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2010-02-17 14:01严爱慈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高职生表达能力口语

严爱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29)

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严爱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29)

口语表达是职业生涯必备的能力之一。文章列举了目前高职生存在的“不敢说”、“不愿说”和“不会说”的现象。运用做好第一课堂,挖掘第二课堂的口语教学模式,采用开展口语训练,精心设计话题,悉心指导示范成立口语社团,举办口语比赛,参加社会实践等策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可以提升学生未来的职业竞争力。

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口语训练

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频繁,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语表达能力。在许多领域已在把“口语表达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另外,在人才招聘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人才临场反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已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招聘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2005~2008年,在深圳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笔者发现多数用人单位对人才有了新的定义与要求,都把“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招聘条件之一,这使得那些敏于行,讷于言,只要在众人面前说话就紧张的大学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事实上,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在初入职场时举足轻重,而且还是职业生涯发展中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应用型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提高学生与人交流沟通做起,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社会的需要。

那么,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如何?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笔者结合所在高职院校的口语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

近几年来,笔者从事口语教学工作,发现高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十分欠缺,存在着不敢说、不愿说和不会说的现象。

不敢说美国心理学家曾在3000人中做过一次心理测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令人吃惊的是,约占40%的人认为最令人担心、也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情,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说话。几乎所有的人对登台讲话或者在正规的场合跟人说话都有一种先天的恐惧,即便在台下,在三五个人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一到台上,或者需要严肃地与人交流,就会胆战心惊、面红耳赤地表达不出来。其实这种不敢说的现象,同样存在于如今的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生中。洗去高考的风尘,大学生在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变得更加独立,更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但由于年轻,阅历浅,高职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时往往会“胆怯”,表现出面红耳赤、困顿不安和束手无策的状况,不要说不懂的话题,即使是熟悉的话题也吞吞吐吐,语无伦次,言不由衷,让人听了不知所云。

不愿说在校园学习生活中,部分高职生对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与热情,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许多时候、许多场合都不愿说。究其原因,他们或者受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的消极影响,把能说会道与花言巧语等同起来,认为做人就是要“敏于行而讷于言”;或者把“祸从口出、说多错多”视为至理名言,把“少说为佳、不说为妙”看作人生哲学;或者把在师生面前发言看作是“张扬”、“好表现”、“出风头”,需讲话时,就要退避三舍,低调处理;或者故作深沉不屑于说,仍然信奉“沉默是金”的所谓生活真谛,错误地认为“沉默”是成熟、理智的表现,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认为课堂上举手发言是幼稚的表现。在近几年的口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学生的“不愿说”深有体会。每次课堂口语训练前,总有学生与笔者讨价还价,罗列许多困难,提出许多理由,目的是让教师取消口语训练,不需要在众人面前说话。

不会说高职生在口语表达方面除了不敢说、不愿说之外,还存在着不会说的问题。而不会说的根源在于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正规教育。正如曾参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创建的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谈的那样:“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将注意力集中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轻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课堂上说话的机会被老师垄断,学生鲜有说话的机会,只是背书式地回答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机会用口语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确实,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中学的教学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的。因为高考并没有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专门考核,因而直接导致不少学校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就比较低,说话不考虑语境,不看对象,不知道如何使用态势语,表达不准确,不简洁,不规范,缺乏条理性和严密性等等。这种不会说的问题不单出现在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就连不少优等生也是如此。另外,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较,文化知识和水平相对差一些,高职生“不会说”的比例较高。

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根据高职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在口语教学中,我们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使学生做到敢说、愿说和会说。

做好第一课堂做好第一课堂,就是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创造条件在高职院校开设口语课程。一般在高职院校里,专业课、实践教学课占据主导位置,高职生以专业学习为主,大学三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口语课对于个别专业的学生(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专业限选课,对于绝大多数专业来说,只是公共选修课。因此,利用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平台,积极地创造条件开设口语课程。近六年以来,每一个学期都制定口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口语课程,教学、训练课时达到14~16周,每周2课时。每学期都有3~5位教师坚持开设口语公共选修课,保持班数10个左右,每班40多名学生。至目前为止,已经先后为近5000名学生讲授口语表达知识,分别组织他们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口语训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西文格言说:“诗人是天生的,演说家是后天的”。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经过后天的磨炼。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了精讲多练,强化实践性的口语训练。讲授口语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避免面面俱到,把知识作为指导训练的“要领”,一般是点到即止,不展开阐述,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更多的时间则用于训练,较好地贯彻了高职教育的理念,体现了高职教学的特色。我们在课堂内训练学生,着重做到了以下三点:

1.训练循序渐进。训练学生时做到科学、系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一学期都从朗读训练开始,接着是复述训练、概述训练、态势语训练、介绍训练、交谈训练、应聘说话训练、命题演讲训练、即兴演讲训练、辩论训练。这样的训练一环扣一环,一步一个台阶,效果很好。刚开始的训练比较容易,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慢慢确立,说话的勇气逐步提升,因此,尽管后来的训练难度增加了,他们也跃跃欲试,自我表现的欲望强烈,越来越敢说。

2.精心设计话题。培根曾经说过:“真正精于谈话艺术者,其实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这句话说明了话题设计的重要性。话题设计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口语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话题设计得好,学生就有话可说;话题设计得不好,就会使学生思路断裂,无话可说,对口语训练产生畏难和厌恶的情绪,更加不愿说。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是口语训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口语训练时,精心设计话题,选准学生非说不可的兴奋点,让学生感觉到有话可说,愿意说。在一个学期的课堂训练中,我们主要为学生设计以下类型的话题:有趣的话题,熟悉的话题,关心的话题,热点话题,专业话题等等。由于话题设计得当,增加了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学生自然就愿意说。

3.悉心指导示范。学生在训练中敢说、愿说了,但不一定会说,所以,我们在课堂组织口语训练时,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认认真真的点评,扎扎实实的指导。除了语音清晰、音量适当、表达自然、语句连贯、意思完整之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说话要遵循适宜性原则,掌握口头语体的特征,恰当地运用态势语,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度。必要时,要亲自示范,把教师口语表达时的纯洁、规范、态势和技巧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得见”,形象具体地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做到会说。

挖掘第二课堂俗话说:“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练出一张嘴”。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唯一的诀窍是多练。高职院校口语课堂训练的课时有限,单靠这些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必须挖掘第二课堂,开发课堂外口语训练这块宝地。所谓挖掘第二课堂,就是在做好第一课堂的同时,盘活、用足校内外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口语训练第二课堂活动,例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延伸口语课堂教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的口语教学态势,使学生的口语训练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口语教学空间、教学效能最大化,进而实现学生口语能力发展最大化,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挖掘第二课堂的具体做法是:

1.成立口语社团。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众多的优势,发挥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成立学生口语社团,把希望学习口语知识、掌握口语表达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学生组织起来,拓宽口语教学训练的空间。早在几年前,在我校语文教师的倡议下,学生就成立了“零距离”社团。这个社团的宗旨是:学习如何说话,掌握说话技巧;面对面交流,保持零距离。长期以来,这个社团的成员都保持在100人左右,他们每月定期举办活动,创设情境,开展口语表达训练,效果良好。2008年初,在学院领导的倡导和学生处处长的亲自指导下,学生演讲团正式成立。这个有着近二百人的口语社团,以“开展演讲训练,提高自身竞争力”作为主题,坚持每个周三下午开展活动,“学习演讲知识,掌握演讲技巧;练胆子,练嘴皮子”。短短一年里,演讲团迅速成长,凭着优良的业绩,跨进了学院五大精品社团的行列。

2.举办口语比赛。高职院校的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文娱比赛都为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近几年来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在技能教学方面,提出了高效率的“以赛促学”的新模式。“以赛促学”,通俗地说,就是以参加技能竞赛为中心,开展技能教学训练活动。在“以赛促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所在院校除了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各样的技能比赛之外,每年还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技能竞赛。上半年“科技文化艺术节”中的“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下半年“英才节”中的“辩论大赛”、“校园之星评选中的即兴演讲比赛”,都是常设的口语比赛。这些比赛使口语训练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口语学习和训练,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除了在校内进行之外,还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来开展,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学生的校内口语表达训练之外,还创新口语学习、训练模式,即打通校内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并且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其中,有专业实训,即每学期组织各个专业的学生到工厂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践,学习、训练用口语与人交流沟通;有考察活动,即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调查,通过口语感知社会,获取信息。有服务活动,即组织义工联的学生到老人院、孤儿院进行慰问活动,学会用口语关心和温暖他人。有联欢活动,即鼓励学生与兄弟高职院校的学生联欢,用口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2008年5月和11月,学生处和中文教研室的老师,先后两次组织演讲团的学生参加“深圳政协论坛”和“名家讲坛”的电视节目录制,在互动环节中,学生得到了口语表达训练的绝佳机会。事实证明,这些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非常有效,其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和发展。

高职生口语表达学习训练的效果

针对高职生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口语表达现状,运用做好第一课堂并挖掘第二课堂的口语教学模式是确实可行和卓有成效的。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认识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学习氛围浓厚,训练的积极性逐渐高涨,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一年前,在学院办学水平评估的“学生专题研讨会”上,无论是学校选派的学生代表,还是专家随机抽出的学生代表,口语表达都非常出色,令评估专家赞不绝口,最终使这个项目获得了优秀。2008年,学生先后4次参加省市级的大学生演讲比赛,均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更可喜的是,参加过口语学习训练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说话从容,表达更加自信。

[1]黄晓娟.提高高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探究[J].教育艺术,2006,(4).

[2]廖正,张莉.语言表达艺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300-305.

[3]谢笑容.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口语教学与训练[A].王虹.探索者的足迹[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17-220.

[4]方言.说话艺术[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349.

G715

A

1672-5727(2010)02-0106-02

严爱慈(1962—),女,广东德庆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生表达能力口语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