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作文教学

2010-02-16 23:27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作文思维教学

刘 彬

河北省河间市龙华店小学 河北河间 06245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作文教学

刘 彬

河北省河间市龙华店小学 河北河间 062450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优化作文教学,一是通过变化画面,有助于细致观察;二是发散思维,开阔思路;三是当面批改,反馈及时;四是通过观摩鉴赏,从而积累材料。

现代教育技术 作文教学 训练 优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把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课堂教学媒体的作用,由媒体作为教师辅助演示的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逐步建立“基于学习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多媒体显示教学信息,能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以人类联想相近的超文本方式组织教学信息,有利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进行意义建构,建立友好的交互作用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优化作文教学。

一、变化画面,细致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开始,是思维的向导,没有细致的观察就谈不上合理抽象的思维,细致观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学生观察往往只注意刺激强的事物,而忽视细小的但却十分重要的部分。譬如画面中的一些景物的点缀和衬托,往往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反映整个衅意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看图作文《受灾之后》,图上描绘的是红领巾正在参加支援灾区的募捐活动,画面上还有一个条幅,上写“为灾区小朋友……”,所提供的图画是静止的、有限的。具体的场面、气氛如何?人们的表现、表情怎样?人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这些,图提供的太少了,要靠作者的仔细审题(包括审作文题目和画面)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把题目中静止的、单一的画面变为生动、形象、丰富的文字。

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利用现代教学媒体,通过框架处理,把图中的景物,如有捐钱的、捐物的、身体健康的、身体瘦弱的等,从小到大、由远到近,从主到次,有目的有计划地展示给学生看,可起到细致观察的作用,使学生建立起立体的、系统的、有序的事物表象。通过分解与综合,使学生的感性经验向理性认知飞跃。这样,学生既注意了观察的顺序性、整体性、又注意到了层次性和独特性,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二、发散思维,开阔思路

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是求异思维,它属于横向思维,能对同一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选出最佳方案,因此具有可贵的创造价值。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发散型教学,是培养思维求异性的有效途径。对同一思维的对象不拘泥于惟一答案,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次上做出立体的交叉答案。指导“写好一个场面”这次习作时,为使学生眼前出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面,播放几段配音响的录像,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立体环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写作欲望萌发了,进入了不吐不快的境界,各抒己见,滔滔不绝。

如播放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同时响起雄壮有力庄严激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乐曲,这乐曲一传出,马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恰当的刺激了听觉、视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时,抓紧时机发问:“看到此情景,听到这声音,你们会想到什么场面?”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了,他们激动不已,“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每周一在校园操场上升国旗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获冠军的时刻。”“听到这乐曲,我仿佛看到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那历史一瞬间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开国大典》中那万众欢呼的场面”。

再如播放燃放爆竹,听到震耳欲聋的“劈啪”声,学生想到了除夕之夜那热闹的场景,亲人婚礼的喜庆场面,服务行业开张典礼,高速公路胜利通车。

又如播放无数双手尽情鼓掌,声音如雷鸣的情景,学生想到了五彩缤纷的舞台,热泪盈眶的获奖者,感情激动的演讲者,获得专利的发明者。

在作文指导中凭借多媒体的功能,恰当地刺激学生的感知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信息,调动学生思维、表达的欲望,推动想象力的发展,使学生处于高效的思维状态,学生思路开阔,可选的材料多种多样,培养和发展了思维的求异性。这样一个题目可以写出千姿百态、绚丽灿烂的文章。

三、当面批改,及时反馈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作文的深化和继续,是作文教学尤为重要的一环。作文评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认识和掌握作文规律。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学生作文展示出来,信息反馈及时,可见度大,给传统的作文评改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使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焕发了勃勃生机。

对于学生课堂练笔,在教师巡视后,找出程度不同的几篇,然后映示在屏幕上请同学们一起评改,面对面指出优缺点,分析原因,进行修改。全体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充分调动群体智慧,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把传统的背对背的作文评改方式变成了面对面、多向型的作文评改方式。如在评改《我爱家乡》,把先写完的几篇作文映在屏幕上,品词析句,共同评改。让学生认识到有的学生写家乡特产—人参,还插入了有趣的优美传说,使文章既有现实生活气息,又有悠久历史的回音;有的学生写江城的四季,层次清晰,好像为人们展开了江城景物的“四扇屏”;写自己故乡古老而静谧悠然的美,最后却笔锋一转,发誓要以现代化改变自己的家乡,笔势突兀,引人深思,表现了一个现代少年对自己家乡的一种特殊的爱。这些都为学生作文开了好头。

研究表明,评改从快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生在对某一文题进行构思、起草的过程中,就产生相应的思维兴奋中心。这时,教师每一指点,每一暗示都直接、有效地被学生接受,并迅速地转化为技能,教师能抓住“战机”,尽快评改,及时反馈,就能取得最佳的预期效果。

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时,教师组织设计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讨论综合式,讲练结合式,重点突破式,对比评析式等,都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开阔性,同时,一方面解脱了繁重的批改负担,提高了作文批改效益,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了评改方法,使思维更加缜密,语言文字更加确切,想象力更加丰富,辨别能力也大大加强,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四、观摩鉴赏,积累材料

观摩鉴赏名家名篇,可使学生凭借优秀作品积累语言材料,陶冶情操,增强文学素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听读赏,既把握了精读和博览的程度,又减轻了学生购买难的问题。学习《燕子》一课以后,扩展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素材,指导阅读郭沫若的《杜鹃》、郑振铎的作品《海燕》、老舍的《母鸡》等。学过《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后,听读赏邓拓的《生命的三分之一》、沈从文的《时间》、李大钊的《今》。学过《颐和园》后,听读法国夏多布里昂的《密西西比河风光》、印度泰戈尔的《孟加拉风光,西来达》、徐志摩的《翡岭翠山居闲话》、郁达夫《故都的秋》。阅读鉴赏时,需要提示的地方,教师在屏幕上显现记号,以提醒学生的有意注意。需要记忆及用来积累的材料,教师反复点击,并与声音同步教给学生记录在“阅读积累簿”上。让学生以摘记的形式积累写作资料,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还定期举办“阅读积累簿”展评,这同样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让学生品味精妙之处,学习巧妙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名家名句,在描述人、事、物、景、情时用词准确、贴切,鼓励学生把理解的词、句用于自己的造句、练笔、日记和作文中。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听读赏,借以促进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发展了学生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运载信息的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将多种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快速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促进学生主动记忆,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从而大大地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1]张桂芳,李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探究∶从内容到课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5,8

[2]苗逢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整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骆魁敏.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4]张定强.信息技术在数学新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

2009-12-08

刘彬,大专,小教一级。

猜你喜欢
作文思维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