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措施

2010-02-17 07:30戴明祥万蓉蓉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5期
关键词:劳动力城乡农民工

文/戴明祥 万蓉蓉

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了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增大。改革的早期阶段,只有少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当时流动人员主要是农村的手工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规模日益扩大。1993年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人数为75.5万人,到2000年上升到78.49万人,在2007年达到1.36亿。很明显,农民工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占据了很大部分,2007年,农村劳动力占据了城市总就业人数的46.5%。

第二,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相对份额同步下降。根据国际经验,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就业份额都增加;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增加,就业份额下降;第三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就业份额都下降。一旦进入第三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将加快,且相对就业份额的下降速度也加快。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1991年达到最高峰,从1992年开始,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就业份额呈现出下降趋势,2003年以来,这一趋势日益明显,表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也预示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将进入加速时期。

第三,农村劳动力外出收入持续增加。随着用工需求的迅速上升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快速增加。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全国31个省(区、市) 314个村近24000个农户的跟踪调查,2003-2006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781元增加到953元,增长22.0%。根据农业部乡镇企业调查数据,同期,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由6684元增加到8370元,年均增加562元。

第四,尚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趋于降低。受需求结构制约,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以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为主,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多,近年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调查显示,2004-2006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大体在33周岁左右,而农村非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0周岁以上,其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5周岁。从年龄构成来看,外出就业劳动力中30周岁以下的占到近50%,而在非外出劳动力中只有不到20%,在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中已经降到15%以下。

农村劳动力存量的平均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左右,而在非外出劳动力中,这一比重只有8%左右,其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农村劳动力存量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将构成严重制约。

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1) 待转移劳动力能力的障碍。调查显示,实现了地域转移的劳动力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其中男性的比重大大高于女性,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从迁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看,通常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和这些已经走出去的人相比,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相对素质偏低,要实现向外转移,需要克服文化、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2) 农村劳动力流动缺乏社会保障。目前我国缺乏具体的专门面向城市中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了城乡人口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不同位置,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城市户口所附带的福利,而入城务工的农民,虽然在城市劳动和生活,但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拥有社会保障。

(3)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流动很少通过中介组织实现,具有盲目自发性特征,农民工往往缺少及时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渠道,导致无功而返、徒劳损失。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转移劳动力的地区分布来看,其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省内转移,通常占转移人口的50%以上。这是因为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其信息获取目前几乎全部依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

此外,由于尚未形成开放统一的就业市场,他们所从事的,是很多城市居民不愿做的苦、脏、累、险工作。而且,农民工经常受到人格歧视,加之很多劳动法规的不健全,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容易遭到侵犯。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围绕区域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能力,劳动技能和创新观念,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创收能力和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为实现农村繁荣,生活富裕提供动力。

第一,提升农业劳动者技能水平。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直接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在农村教育政策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农村地区,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素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培训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农村劳动力从总量上过剩,但普遍存在质量结构问题,多数农村劳动力还属于低知识的体力型。随着经济的深入,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必须由体力型转变为高素质、高技能型。因此,必须增加培育劳动力就业的中介结构,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改善劳动就业的软环境。

第二,要建立规范、科学、公平的就业政策。首先,要将当前以保障社会稳定为主的政策调整为社会稳定与扩大就业并重的政策;其次,要放弃歧视性就业政策,促进城市二元劳动力就业体制的转换,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使农民和市民能够公平竞争就业岗位,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再次,建立必要的劳动力需求管理和劳动力供给管理的政策。

第三,打破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使中国城市和农村不能协调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经济团体。加快城市化道路建设,就是要模糊城乡界线,消除城乡差别观念,重新科学定位工作、居住休闲等生活圈,使未来生活居住环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尤其是道路等交通条件的不断提升,加大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和力度,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政府及其他相关事业部门的管理能力,以期能够提高城市承载力,吸引更多劳动力。

第四,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把农民工纳入法制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不受歧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劳务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在国家政策到位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猜你喜欢
劳动力城乡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