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病37例临床分析

2010-02-18 01:06王晓梅秦浩歌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7期
关键词:护肝药物性抗结核

王晓梅,秦浩歌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006)

结核病在二十一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高感染率和高患病率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引起药物性肝病(DILD)也较多见。抗结核药物是我国引起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药物性肝病给肺结核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导致终止化疗,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重视。以下对我院2008~2009年收治的49例药物性肝病病例进行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9例均符合DILD的诊断标准[1]。男21例,女28例;年龄21~77岁,平均49岁。

1.2 临床表现

黄疸11例(21.1%);消化道症状者25例(48.0%);腹胀者7例(13.5%);乏力者 12例(24.4%),肝区疼痛 5例(10.2%),发热3例(6.1%);瘙痒3例(6.1%);另少有皮疹、腹泻、肝性脑病、关节疼痛等症状。

1.3 治疗

本组予以停用致病药物,护肝、退黄、对症及积极的支持治疗。主要护肝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明显淤胆者短期应用激素治疗,严重病例应用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共3例(8.0%),治疗 1~3次。

1.4 疗效标准

治愈:ALT、AST、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上限的2倍以内;好转:上述指标有所恢复,但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无变化:上述指标无改善或恶化,无新的并发症出现。

2 结果

本组治愈 34例(69%);好转 8例(16%);无变化 7例(14%)。

3 讨论

该类药品发生肝损伤多由于联合用药,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预后差。本研究37例患者经护肝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肝功能在30 d内恢复正常,继续原方案化疗,同时予护肝治疗,未再出现肝损害,1例患者由于有基础性疾病及高龄,病情发展快,发展为重型肝炎,经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由于抗结核药物有明确的肝毒性,所以临床医生要提高对抗结核治疗引起DIHD的认识,重视并注意监测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早期即采取预防性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对已发生DIHD尤其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要及早停药保肝治疗。

[1]姚光弼.药物性肝病[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6):339-342.

[2]Huang YS,Chern HD,Su WJ,et al.Polymorphism of the N-acetyltransferase 2 gene as a susceptibility risk factor for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itis[J].Hepatology,2002,35:883-889.

[3]Roy B,Chowdhury A,Kundu S,et al.Increased risk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individuals with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ullimutation[J].J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1,16:1033-1037.

[4]刘维军.371例药物性肝损伤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11:30-32.

[5]秦敏,白文元,谭莉莉.回顾性分析临床药物性肝病109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8):3041-3044.

猜你喜欢
护肝药物性抗结核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春天护肝:记好三个“五”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初春是养生护肝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