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分析

2010-02-17 23:30罗文肖琪美李琪陈晓亮
职教论坛 2010年29期
关键词:母体办学学院

□罗文 肖琪美 李琪 陈晓亮

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走向以资源配置,市场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时代。为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要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决策。落实这一决策,在当时高等教育资源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国家投资高等教育财力十分有限,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滞后于规模发展,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又日益增长,有些地方和高校开始注意引进民办机制,利用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积极探寻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试办具有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的新路子。

一、独立学院发展有其自身优势

(一)政策支持。8号文件出台背景就是确保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8号文件指出:“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段话讲得很清楚,落脚点是确保独立学院健康稳步的发展,而且要积极支持发展。教育部周济部长在《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报告中也指出,对独立学院“总的指导思想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革新创新。”并充分肯定“独立学院确实是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的新的办学模式,本身就是群众首创精神的成功范例。”“今天高等教育规模要继续有大的发展,不能只寄希望于公办高校,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在这种形式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异军突起。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的新的重大突破。试办独立学院正是为社会力量介于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全面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后国家将在本科招生计划安排上对独立学院进行倾斜,重点支持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较高,办学行为规范的独立学院积极扩大招生和办学规模。”[1]这些都说明国家对独立学院创办的理念、机制、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是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的。

(二)办学起点高。高等教育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优质本科高等资源。平地办一个本科院校很难,办一个高水平的好本科院校则更难。而独立学院的最大特点,就是办学起点高,一开始就是本科层次,且是由办得好的本科院校来办,教育部已规定了从严审批独立学院的申办条件,制定了严格、科学、门槛较高的准入条件和监控措施,规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和有大学品牌的办学历史悠久的本科大学才能承办独立学院。国家大力支持那些诚心诚意办独立学院的,对那些不诚心诚意办学、不规范办学、不认真履行承诺的独立学院,发现一个处理一个,首先是停止招生,然后采取关闭停办的强制措施。独立学院的创办是通过全新的、市场的机制配置,实现公办高校品牌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优质资源的组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公办高校,他们有好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也有好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而且还有固定的优秀教育队伍执教;二是社会力量参与,他们有好的资金、资源和办学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带来了民营的机制和活力;这两个资源的有机结合,对独立学院发展是很好的结合点,也是独立学院最大的优势所在。

(三)运行机制灵活。作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全新高等教育形式,按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的独立学院。根据教育部8号文件精神办学的独立学院,其功能定位不仅是母体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的增长点,更是母体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的桥头堡。已经办出特色的独立学院的成功经验说明,建立一个全新的大学,比改造一个旧的大学见效更快。这是因为一开始就用了一个全新的体制、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方法,更好地融资机制在全新大学可以免去许多旧体制下的束缚和包袱以及各方面的不必要的干预。比如:在母体学校长期难以推行的聘任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教学改革等各种改革措施在独立学院可以得到成功实践并取得明显的成效。高起点高水准的全新大学从学校管理、学科设置,教学改革到融资筹资、激励机制等方面都会冲破我国传统大学办学观念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对扭住因机制不活吸引不来高级顶尖人才,留不住人才的被动局面,对知识经济产业形成推动力,对我国高校办学起到示范作用,产生示范效应。

二、独立学院出路在“特色”

(一)“相对独立”的特色。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即举办高校)关系是一种依托母体学校而不是受制于母体学校的关系,即相对独立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特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处理好了这种关系等于独立学院成功办学的一半。所谓依托母体学校即独立学院创办初期必须依靠母体学校的品牌,汲收母体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利用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优秀师资和教学设施),而母体学校还要承担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重大问题的监控和指导的责任。独立学院不能永远靠母体学校这棵大树乘凉,母体学校也不能始终把独立学院拽在手里,更不能将它当成一个下金蛋的鹅来看待。[2]独立学院招收的新生与母体学校招收的新生在入学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基础差异,这就决定必须充分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社会属性和心理水平以及学习需求和特点,树立科学的独立学院观。其次是毕业文凭含金量的不同。如果独立学院完全照搬母体学校教育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就等于承认这种差别的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只能是母体学校的“克隆体”或“次品”,这对独立学院毕业时的就业是极不公平和极不负责的。坚持相对独立关系,强调独立学院办学的相对独立性,既有利于防止出现“校中校”,影响教育公平,消除由于办学机制不统一可能引发学生不稳定事件的隐患;也有利避免举办学校对独立学院今后发展可能出现的民事纠纷,特别是债务纠纷中承担无限的连带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母体学校的风险;从法律和制度上还可以保证独立学院的独立地位和相应的权力、责任,防止母体学校对其过度干涉,有利于独立学院在办学机制和模式方面进行大胆的、独立的改革和探索。[3]

(二)专业特色。办特色教育,需要一批特色专业支撑。有一批适应行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便于学生就业特色专业会给独立学院办学注入活力。首先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立起开办专业和与之对应行业交流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培养人才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与各行业的专家、行家、技术人员的交流座谈等一系列调研活动,掌握各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了解各行业对培养人才的专业要求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潜在要求,走出封闭办学的误区,增强专业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基本确定培养对象应达到的目标和专业基本要求,确立面向社会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为该特色专业的目标。同时也依据这些信息相应调整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其次要改善特色专业的办学条件,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方面:与各行业地方单位合作建设相关实验室、实训基地。同时改造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在实践能力方面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效率更高,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三是在师资培养建设方面:通过与品牌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专业骨干;与各行业单位合作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鼓励教师参与和行业单位合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四是在教材建设方面,应聘请行业专家、大学教授、学者与办学经验丰富的独立学样专门人员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参与独立学院制定和审定教学大纲,重新优化整合教学,编写具有独立学样培养人才特色的专用教材。

(三)培养特色。独立学院要利用灵活的机制、自主办学的优势,确立“办学方向——瞄准市场,设置专业——跟踪市场,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学校育人——服务市场”的办学方针和“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应用抓教学,对准就业抓特色”的独立学院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独立学院应在传统重书本理论的本科教育和近代兴起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探索出一种学生在基本理论够用、实践动手能力更强、适应市场更快捷的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重基础、重能力、重应用,重发展,有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培养模式,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夯实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灵活性,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加强文理知识渗透、加大工具性、实践性课程的力度,理论性,务虚性课程、课时适当减少。一方面,低年级阶段要加大基础性课程教学力度,如外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基础性、工具性课程曾加课时量,为学生后继专业课程学习打牢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学生不同情况如兴趣爱好和不同毕业一项(选择就业或继续读研),给与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开展按需培养的研究,力求培养的特色。

(四)就业指导特色。培养的学生能否过好就业关关系到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和学生过好就业关的核心在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解决大批量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的供求矛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业是产学研结合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衡量标准。一是以就业为指导,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链接。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行业单位对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在全面体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并形成必备的就业素质,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零距离,实现学生就业零等待。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掌握市场、社会的需求,待业单位的用人动态,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再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二是加强交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解决人才供求矛盾。独立学院培养人才能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关键在于毕业生能否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传统的学校大规模培养与人才市场个性化需求这对矛盾是毕业生难就业的问题症结。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是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订单式”培养可实现人才数量、质量上的按需求培养,过程中的双向培养,就业上的定向培养,有利于学校与行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拓展就业空间,建立以实习带动就业,用网络强化就业,以创业扩大就业,靠质量保障就业体系。开展订单式培养要注意问题:双方要建立互信关系,用人单位要有诚意,毕业学生要诚信守约,学校要密切配合;学校要有适合订单式培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原有系部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重组。大班、小班各种教学形式多样化。三是以质量作保证,措施促就业。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有自己培养人才的个性和特色,就必须做到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过硬、就业措施得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思路,使教学围绕就业,按行业单位的职业要求,设置受训、实训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为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储备师资。独立学校的教师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既要懂得理论教学,又要懂得实际操作;加强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就业,在创业中积累就业经验,创造就业的机会,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出阿哥也应成为独立学院教师考研的平台,学生实践、展现综合素质的舞台;独立学院教育活动突出的特点在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于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健全就业组织,加强就业指导与管理。独立学院应成立人才交流中心,设立各地办事处,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素质高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并辅以相应管理措施:一是全员保就业,学院领导、老师、工作人员都有推荐学生就业的义务,推荐学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二是全程指导就业,请省、市人才交流中心领导、专家到校作毕业生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的报告,请用人单位到校与低年级学生座谈沟通,提出行业单位未来用人的标准和要求,请有成就校友回校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创业的艰辛、组织校内人才供需洽谈模拟招聘会,强化应聘知识,提高择业技巧,讲究诚信签约。三是全方位实现就业,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艰苦行业,面向市场,面向私营的就业定位,利用网络、实习基地、人才交流、供需洽谈会等多种途径,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好学校与用人单位互信合作关系,做好跟踪服务等工作,扎实推进就业工作。

[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 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Z2.

[2]刘翠秀.独立学院规范的基本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2004(4).

[3]邹丹.特色办学:独立学院的发展之路[R].首届农林学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9.

猜你喜欢
母体办学学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蒲公英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西行学院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