、身份验证、法庭宣判”等教学板块,整个设计看似新颖别致,课堂也热热闹闹,但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对话”游离于文本之外,围绕文本深思质疑的时间不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关键的词句未细细咀嚼,结果把一堂文学欣赏课上成了活动课。又如新课程强调综合研究,强调学科间的整合,而施教者却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德育课等,可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倡个性化的阅读。教师却过分强调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有教师在教学小说《台阶》时,有学生把此文主旨简单地理解为父爱。殊不知,作家李森祥写此小说的用意,是向我们展现六七十年代广阔的浙江农村背景下,一代代的农民为了建造象征自己身份的高台阶房子,辛劳、拼搏了大半辈子,结果“老了,跨了”的人生经历,作品揭示的是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下一代农民的奋斗史和辛酸史,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赞美。显然,那位学生脱离了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没有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理解,游离了文本的主题,脱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全面的、准确的、本质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缺乏对文本深入的研读,对文本缺乏整体的、准确的、实质性的把握。这直接导致了阅读教学训练的微效、低效。因此,我们要呼吁语文教学找回阅读教学的原身,亲近文本,亲密语言,让文本成为我们的知音,让语言成为我们的益友。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文本意识,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呢?

首先,教师本身要深入研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读文本。“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于漪谆谆告诫广大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特点,教师一定要胸中有书,教材要烂熟于心,也就是说教材要熟悉到如出我心,如出我口。”教师须先于学生与文本“对话”,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源就在于师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深度和发展。教师要有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从语言文字中,揣摩作者的心迹和文本言语的生成,把握作品的内涵,走进人物的心田,达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的境界。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融入文本。

阅读一篇篇文学作品,就像一次次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新大陆”。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指点如何与文本对话的门径,帮助学生克服在对话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与文本对话:

1.给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时间

人们对一切现象的认识必定经历一个时间过程,阅读的意义生成也有个时间过程。过去有人作过专门调查统计,学生平均每节课自主阅读不到五六分钟,课堂中真正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太少太少。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读,让他们融于作品,潜心品味语言,自己感受文字的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鼓励学生在自得自悟中增强对语言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

2.强化学生贴近文本的阅读意识

教师要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以课文为凭借,不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环境,去探寻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课堂的疑问要从文本中生成,答案也要从文本中找到,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关键字词句的拿捏、咀嚼,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意义及作者赋予的情感。

3.引导学生品读语言

语言是有情感,有智慧的,是美的,尤其是文学类语言。对于一些文情并茂、意蕴丰厚的课文,理应有一番“诵读”、“涵泳”工夫。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反复诵读,读悟结合,以读促悟。在充分尊重作品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同作品的实际结合起来。在读的同时,让学生驰骋自己的想象,把作品中“此情彼景”变成可见、可闻、可感的生动情境,使自己沉浸在作品的境界之中,陶冶在语言文字的审美享受之中,亲近语言,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

4.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不尽之意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引梅尧臣语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揣摩语言的不尽之意。文本中重要的词句,往往蕴涵着丰厚的意义,教师要让学生徜徉于作品的字里行间,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涵泳出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字,让他们感受到语言之美,感受到词语的芳香和色彩。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围绕“于勒究竟是流氓、无赖,还是正直、善良的人”展开讨论,我除了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两封信”外,还让学生搜找了动作描写句:“……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这是全文中仅有的一句有关于勒的动作描写句,也是从正面理解于勒的关键语句。我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始终”,使学生对于勒的形象有了更感性的理解。

最后,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超越文本。

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体悟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要引导学生把探究的目光或投向文本,或投向作者,或投向主人公,或投向自我。同时引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语言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他们从未有过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对菲利普夫妇性格的认识,过多的关注在“自私、虚伪、冷酷、唯利是图”上,这只是停留在对“坏人”的认识上,是肤浅的。教学中,把学生的目光引向19世纪法国,那特定的金钱至上社会环境之中,那么学生读来的菲利普夫妇则又是可悲的,是值得同情的。

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志,首先是能准确地把握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和要表达的意义。尊重文本、感悟作者赋予文本的意义既是文本对话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阅读教学的宗旨和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文本观,要重视文本教学,切不可漠视文本自身提供的信息。只有我们认清阅读教学的本源,亲近文本,潜入文本,把握文本,超越文本,阅读教学才会走向高效、高质之路。

参考资料:

1.张晓梅等《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德俊等《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文本阅读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