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142例临床分析

2010-02-17 16:08马翠涛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扩张剂硝普钠诱因

马翠涛

(黑龙江省海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海林 157100)

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处理及时得当可挽救患者生命,如救治措施不及时、不恰当,则可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就我院近年收治的14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5年收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42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55例;年龄29~83岁,平均65.87岁。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75例,其中,心肌梗死患者42例,心绞痛患者33例,原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32例,原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1例,原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例,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例。本次发病: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59例,原发病治疗不当43例,输液过多、过快12例,情绪激动10例,过度参加体力活动8例,无明显诱因10例。伴发疾病:伴发糖尿病38例,伴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2例,伴发肝硬化8例,伴发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

1.2 方法

1.2.1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入院后立即进行体格检查,行心电图检查,抽取静脉血检测心功能,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

1.2.2 治疗

1.2.2.1 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动态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1.2.2.2 一般治疗:患者端坐于病床上,双下肢自然下垂。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控制在4~8 L/min,并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时进行调整[1]。病情严重者应用面罩给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于氧气的滤瓶中置入25%~35%的酒精,使其随氧气吸入,可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肺内气体交换面积,缓解患者低氧状态,若患者无法耐受,可间断给氧或降低所使用酒精的浓度。

1.2.2.3 药物治疗:①强心剂,对于有快速心室率伴有心房颤动并伴有左心室功能不全者,可应用毛花苷丙静脉注射,首剂可静脉注射0.4~0.8 mg,根据患者病情可在2 h后再次静注0.2~0.4 mg。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24 h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不宜应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②利尿剂,可应用呋塞米20~120 mg静脉注射。③血管扩张剂,对于高血压患者,肺水肿严重时,可应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如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则应用硝普钠。使用血管扩张剂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收缩压以不低于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宜。④镇静剂,吗啡可减少患者因躁动所导致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并可舒张小血管,减轻心脏负荷。⑤氨茶碱,除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外,还可起辅助性扩血管、正性肌力及利尿作用。⑥控制诱因及并发症,积极抗感染、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

2 结果

本组142例患者中,死亡24例,病死率为16.9%,心原性休克死亡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8例,心室颤动死亡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死亡2例。118例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到纠正,入院治疗至心功能不全症状缓解时间为40 min~26 h,至心功能不全症状消失时间为100 min~52 h。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由心脏病变所引起的心排血量急骤降低而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或急性瘀血的综合征[2],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预后差,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最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3]。

要取得较好的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应重视施治措施的个体化。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可减少约25%的肺血容量。②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很多患者可因氧气流量加大而症状明显缓解。③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硝普钠比硝酸甘油起效更快[4]。另外,硝普钠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5],可用于防治血栓栓塞并发症。④心力衰竭患者可有肺水肿、肺淤血或全身组织器官液体潴留,此时可应用利尿剂进行脱水治疗,以减轻全身水肿症状,减轻心脏负担[6]。⑤迅速明确病因或诱因,进行对因治疗。

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争分夺秒,制订合理的治疗措施,积极地对症及对因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1]牟丽君.急性心力衰竭的紧急治疗期处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106-107.

[2]王旭涛,张新超.急性心力衰竭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5):113-115.

[3]马荣国,沈银华,王志强.14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诱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3):228-229.

[4]李新明.心力衰竭的进展与评价[J].海南医学,2005,16(3):77.

[5]廖玉华.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视野[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1):1.

[6]梁留峰,李惠霞.心力衰竭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39.

猜你喜欢
扩张剂硝普钠诱因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静脉血管扩张剂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2016 ATS指南:婴儿复发性或持续性喘息的诊断评估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的疗效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
分析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
注射用硝普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血管扩张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