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0-02-16 23:27李宗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物理

李宗敏

河北省沧州市留古寺镇中学 河北沧州 062450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李宗敏

河北省沧州市留古寺镇中学 河北沧州 062450

将多媒体引入物理课堂进行辅助、模拟,化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使复杂的物理过程条理化、清晰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进行模拟实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整合 运用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的灵活恰当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视听氛围之中,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课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多媒体引入物理课堂进行辅助、模拟,就能化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使复杂的物理过程条理化、清晰化,这必将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模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吸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安全用电》一课,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用电不慎而造成的一场大火,看着那浓浓的烟雾,听着大火引发的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亡的报道,学生会感到惋惜。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场大火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悲剧重演呢?而在讲到《生活中的透镜》时,可选取本班同学下课时的瞬间,把它拍摄下来,对那些位置较后、看不清的同学用小水滴(即放大镜)去观察,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由于是选取了学生的生活片段,是学生所熟悉的同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有些物理情景,学生难以想象,而这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又有着重要的作用。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用计算机制作的逼真贴切的物理模拟,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磁现象中的磁感线、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分子的扩散现象等,配以动态演示,使学生很容易掌握。而对于像继电器、船闸、热机、抽水机等,它们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依靠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传统物理教学中,由于有些演示实验条件的限制,只能使部分学生能看清楚,座位偏后或侧面的学生不能看清实验的全过程或不能读出实验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天平的演示,教师难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讲清它的构造和横梁平衡的调节,用课件展示效果就非常好。对于像温度计、量筒、电压表、电流表、弹簧测力计等测量工具的读取数据,通过多媒体展示,起到“放大”作用,使用方法教师可自己或找同学按操作规则操作一遍,制成短片,利用多媒体播放,既形象直观,又可以把细节让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起到“放大”作用,这样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实验的,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而无法操作,采用口授形式,学生不感兴趣,且不易理解。利用多媒体制成Flash动画,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如更换粗细不同的玻璃管、提压玻璃管、倾斜玻璃管时、改变外界气压时,通过把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局部”放大,使学生看得更清,理解更透,记忆更深。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师在准备实验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有些实验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上课前,教师利用网络、教师光碟中的课件或亲自把演示实验操作一遍制成短片,节约课堂时间又可在不同的班级重复播放。在复习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引导学生说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然后播放以前制作的短片,让同学形象直观地重新温习一下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应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多媒体演示只是单项传递信息,缺乏交互性,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否则不但起不到辅助教学作用,反而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教学,不能一味依靠多媒体课件,造成课堂重心偏离;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应该简单,便于操作,以免给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4.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课件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一味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再优秀的课件,也代替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敏捷而快速地捕捉和把握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迅速作出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最后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情境采取恰当的、最优的对策和措施。同时还能随机应变、灵活地处理意外事件,调节教学进程的节奏和走势,从而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中无法替代的。教师微笑的神情、期盼的目光都会给学生带来希望和鼓舞。而且教师还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以达到教学目标。而有一些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学生静悄悄地看,声光流动,有趣,但华而不实!

5.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物理模拟与物理实验的关系。在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对于某些常规手段无法演示的微观实验,一些实验条件不易控制、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或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实验,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辅助实验教学,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中学的物理知识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定理、定律。课本中列出的实验是前人研究物理典型方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探索一些实验规律,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及研究科学的一般方法。尽管多媒体模拟可以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细腻的过程展现,直观的结果分析,但它毕竟不是真实的实验,缺少实验的真实感,可信度不高,所以它永远也代替不了、也不应该代替实验。

总之,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即应在某些需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题中,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其优势。

[1]吴志坚.VB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84~87

[2]郑洪霞.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与步骤[J].农业与技术,2005,6∶201~202

[3]罗梅娟,喻炜.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5,1

[4]海震.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本思路及误区 [J].石河子科技,2004,1

[5]张磊,李英.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需要完善的几个外部条件[J].农业网络信息,2007,5

2009-11-23

李宗敏,本科,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物理
只因是物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我不是教物理的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