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甘蔗剥叶机的试验与研究

2010-02-26 10:51黎毓鹏郑广平宋咏春张铁异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2期
关键词:装夹收获机钢丝

黎毓鹏,郑广平,宋咏春,张铁异,吴 悦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甘蔗是我国南方省份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每年榨季甘蔗的收获是一项既费工时又费劳力的艰苦作业。甘蔗收获的工序一般包括:打顶、根部收割、脱叶、装卸。其中脱叶劳动时间最长。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脱叶所占用的时间为整个收获作业时间的65%左右。目前我国的甘蔗收获仍沿用古老的人工作业方式,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甘蔗规模生产的发展。研制新型的、具有我国南方地域特点的甘蔗剥叶机、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是发展甘蔗规模生产的迫切需要。

1 各种剥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甘蔗收获时茎叶很多,若不进行处理,将带叶的甘蔗进行榨糖,叶子会粘附糖汁而被浪费掉,结果会使产糖量显著减少,所以必须将这些茎叶尽可能在榨糖前除掉。日本制糖工艺要求,甘蔗的含杂率不能超过2%,我国糖厂基本控制在5%以下。

当今世界甘蔗茎叶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

(1)手工法。手工法即借助剥叶刀进行人工剥叶。这是最古老、原始、落后的作业方式。

(2)焚烧法。在美国、澳大利亚、古巴、巴西以及日本的南北大岛、石垣岛,甘蔗种植面积大,收获前先进行枯叶焚烧,然后用切段式收获机切断收获。这种作业方式生产效率高,但收获的甘蔗必须在16 h内完成运输和加工,以免变质,也即是要求整个制糖业的管理水平较高。另外,焚烧后的甘蔗糖份损失大,糖色变黄,需返工漂白。

(3)机械剥叶法。机械剥叶按剥叶原理分为:离心力撞击摩擦法,压缩空气分离法。根据采用剥叶元件的不同,还可分为:钢丝元件剥叶法,橡胶元件剥叶法,滚筒边缘摩擦剥叶法,风动分离抓取法。按切段式收割和整杆式收割方式又可分为:分段剥叶法和整秆剥叶法。

我国蔗糖生产和管理水平较低,甘蔗收获后常常存放一星期左右,此外大多数种蔗区蔗地小,不规则,不成片。焚烧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分段式甘蔗收获,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分段收获然后剥叶的茎叶处理方式,均不适用于我国。整秆式甘蔗机械剥叶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又不损失糖份,符合我国糖业生产的要求。毫无疑问,研制一种价格合理、适应于田间作业的小型整秆式甘蔗剥叶机,在蔗区一定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

2 剥叶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

剥叶滚筒高速旋转时,滚筒上的剥叶元件因受离心力的作用而甩开。甘蔗在剥叶元件离心力、柔性打击力及剥叶元件与蔗茎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其表面的枯叶被剥落。简言之,剥叶元件就像一根皮鞭,当人用皮鞭狠狠地抽打甘蔗表面,其茎叶就被打碎打落下来,这就是离心式剥叶装置基本的工作原理。

图1 离心式剥叶装置简图

2.1 小型甘蔗剥叶机应具备的技术指标

满足田间作业要求的小型甘蔗剥叶机,应具有以下的技术指标:

(1)含杂率≤4%;

(2)伤皮率<8%;

(3)折断率≤5%;

(4)剥叶元件的寿命不能低于250 h;

(5)剥叶效率约2 t/h。

2.2 高质量剥叶机的关键技术

剥叶装置是剥叶机的心脏和质量保证。一般说来,剥叶滚筒转速愈高,打击力度愈大,打击次数愈多,剥叶越干净。但打击力度过大,甘蔗在剥叶区运动的动能发生剧变,产生纵向和横向冲击,甘蔗易弯曲折断,剥叶元件也易于疲劳损伤,使用寿命降低。影响剥叶机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以下数点是研制高质量剥叶机的关键技术:

(1)剥叶元件材料、形状和热处理技术;

(2)剥叶元件的分布装夹方式;

(3)保证能同时输送多条直径大小不同的甘蔗的输入、输出机构。

3 甘蔗剥叶机的研制现状

小型甘蔗剥叶机是在全机械化收获机(一台机械完成甘蔗打顶、收割、剥叶清理、堆集全部作业)的基础上,根据东南亚各国甘蔗收获特点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是较早研制小型甘蔗剥叶机的国家。日本40%的蔗区,种植面积大,甘蔗收获使用全机械化类型的收获机;60%的蔗区田块小,不连片,推广小型机械化收获体系(由手扶式小型收割机、小型脱叶机和搬运装置组成)。川村登等人于1975年连载报道了钢丝式剥叶机的研究成果。实验结果表明:钢丝剥叶元件的使用寿命主要受钢丝直径、固定方式、旋转速度、打击节距的影响。滚筒转速提高,含杂率降低,甘蔗折损率提高,钢丝寿命降低。钢丝拍打甘蔗时,当甘蔗干涉的长度增加,钢丝应力增大,易形成疲劳损坏。打击节距增大,对甘蔗折损率影响不大,但含杂率会增加。钢丝初接触甘蔗时受力最小,脱离时受力最大,力作用于钢丝顶部,由装夹的根部承受。滚筒结构按图2设计,主要技术参数按表1选择。在田间实验的结果是每剥蔗35 t需更换钢丝束,钢丝寿命在70 h左右。

印度种植甘蔗3.2万km2,83%是小农户种植,甘蔗收获大多是手工,剥叶使用剥叶刀。上世纪90年代旁遮普农业大学动力与机械系研制了风动、滚筒抓取式剥叶机,生产率380~823 kg/h,含杂率6.38%以下。

表1 小型甘蔗剥叶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图2 滚筒结构简图

我国甘蔗产区主要在两广、福建、云南、海南等。甘蔗收获机的研制和使用与外国比较起步较晚,目前独立的小型甘蔗剥叶机仍处于研制阶段。贵港甘蔗研究所曾为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的剥叶部分,研制了一种新式的装夹方法。据报道,剥叶元件选用单根直径0.7 mm,一束直径10 mm的钢丝绳,剥叶效果良好,正常收割0.015km2(22亩)后,钢丝绳未有疲劳和折断现象。该装夹方法的最大特点(见图3)即是钢丝绳中部由护板支承。护板作用有二方面,一是扶托甘蔗和避免甘蔗插入芯轴;二是护板就像一个活动链支承钢丝中部,在钢丝绳不断的弯伸中起一定的弹性作用。

图3 钢丝绳装夹方法简图

4 结束语

小型甘蔗剥叶机,是最适合我国南方丘陵地带甘蔗收获的一种小型农机,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发展我国蔗糖业有很重要的意义。

[1]王光炬,杨 坚.小型甘蔗剥叶机剥叶质量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12):142-145.

[2]黄瑞,梁式.甘蔗剥叶机剥叶元件螺旋装夹方式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4):99-101,105.

[3]姚炜.我国甘蔗剥叶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7,(10):232-234.

[4]王光炬,乔艳辉.甘蔗剥叶机的研究现状及研发趋势[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7,(4):36-37.

猜你喜欢
装夹收获机钢丝
扭转角度对桥梁缆索钢丝组织的影响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国之重器
稳中求变 收获机市场加速转型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大马力,高配置
———2020 款中农博远玉米收获机值得期待
基于机器视觉提高移动机器人装夹精度的应用研究
柔性高效装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品种变批量数控生产中快速装夹应用技术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断尾机构虚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