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研究

2010-03-03 14:29陈有忠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6期
关键词:护具使用率成功率

陈有忠

竞技跆拳道属于有直接身体接触的激烈对抗性项目。按体重分级别,按照国际惯例由体育组织按统一制定的竞赛规则在允许的范围内,运动员以腿法为主、拳法为辅、两人互相之间进行格斗对抗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比赛主要是通过技术击中对方有效部位的得分多少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跆拳道于 1988年、1992年、1996年 3次列入奥运会表演,2000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有 8枚金牌 (男、女各 4枚)。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陈中获得了女子 67 kg以上级的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陈中蝉联了该级别的金牌,与此同时,我国运动员罗微获得了女子 67 kg级的冠军。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上,吴静钰夺得女子 49 kg级金牌,实现中国女子小级别的奥运金牌突破。中国男子运动员凭借东道主之利,第一次登上奥运赛场便实现奖牌突破。朱国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取得 3胜 1负的战绩,最终获得铜牌。

2009年 10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跆拳道世界锦标赛采用电子护具。这意味着跆拳道比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毫无疑问,研究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探索电子护具与跆拳道技术、击打力度之间的关系及跆拳道发展趋势,是我国跆拳道队实现全面突破亟需解决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跆拳道比赛与2009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男子 4个级别的决赛、半决赛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世界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使用普通护具与电子护具时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特征与规律,揭示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与 2009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男子 4个级别参加决赛、半决赛的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

查阅了相关专著和有关论述技战术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查阅了跆拳道及其格斗类项目技战术研究的文献资料。

1.2.2 录像观察

收录了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与 2009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男子 4个级别的决赛、半决赛,共 32场比赛 (由于本课题所统计比赛场次数量较多,故具体比赛对阵不以表格形式列出)。通过观察录像,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特征与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1.2.3 数理统计

利用设计的统计表对跆拳道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将原始数据以 M icrosoft Excel的格式输入,并建立数据库并计算成功率、得分率、使用率。同时用 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男子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影响分析

表 1显示,跆拳道世锦赛男子比赛前横踢、下劈、后旋侧踢等技术的使用率高于奥运会,而后横踢的使用率则低于奥运会;前横踢、后横踢、双飞、后踢等使用率较高的技术在世锦赛上运用的成功率低于奥运会,而拳击打、侧踢、后旋等使用率很低的技术在世锦赛上的成功率却高于奥运会;但从得分情况来看,世锦赛前横踢、下劈、后旋、拳击打等技术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奥运会,而后横踢技术的得分率则低于奥运会,双飞技术的得分率二者持平。

表 1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总体技术运用特征与效果对比分析一览表 (%)

表 2是电子护具使用前、后竞技跆拳道男子比赛各项技术使用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下劈的使用率增高,且差异性显著 (P<0.05);前横踢、后旋、双飞、侧踢等技术的使用率增高,但差异性不显著 (P>0.05);后横踢、后踢、旋风踢、拳击打等技术的使用率降低,但差异性不显著 (P>0.05)。

表 3是电子护具使用前、后竞技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项技术成功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在男子跆拳道比赛的技术运用的成功情况中,电子护具使用后,前横踢、后横踢、双飞、后踢等使用率较高的技术的成功率降低了,而拳击打、侧踢、后旋等使用率很低的技术的成功率却略提高,但各项技术运用的成功率差异性不显著 (P>0.05)。

表 4是电子护具使用前、后竞技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项技术得分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子护具使用后,后横踢的得分率降低,且差异性高度显著 (P≤0.01);而前横踢、下劈、后旋、侧踢、拳击打等技术的得分率提高,但差异性不显著 (P>0.05)。

表 3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技术成功率分析一览表

表 4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技术得分率分析一览表

以上研究结果给予几点启示:第一,电子护具应用后,男子跆拳道比赛技术运用特征并无明显变化,后横踢、前横踢、双飞、下劈等依旧是主要的使用技术和得分技术。但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护具应用后,主要技术的成功率有所降低;前、后横踢的高位技术和下劈技术、后旋、旋风踢等转身技术的使用率、得分率均有所上升。第二,电子护具应用后,减少了跆拳道比赛中人为因素,增强比赛客观性,增强了比赛的公平性。第三,电子护具的应用,丰富了运动员技击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用普通护具时,由于高位技术、后旋、旋风踢等技术难度大,使用后也容易曝露自己身位被对手反攻,因此,运动员多采用前横踢、后横踢等技术击打对方躯干得分。电子护具应用后,规则采用追加 1分的形式来鼓励使用转身进攻技术,运动员比赛中后旋、旋风踢等转身技术使用次数增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第四,电子护具使用后,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成功率跟普通护具相比降低了。使用电子护具时,不少运动员在普通护具下能得分的技术动作变得难以得分,很多时候运动员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却并没有被电子护具感应。电子护具提高了运动员技击的准确性和力度,从而降低了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成功率。第五,电子护具应用后,运动员前、后横踢的高位技术和下劈使用率有所提高。研究认为,这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经验积累和有意识选择性运用技术的结果。由于电子护具对运动员技击准确性和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运动员击打躯干得分的难度。而电子护具应用后的跆拳道规则规定,躯干部位的有效得分由电子感应护具中的感应器自动计分,头部的有效得分由边裁判员用电子记分器或计分表即时记分。因而,运动员在屡屡进攻躯干成功率不高后,转而选择采用高位技术和下劈击头突破。因此,在今后的跆拳道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有必要强化高位技术和下劈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

研究认为,因电子护具应用不久,而运动员的技术在长期训练和比赛下已经基本形成了定势的进攻组合和风格,并且会无意识地采用自己掌握娴熟且有把握的技术进攻。因此,即使电子护具应用后,规则也做了一些鼓励性措施,运动员技术运用也不会产生显著性差异。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通过不断适应和反复训练,形成新的进攻体系后,也许更能体现出电子护具应用后的技术运用特征。

2.2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男子运动员战术运用的影响分析

2.2.1 男子跆拳道比赛中不同技击部位的对比分析

表 5显示,电子护具与普通护具使用时的竞技跆拳道比赛在技击部位上相比略有不同。电子护具应用后,击头使用率提高,而击打躯干的使用率降低了,成功率和得分率均明显提高;击打躯干的成功率和得分率均明显降低。

表 5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不同部位技击特征与效果总体对比分析一览表 (%)

表 6是电子护具使用前、后竞技跆拳道男子比赛中不同技击部位分布情况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击头使用率提高,击打躯干使用率降低,但差异性均不显著 (P>0.05)。

表 7是电子护具使用前、后竞技跆拳道男子比赛中不同技击部位击打成功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击头成功率提高,击打躯干成功率降低,但差异性均不显著 (P>0.05)。

表 8是电子护具使用前、后竞技跆拳道男子比赛中不同技击部位击打得分率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击头得分率显著提高 (P<0.05),击打躯干得分显著降低 (P<0.05)。

表 6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不同部位技击使用率对比分析一览表

表 7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不同部位技击成功率对比分析一览表

表 8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不同部位技击得分率对比分析一览表

电子护具的应用对跆拳道男子运动员击打不同部位效果呈显著性差异。研究分析,这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经验积累和有意识选择性运用技击部位的结果。电子护具对运动员技击准确性和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运动员击打躯干得分的难度。普通护具使用时,由于裁判员判分,男子运动员选择击打躯干更容易得分。电子护具使用后,运动员在屡屡进攻躯干成功率不高后,转而选择采用高位技术击头突破。

2.2.2 男子跆拳道比赛中战术运用特征与效果的对比分析

表 9显示,电子护具与普通护具在战术运用情况上相比,电子护具应用后各战术使用率变化不大;电子护具应用后直接进攻和间接进攻的成功率与得分率都略有降低;直接反击和攻防转换的成功率与得分率则略有提高;防守反击战术的成功率和得分率变化不大。

表 10是电子护具使用前、后竞技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战术使用率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各战术在比赛中使用率差异性均不显著 (P> 0.05)。

表 11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直接进攻和间接进攻的成功率略有降低,直接反击和攻防转换的成功率则略有提高,各战术在比赛中成功率差异性均不显著 (P>0.05)。

表 12表明,电子护具应用后,直接进攻和间接进攻的得分率略有降低,直接反击和攻防转换的得分率则略有提高,各战术在比赛中得分率差异性均不显著 (P>0.05)。

表 9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战术运用特征与效果总体对比分析一览表 (%)

表 10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战术运用使用率对比分析一览表

表 11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战术运用成功率对比分析一览表

表 12 本研究电子护具应用前、后跆拳道男子比赛中各战术运用得分率对比分析一览表

电子护具的应用对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比赛中进攻战术的影响不大。研究分析,运动员在长期训练和比赛中已基本形成了稳定的进攻战术体系和打法风格,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还是会无意识地使用原来的技、战术体系。护具的变化不至于对运动员战术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换言之,电子护具的应用与跆拳道运动员战术运用相关性不高。

3 结论

1.电子护具应用后,男子跆拳道比赛中前横踢、下劈、后旋侧踢等技术的使用率有所提高,后横踢的使用率降低;前横踢、后横踢、双飞、后踢成功率降低,而拳击打、侧踢、后旋、旋风踢的成功率却提高了;前横踢、下劈、后旋、拳击打的得分率明显提高,后横踢的得分率降低,双飞不变。

2.电子护具应用后,男子跆拳道比赛中击头使用率、成功率和得分率均明显提高,击躯干使用率、成功率和得分率却降低。

3.电子护具应用后,男子跆拳道比赛中各战术使用率差异不大;直接进攻、间接进攻的成功率和得分率降低了;直接反击和攻防转换的成功率与得分率则提高了;防守反击成功率和得分率差异不大。

[1]程磊,潘慧炬,毛旭江.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7):133-134.

[2]范小君.第29届奥运会中、韩男子跆拳道技术运用能力的差距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费瑛,宋华.使用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18-120.

[4]高志红,崔志强.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存在的问题及执裁导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100-102.

[5]李德详,沈达政.跆拳道实战绝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6]刘宝成,赵秋蓉,鲁凡.96年“万基杯”中国跆拳道锦标赛调研报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27(1):112-115.

[7]马波.2002—2004年我国跆拳道锦标赛赛况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98-99.

[8]申旭.2007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技战术应用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l):69-70.

[9]谢云.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中国跆拳道协会翻译.首届全国跆拳道教练员培训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1]周有财.我国男子跆拳道技术运用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朱辉,薛新轩.中外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比赛腿法技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2(6):149.

猜你喜欢
护具使用率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小班幼儿滑行车前迅速戴好护具的方法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短兵护具与剑道护具之比较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