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2010-02-17 16:08杨肇寿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消化性

谢 敏,杨肇寿

(广东省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徐闻 524100)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常见病,以往常常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近20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需外科手术的病例大大减少,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相关性取得共识,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促进溃疡的愈合,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1]。

幽门螺杆菌在世界各国人群感染率很高,致病力很强,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有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2]。有学者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消化性溃疡[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5%~100%,根除幽门螺杆菌使得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合并症、手术率均明显下降,同时可以极大程度地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症状。但是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还存在耐药性问题[4]。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耐药的出现,是消化内科医师面临的课题。笔者选用两种方案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有上腹痛临床症状且行胃镜检查的患者980例,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确诊有278例患消化性溃疡而且幽门螺杆菌阳性,将此27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组1:139例,年龄20~65岁,平均42.3岁;其中,男82例,女57例;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84例,复合性溃疡15例。组2:139例,年龄18~67岁,平均41.5岁;其中,男80例,女59例;胃溃疡41例,十二指肠溃疡85例,复合性溃疡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溃疡部位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行胃镜检查,以确诊消化性溃疡,同时钳取胃窦部黏膜1块,采用杭州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酶检测试剂盒做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1.3 治疗方法

组1治疗方法:奥美拉唑40 mg,每晚1次顿服,阿莫西林0.1 g+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3种药物均连服7 d。对于溃疡灶直径>2 cm者,奥美拉唑多服15 d。

组2治疗方法:奥美拉唑40 mg,每晚1次顿服,阿莫西林0.1 g+呋喃唑酮0.1 g,每日2次;3种药物均连服7 d。对于溃疡灶直径>2 cm者,奥美拉唑多服15 d。

1.4 随访与复检

所有患者于治疗后2个月做13C尿素呼气试验以确定幽门螺杆菌有无根除,同时复查胃镜以确定溃疡是否愈合。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组1疗效

治疗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131例,未愈合8例,愈合率为94.2%(131/139);做13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根除130例,未根除9例,根除率为93.5%(130/139)。溃疡未愈合的8例幽门螺杆菌均未根除,6例为胃溃疡,2例为复合溃疡。未愈合的均为胃溃疡或复合性溃疡。

2.2 组2疗效

治疗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130例,未愈合9例,愈合率为93.5%(130/139);做13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根除132例,未根除7例,根除率为95.0%(132/139)。溃疡未愈合的9例中7例未根除幽门螺杆菌;7例为胃溃疡,2例为复合溃疡。未愈合的均为胃溃疡或复合性溃疡。

2.3 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1的愈合率为94.2%,与组2的93.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52,P>0.05);组1 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 93.5%,与组 2 的 95.0%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χ2=1.61,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由于胃镜检查的普及,消化性溃疡的诊断相当准确:在胃镜直视下,可直接看清有无溃疡及溃疡的多少、大小、深浅、位置,还可对怀疑癌变的取活检及取胃黏膜检测幽门螺杆菌。而且随着检测手段的完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准确率也大大提高。其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快速尿素酶试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抗体检测法、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组织病理观察法、PCR特异性基因检测法等。比较方便且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笔者在治疗前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治疗后复查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准确快捷。相当多的研究已表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5]。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很高。因此,要治愈消化性溃疡和预防复发,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非常关键的。笔者用两种不同组合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经验。两组共同用药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不同的是组1加用克拉霉素,而组2则加用呋喃唑酮,两组的溃疡治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接近,无显著性差异。选择任一种方法均可较好地治愈消化性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本研究中组1及组2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3.5%和95.0%,均高于胡彦飞[6]报道的90.0%,而胡彦飞的研究中是泮托拉唑、甲硝唑与克拉霉素三者合用,可能与甲硝唑比呋喃唑酮容易耐药有关。

本研究中,组1、组2分别有8例、9例消化性溃疡未愈合,分别有9例、7例幽门螺杆菌未根除,并且基本是未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溃疡未愈合,结果说明,要治疗消化性溃疡,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

本研究所用药物中,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它具有较强的抑酸作用[7],能使溃疡愈合速度加快,症状缓解明显,被推荐为大多数患者的初治方案。另两种为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使用历史较长,抗菌力强但耐药率上升;而克拉霉素具有在酸性环境稳定、组织渗透性好的特点,是已知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且耐药性不高;呋喃唑酮抗菌力强,幽门螺杆菌不易产生耐药。故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1]汪文生,李敏,陈刚,等.消化性溃疡的内外科治疗方法变化的分析[J].安徽医学,2004,25(5):397-398.

[2]萧树东,郑青.幽门螺杆菌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9):555.

[3]李保全.浅谈在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08,1(1):67.

[4]王芬,王晓艳,沈守荣,等.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五日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5):589-591.

[5]郑松柏,项平,曹秀英,等.国产克拉霉素的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4):259-261.

[6]胡彦飞.泮托拉唑、甲硝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Hp感染10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51-652.

[7]万鸿.奥美拉唑新三联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69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153.

[8]钱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08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196.

猜你喜欢
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消化性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加味黄术汤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肛裂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观察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国家药监局发布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的公告[2019年02月15日 发布]
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停用有因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草鱼还在吃“禁药”又被检出危害残留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