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好诗——陶渊明《饮酒》组诗之五的品读

2010-02-16 19:46肖冬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采菊东篱飞鸟

■ 肖冬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中学)

一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好诗
——陶渊明《饮酒》组诗之五的品读

■ 肖冬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中学)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之五。

《东坡诗话》如是评价陶诗的风格:“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反复诵读这首诗,觉得评价恰到好处。

先谈“质而实绮”。意思是外表质朴而实际却很美丽。从用词上看,“结庐”、“车马喧”、“地自偏”、“有真意”、“已忘言”,朴朴实实的词语;从人物行为上看,“采菊”、“见南山”,朴朴实实的行为;从景物上看,“东篱”、“南山”、“山气”、“飞鸟”,朴朴实实的景物。不带任何华丽色彩,让读者初始形成的印象似乎是见到了一套置于普通农舍中的本色家具,然而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淡淡的芳香便觉在齿唇间弥漫。试想:归隐田园的诗人,怀着一颗远离尘俗的宁静的心,手捧一只瓷罐,款步篱笆帐下,菊花老朋友一般地向他点头、问候,他十分小心地摘下快要凋零的花朵,将它们放入酒罐,酒香、花香融为一体扑鼻而来,他觉得踌躇满志神清气爽。于是,他抬起头,层林尽染的南山悠悠然移入视野之中——不知不觉已经晚霞满天,朦胧的山岚轻纱一般缠住了南山的腰,鸟儿们携着一天的疲倦纷纷进山归巢。此时的诗人已经分不清哪是山,哪是鸟,哪是他自己了,整个的身心都弥散到大自然之中。可以相信,读者想象的翅膀越有力,获得的美感越丰富。没有精雕细琢,也没有雄浑壮伟,却在质朴平淡之中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美,这恐怕也是陶渊明所追求的哲学境界。

再谈“癯而实腴”。是说外表干枯而实际很丰满,内容平淡自然而含义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包括几层意思:一、大自然蕴含无穷的美丽和美妙,带给人无限丰富的美感。前文已述。二、人和大自然的交融、和谐。历来为人们激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妙在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交融境界。这比第一层更有意味,人只有在此境界中才能慢慢悟出人生真谛。三、“真我”形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先用“心远”对“真我”形象进行概括写照,接着再具体展示“晋陶渊明,独爱菊”(出自周敦颐《爱莲说》),诗中“采菊东篱下”便是明证,菊花中包含诗人高风亮节的形象,此为“真我”形象之一。“悠然见南山”,有人曾说把“见”改为“望”字,苏轼谓此一换,“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因为“望”,乃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自得的情味,与诗人个性不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了“真我”是爱山水自然的,此为“真我”形象之二。而爱山水自然的原因是什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的山气是何等的轻盈,飞鸟是何等的自由,诗人只选择描绘“山气”“飞鸟”之景与“我心”是切合的,向往自由,此为“真我”形象之三。面对美妙的大自然,诗人陶醉其间,找到了“真我”。这样的“真意”,不可言,不需言;真正欲言时,又得意“忘言”了,全诗在“忘言”时谢幕,巧妙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这的确是一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好诗,它集中体现了陶诗自然平淡、语言质朴、含义深远的艺术特色。

猜你喜欢
采菊东篱飞鸟
李久香
胡新科
深秋
飞鸟与少年
菊与星
偶感
飞鸟
岛与飞鸟
飞鸟
世间每一朵菊花,都有东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