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2010-03-07 05:55郭奎志张慧君
河北医药 2010年5期
关键词:稳定型冠脉硬化

郭奎志 张慧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为多因素致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 C-反应蛋白(CRP)可以预测急性冠脉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猝死等[1],但对血浆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探讨炎症因子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尤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有力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5年 12月至 2008年 12月住院治疗的临床诊断冠心病和因胸痛疑似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239例,男 163例,女 76例;年龄 38~82岁,平均年龄(53±10)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 3组:非冠心病组(对照组)107例,稳定型冠心病组 7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53例。排除标准:(1)有明确细菌、病毒感染者;(2)急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性疾病患者;(3)恶性肿瘤患者;(4)1月内有手术或创伤史者;(5)已知的血栓性疾病患者;(6)严重贫血,出血性疾病患者;(7)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吸烟量(支/d),高血压病程(年),糖尿病病程(年)。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作生化检验。

1.2 血浆 CRP测定方法 使用德林公司提供的型号为Behring Nephelometer 100分析仪,以散射光比浊法定量测其浓度。

1.3 冠状动脉造影 由心脏科心导管专业医师操作。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系统自动测定血管狭窄程度。按照美国心脏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记录分段评分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直径比例被分为≤25%、50%、75%、90%、99%、100%(闭塞)。采用 Gensini评分系统[2],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狭窄≤25%记为 1分,26%~50%为 2分,51%~75%为 4分,76% ~90%为 8分,91% ~99%为 16分,100%为 32分。不同节段冠状动脉评分系数按Gensini标准,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既往史和冠状动脉积分比较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急性心肌梗死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3例,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为 10~166分;稳定性冠心病组中陈旧心肌梗死 55例,稳定型心绞痛 24例,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为 11~156分;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为 0~20分。前 2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1。

2.2 3组CRP比较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冠心病组(P<0.01)和对照组(P<0.01),见表2。

2.3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04,P<0.01)。

表 1 3组既往史和冠状动脉积分比较 ±s

表 1 3组既往史和冠状动脉积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年龄(岁) 吸烟年限(年) 高血压病程(年) 糖尿病病程(年)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分)对照组(n=107) 54±10 6±10 1.15±2.5 0.2±0.6 4±6稳定型冠心病组(n=79) 61±9 11±13# 6.1±7.8# 2.6±5.3# 57±30#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53) 58±11* 15±12# 5.3±8.0# 1.9±5.0# 571±36#

表 2 3组 CRP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s

表 2 3组 CRP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稳定型冠心病组比较,△P<0.05

组别 CRP(mg/L) TC(mmol/L) HDL(mmol/L) LDL(mmol/L) APOB(mmol/L) TG(mmol/L)对照组(n=107) 4±4 4.2±1.8 1.5±0.4 2.0±0.8 0.91±0.28 1.4±0.5稳定型冠心病组(n=79) 10±7# 4.9±1.2* 1.2±1.4* 3.1±1.2* 1.02±0.30* 1.8±1.0*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53) 21±14*△ 4.8±1.3# 1.3±0.4* 2.89±1.0* 1.01±0.30# 1.7±2.1*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复杂,有证据显示炎性因子 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3],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在正常情况下微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梗死是此蛋白会明显升高[4]。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成过程涉及损伤、炎症和血栓形成。炎症与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活化与增值密切相关[5],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炎性反应先于心血管事件之前[6],所以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和严重性有明显相关性[7]。CRP可能诱发组织因子和单核细胞的产生,进而引发凝血过程。急性冠脉综合征与斑块破裂有关,炎症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触发机制。本研究显示,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CRP临床上测定方法简单快捷,可作为估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也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但要注意排除各种急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主动脉夹层和血栓性疾病等引起增高的因素。

1 杨胜利,何秉贤.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618-619.

2 GensiniGGA.more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m JCardiol,1983,51:606-607.

3 Ridker PM,Cushman M,StampterMJ,etal.Plasma concert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developing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Circulation,1999,197:425-428.

4 杨胜利,何秉贤.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87-188.

5 EmestE.Frbrinogen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interrelationship with infectionsand inflamation.Eurp Heart J,1994,14:82-83.

6 Kohchike,Takebayashis JG,Hirokit M,Significance of adventitial inflama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result at autopsy.Circulation,1985,71:709.

7 Heinrich J.Association of variables of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and acute phase with atherosc lerosis in coronary and peripheral arteries and those arteries supplying the brain.Thromb Haemostas,1995,73:374-378.

猜你喜欢
稳定型冠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