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介导的抑制电位作用引起海马神经网络自发性活动增加

2010-03-20 20:45刘仕昌,杨卓
天津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脱羧酶谷氨酸神经元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的作用是催化谷氨酸转变为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b)最初是在僵人综合征患者(stiff-person syndrome,SPS)体内检测到的。近年来报道,在一些慢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耐药性癫 和肌阵挛患者中也有发现。通常认为GADAb是Ⅰ型糖尿病的标志物,目前,通过采集SPS或共济失调患者的血清进行功能性研究已有很大进展,最近报道在耐药性癫患者体内检测到GAD-Ab,提示也许这种疾病有自身免疫源。而SPS患者频繁发生癫 以及GAD-Ab阳性的癫患者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证实这种观点。

最初对GAD-Ab的病理机制的研究是观察GAD-Ab阳性的血清对靶细胞的反应性。本研究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上研究癫患者GAD-Ab阳性血清的形态学效应,而海马神经元是GABA能神经通路良好表达的部位。研究选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均阳性,而且免疫反应性强的GAD-Ab阳性的癫 患者血清。另外,利用RIA检测阳性但IHC检测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血清来观察非特异性反应,同时观察2例IHC和RIA检测GAD-Ab均阴性的癫患者以及1例正常人对照。利用膜片钳来观察这些血清对GABA能神经通路的影响,并与糖尿病患者组、2例GADAb阴性的癫 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

免疫组化显示,GAD阳性的血清对浦肯野细胞的轴丘以及分子层、颗粒层的细胞的神经末梢染色,这一现象和GABA能神经元末梢表达相一致。对糖尿病患者和癫对照组的血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无反应发生。

利用膜片钳技术对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动力学研究,通过GAD-Ab阳性的血清对被记录神经元进行灌注来观察IPSPs的变化。研究发现灌注开始几秒后就发生从基本活动到过兴奋的转变。当GAD-Ab阳性的血清开始作用时峰间期(ISI)分布更加紧凑,证明细胞活动更加频繁。而对糖尿病组,癫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灌注时,IPSP的幅度和频率却没有改变。

猜你喜欢
脱羧酶谷氨酸神经元
丁三醇合成关键酶的筛选、酶学性质及体外催化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血尿C 肽在儿童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淫羊藿总黄酮对谷氨酸和咖啡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问:如何鉴定谷氨酸能神经元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