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0-02-17 16:08侯丽达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鼻息肉内窥镜鼻窦

侯丽达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河南许昌 461000)

鼻内窥镜手术是用内窥镜和特殊器械对鼻腔和鼻窦进行检查,明确诊断或彻底消除病变,视野清晰,准确度高,创伤小,出血量小,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充分保留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或防止病变复发,治愈率高[1]。我科2008年2月~2009年1月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鼻窦炎103例,经精心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103例,其中男60例,女43例,年龄13~65岁,平均36.1岁。鼻息肉11例,慢性鼻窦炎24例,单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18例,双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50例。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行鼻窦CT检查,临床表现均有1年以上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

1.2 方法

手术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进行。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杜冷丁75 mg,用浸有1%地卡因20 ml加1‰肾上腺素2 ml的棉条行3次鼻腔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20 ml加1‰肾上腺素8滴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按Messerkinger术式进行,切除钩突,摘除息肉,根据不同病情开放前、后筛窦、上颚窦、额窦以及蝶窦,矫正解剖变异,如部分切除泡状之中、下鼻甲、矫正鼻中隔偏曲等,术后以明胶海绵加金霉素油纱条填塞鼻腔,24~48 h后每日逐步抽取油纱条,并进行鼻腔换药冲洗。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心理压力大,加之对手术了解较少,患者多有紧张、恐惧或疑虑等情绪,影响了手术配合和治疗。护士应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要求,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方式、过程、安全性及手术优点等。并且嘱患者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有安全信任感,以保证手术成功。

1.3.1.2 术前检查 术前应做全身系统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胸部摄片、肝肾功能、血糖、血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鼻窦CT等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判断全身情况,为了解鼻窦炎的范围提供手术参考。

1.3.1.3 术前准备 患者自入院起应用1%的呋麻液或雷诺考特滴鼻液滴鼻,3~4次/d,以收敛鼻腔黏膜,减轻黏膜水肿,必要时口服抗过敏药物或抗生素。术前30 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安定10 mg,静脉滴注抗生素。全麻患者术前6~8 h禁食、禁饮,必要时插尿管等。局麻患者术晨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不宜过饱。为减少术中出血,可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立止血1 U。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应待血压稳定、血糖控制后手术,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另外,要求患者洗净面部,刮脸、剃须、剪鼻毛,必要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术前4~6 h禁食水,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1.3.2 术后护理

1.3.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保持半卧位2 d或3 d,可减少头部血流对鼻腔伤口的压力,减轻患者疼痛及出血,利于鼻腔伤口渗血的吐出。待鼻腔填塞物抽出后,无大量出血、通气改善时可取平卧位。了解术中情况,根据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术后血压,调整术后输液速度,保持血压平稳。术后24 h内应给予鼻部冷敷,并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持患者安静,对烦躁焦虑及精神紧张者,应给予安慰,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同时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减少陪护人员,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术后轻微头痛、鼻部肿胀、流眼泪或少许渗血等症状均为正常的术后反应。

1.3.2.2 鼻腔护理及用药 术后鼻腔护理是鼻内窥镜手术成功的关键[2]。为减少术后鼻腔结痂、中鼻道粘连或上颌空窦口封闭,应促进分泌物排出及黏膜炎症、水肿消退。术后48~72 h填塞纱条取出后,每日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利用负压吸引器清理术后凝血块、分泌物和结痂,直至出院,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滴鼻、喷鼻、鼻腔冲洗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配制相应的鼻腔冲洗液,如术侧鼻腔黏膜水肿者,应加入具有收敛作用的冲洗液;发生感染、脓性分泌物较多者,选用呋喃西林液加庆大霉素等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冲洗液。常规冲洗为生理盐水。

1.3.2.3 出血的观察护理 术毕及时了解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苏醒程度,测量呼吸、脉搏及血压,观察鼻腔填塞物、前鼻孔有无渗血及口腔分泌物的颜色。根据术中的提示情况,组织有关护理信息,迅速制订出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手术出血的原因可能为:手术技巧、手术损伤、填塞不当、患者打喷嚏、用力擤鼻或排便等。应嘱患者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便于口鼻内分泌物的流出。数小时内于鼻前庭放置干棉球,防止血染的分泌物流出[3]。

由于鼻腔手术的创面无法缝合,因此,使用填塞物压迫止血时,鼻腔内有少量血液渗出为正常现象。嘱患者将口中液体吐出,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如患者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块,则高度怀疑患者为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1.3.2.4 健康及出院指导 鼻腔填塞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头痛、口干,因此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疼痛的原因及鼻腔填塞的必要性,必要时应用止痛剂并观察效果。术后1个月内应在鼻内镜下清除鼻腔内痂皮,保持鼻腔清洁,促进黏膜上皮生长,恢复鼻窦功能[4]。

术后随诊是提高鼻内镜手术效果的重要阶段。根据患者的情况制订随访制度,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每周复查1次,此后根据患者术腔的恢复情况确定随访间隔时间,直至术腔上皮化[5]。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擤鼻涕、用手挖鼻或用其他物体刺激鼻腔,注意劳逸结合,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预防感冒,防止受凉,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2 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住院天数3~11 d,平均8 d。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治愈康复出院。无一例大出血及眼部和颅底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鼻内镜手术是根据患者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黏膜和生理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恢复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6]。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复发率低,治愈率高等优点。稳定的心态是保证患者顺利痊愈的重要环节,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鼻腔渗血情况及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1]游学俊.慢性鼻寞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的康复治疗[J].临床耳鼻喉杂志,2005,19(1):31-33.

[2]汤如霞.186例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4,26(6):212-213.

[3]张春菊.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1(13):2,193.

[4]庞宗领.耳鼻喉科围手术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

[5]陈宏杰,张华,宋琳.218例鼻内窥镜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论坛杂志,2005,26(6):72.

[6]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

猜你喜欢
鼻息肉内窥镜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