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办学探索

2010-03-21 04:50
关键词:侨乡办学育人

王 克

·庆祝五邑大学建校25周年特稿·

“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办学探索

王 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一批省管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批高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军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才智力基地。五邑大学就是其中颇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高校之一。她25年的成长历程,不仅诠释了自身“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而且印证了新兴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基本轨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弱到强……这其间不乏对办学中带普遍性、规律性问题的有益尝试。对此作以系统总结和理性思考,对于国家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时期,促进地方高校面向未来,深化改革,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实现国际化、法制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历史性跨越和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遵循教育规律,以改革的勇气,探索中心城市办大学的成功之路

中心城市办大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五邑大学建校10周年校庆时国家教委发来的贺电,以及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组专家对五邑大学的考察意见均称:五邑大学“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办大学的成功之路”。这是一条怎样的成功之路?五邑大学在这不算短的“初步”阶段走过了怎样的探索道路?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便是一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顺应省情、市情、校情,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解答好“为什么办大学”、“靠什么办大学”、“办什么大学”、“怎样办大学”的道路。

1.明确办学目的,把握地方高校成功之路的正确方向。

“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方高校的办学者只有使自身的办学目的与地方人民建校的愿望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把握住走向成功的正确方向。五邑大学的创办者深知中心城市办大学是为了满足中心城市改革发展的需要,深知办一所侨乡人民的大学是侨乡海内外乡亲的共同愿望,深知地方党委、政府把人民的意志转化为建校决策的决心和要求,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办学方针,提出要“主动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教学系部与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教学计划的制订、学生的培养与教育、科研及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方针。在发展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办侨乡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这个目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地方高校,必须要为地方人民办学,要在发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功能作用上让地方人民满意;二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员,必须按高教规律办学,向高标准看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依法管理水平。为此,学校倡导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办学,努力把五邑大学建设成为侨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研发的基地,文化传承的纽带,政府决策的参谋,改革开放的窗口,团结海内外乡亲的旗帜”。在明确的办学目标的引领下,25年来学校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1996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估;1998年获取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办学规模超过万人;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支撑珠三角产业行动计划,要为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在办学初步成功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2.优化办学依托,发掘地方高校走向成功的不竭能源。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靠人民”,地方高校依托地方生存发展,离不开地方党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五邑大学就是通过立足侨乡、依靠侨乡、服务侨乡,与侨乡人民建立鱼水关系,从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江门五邑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素有重教兴学传统,广大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更是爱国爱乡,热心捐资建校,造福桑梓。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创办五邑大学,江门市委市府在筹建阶段就提出了“内外合力,共建大学”的建校方略。这是结合侨乡实际开发教育资源的一大创造,不仅为五邑大学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而且给五邑大学打开了一条可持续的捐助投入通道。五邑大学得益于这一创造,深谙其内涵:“内外合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内力,学校不能被动的“等、靠、要”,消极依赖外力,躺在侨乡怀抱里不思进取,而是要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建设,奋发向上,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观念,主动构建三大合力——

其一,遵守承诺,促成“校内外合力”——这是来自地方的推动力。在学校始创阶段,江门市委市府领导亲自率队开展海外统战工作和宣传发动五邑乡亲捐资办学。江门市每一个家庭都曾为筹建五邑大学捐过款,江门五邑各县市都为学校捐建了教学楼宇,社会各界为学校提供了广泛的支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市政府不仅为学校提供着稳定的财力保障,而且迄今为止都兑现着每年递增10%办学经费的承诺。与此同时,学校也认真履行“为侨乡人民办学,办好五邑大学”的庄严承诺,截至目前,已为地方培养数万名大学毕业生,完成地方横向科研项目数百个,与地方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合作基地,建立了10多个官产学研科技研发平台,并为侨乡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做出突出贡献,从而赢得地方更大的支持。

其二,加强交流,促成“省内外合力”——这是来自高校的辅助力。五邑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本科高起点上建校,并在第13个年头就成为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这与省内外兄弟高校的鼎力帮助分不开。当年广东省委从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为学校选任了首任校长;江门市委市府分别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察团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专家组,对五邑大学的办学规格、规模、层次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证;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后,学校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派出专家指导优化学科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学校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得到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85%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其中60%以上来自“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高校,多位院士、知名学者、教育专家应邀成为学校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实践证明,广泛的校际合作交流,是地方高校打破区域局限、优化学缘结构和师资队伍、扩大学术视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进一步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建立了更紧密的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合作关系,置身于高等教育大海洋之中,借势壮大,不断发展。

其三,用五个“心”,促成“海内外合力”——这是来自侨胞的支持力。1984年9月24日,“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响应筹建五邑大学委员会”(简称“响委会”)在香港成立,从此掀起了海外乡亲支持五邑大学建设的热潮。“响委会”在其第一期《快讯》上指出“五邑大学之筹建,展开侨乡教育史之新页,将造福子孙万代,并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专才。惟兹事体大,在在需财……”特呼吁海外华侨、港澳同胞“鼎力支持,慷慨捐助,方能乐观厥成”,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集腋成裘,众擎必举”,五邑大学一定能办成、办好。[1]这是五邑华人华侨、港澳同胞奏响的一曲爱国主义乐章和教育兴国富邦的宣言。此后,学校树立大统战观念,以“虚心学习、热心邀请、诚心对待、精心组织、敬心回报”来做好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的工作,使得海外乡亲对五邑大学的捐赠扶持活动从未间断。25年来,以各种方式支持学校的境外个人和团体超过1000个;捐建教学楼宇50余幢,累计各类捐款近3亿元;先后成立香港五邑大学教育基金会和以华人华侨、港澳同胞为主的校董事会,从捐助资金、楼宇、设备、图书,到设立奖助学金、举办讲座,与国外高校建立联系等方面,给予学校无私的帮助。这一切,有力地支持了学校迅速崛起、健康发展。

3.开创办学路径,夯实地方高校初步成功的坚实基础。

“投入”、“门槛”、“重心”是所有新办地方高校必须解决的三大基础性问题。五邑大学根据本校低投入、低门槛、低重心的实际,努力开创一条建设高效益、高素质、高品位的办学路径,为实现自我发展能力、造就人才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的“初步成功”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直面低投入,创造高效益,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功夫。据统计,25年来,各级财政对五邑大学的投入累计不到9个亿,这在与各高校的横向比较中明显偏低。但学校秉承“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树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文关怀型的现代建校理念,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依法办事、办成事”。通过精打细算严控,学校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建设和维护了一个万人规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1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个多亿、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研发能力的本科大学的正常运行,并保证了作为“全国科教兴国示范单位”、“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达“优秀”的大学的高质量,证明“低投入”可以创造“高效益”成果。

其次是正视低门槛,培育高素质,在增强造就人才能力上下功夫。五邑大学录取的学生一般是“二本”的中间水平,相对于重点学校而言入学“门槛”稍低,但学校正确对待这一情况,决不放弃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追求。学校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标准,给学生最合适的教育。通过重视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业务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广大学生在政治上有理想、有信念,学习上努力钻研、刻苦成才。五邑大学学子身上侨乡优秀文化特质鲜明,具有良好的承受力、适应力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毕业后广受就业单位和社会欢迎,显示了学校较强的人才培养功力。

第三是坚持低重心,力争高品位,在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上下功夫。五邑大学一直以来崇尚“立地顶天”:一方面,鼓励师生“把创新论文写在侨乡大地上”,主张师生深入基层,面向经济社会第一线搞服务、做学问;一方面,支持师生瞄准国际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精益求精,开拓创新,问鼎“高精尖”研究项目。学校部分专家学者主动融入城乡做研究,通过8年田野调查研究,掌握乡土历史文化第一手资料,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遗成功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并以此走在“侨乡文化”这一新学科领域研究的最前端,同时为全校师生树立了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学问的楷模。现在,有更多的学术团队与地方支柱产业集群深度合作,把学科建设与产业科技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术水平伴随着参与国家级、省级产业基地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到该领域的先进水平。“立地顶天”的实践,证明地方高校在社会基层耕耘,同样可以大有作为,结出高品位成果;同时也证实了五邑大学“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①。

二、顺应形势变化,以创新的精神,探索育人为本特色发展之路

培育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各国核心竞争力距离的日益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全球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极大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地方高校必须准确定位,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走自己特色发展之路。五邑大学始终牢记侨乡人民“教育为立国之本,树人乃百年大计,古今中外,莫不以开发民智,作育人才为要务”②的嘱托,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作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三大育人特色,被国家领导人和教育专家称赞为“办学很有特色”的大学。

1.吮取地方文化精髓,打造文化育人特色品牌。

文化育人,是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的教育,是开启灵感、顿悟的教育,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教育,是提升品位素质的教育。人类文明浩瀚无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用什么样的文化育人,是高等院校政治与智慧的选择与展现。

地方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地方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关系,在地方高校育人中具有独特的感染力、教化力、融合力。侨乡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文化精华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五邑大学生于侨乡,长于侨乡,利用侨乡文化资源办学育人,在吮取侨乡文化营养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从自在到自觉、从特质到精神、从单一到系统的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

在学校创办之初,伴随着侨乡海内外各界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深切关注和慷慨捐助,50多栋大字镌刻着捐建者尊名的教学、办公、生活楼宇拔地而起,它们传递和彰显着慈善文化、博爱精神、重教思想的侨乡物质文化,形成一道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给五邑大学学子以直观的教育和强烈的文化视觉冲击。

到了学校发展期,学校的专家学者自觉深入侨乡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挖掘、整理、研发出优秀的侨乡文化瑰宝,并提炼出“爱国爱乡的‘根’文化”、“扶贫助困的‘义’文化”、“开放兼容的‘桥’文化”、“天下大同的‘和’文化”、“艰苦创业的‘搏’文化”等精髓,编著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辅助教材,使侨乡文化以知识形态进入学校育人的主渠道。

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建立起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首先,让优秀的侨乡文化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具有浓郁侨乡文化品位的育人氛围,使学生逐渐形成“爱国、感恩、通达、兼容、和气、诚信、知礼、守法”的侨乡文化特质;其次,用侨乡文化架起德育“从课堂小天地通往社会大课堂,从统编小教材通往历史文化知识库,从理论教学掌握知识通往实践教育坚定信念”的桥梁;第三是建立以侨乡文化为主线的人文素质教学育人系统,开展“系侨情、学侨史、知侨心、懂侨务、建侨乡”教育,使五邑大学的学生“从了解侨乡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从热爱侨乡到系爱国情、立报国志,从立足侨乡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多层次一体化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已经成为五邑大学办学实践中特色最为鲜明的品牌。

2.确立育人中心地位,创建全员育人特色机制。

五邑大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确立了“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六号文的要求,学校创新了全员育人体系,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全员育人责任制和新生导师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行政负责、党政分工合作、上下齐抓共管、人人参与育人、个个承担责任”的育人领导体制,以及“以院系党总支为政治核心,以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以班导师和新生导师为主体,以全体教职员工为基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目前,校级领导每人每年为5-10名新生当导师,80%以上的教职员工担任了班导师和新生导师工作,使每17名学生就配有一名导师。校党委制定了《五邑大学全员育人责任制实施细则》,理顺育人责任关系和明确育人职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对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视,使二者建设相辅相成,统一于“育人”中心。学校建立健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涵盖思想教育、政治引导、行政管理、咨询辅导、文化建设等工作在内的学生工作体系;致力于开发学生工作“养德功能的求是精神,启智功能的创新精神,调控功能的人文精神,维权功能的法制精神,整合功能的科学精神”[2];完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教育为两翼课程、党校网上三级培训为高端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在全员育人大框架下,从教师和干部中选拔、培养一支包括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学习辅导师、生活辅导师、政治理论辅导师、党建辅导师、社团辅导师的专门学生工作队伍,使育人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全员育人、立德树人成效显著,93%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党校学习,毕业生30%以上成为志愿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中共党员,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到99%以上。

3.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构建实践育人特色体系。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教学那种“以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迎接未来挑战”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五邑大学顺应改革的大趋势,进一步明确“培养品德高尚、视野开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发挥地方高校扎根基层、贴近社会的优势,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学校与地方共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校内校外相互补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

首先,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针对经、管、文、法、理、工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状况与需求,形成了“专业适应性训练”、“创新与科技开发能力培养”和“毕业设计与择业兼顾”三种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在教学时间上,实行学期内正常教学环节与假期生产实践相结合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推行专业教育与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团队组织”和“化整为零”两种模式。

其次,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努力提升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效果与水平。学校制订了《五邑大学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建立了由“教务处负责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管理,科技处负责学生科研立项审批与指导,学生处、团委负责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组织”的分工协作工作机制;并鼓励和组织高年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实施了《五邑大学学生参加市及以上各类竞赛和课外科技文体活动管理与奖励办法》,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开展科研实践,参加各种校外科技竞赛和人文社科学术文体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再次,不断丰富实践育人的手段和载体。学校通过科技节、文化节、暑期三下乡等传统精品活动,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提高教师学术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为切入点,带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形成实践育人的课外载体和长效机制。建立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创业能力教育,鼓励各院(系、部)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竞赛活动,使实践育人更有针对性、更具广泛的覆盖面。学校还把部分精品活动发展为高校校际大赛,通过各种活动构建起联系企业家、社会资本与自主创业大学生之间的桥梁,这些活动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育人强化实验、实习、实训、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出一批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创业”的合格人才。

三、紧跟时代步伐,以解放的思想,探索地方高校科学发展之路

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新时代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新要求。经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五邑大学对未来的发展开始了新的实践与探索。新的实践、探索围绕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1.以新一轮教改为契机,创新发展格局,解决地方高校中心发展与全面发展关系问题。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主导,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质量立校,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

新一轮教改的着力点,必须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启动质量工程。围绕育人中心任务,学校通过启动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学科建设与科研质量、内部管理体制与服务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质量等提升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达到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珠三角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江门市支柱产业、高新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调整和适度增加专业设置,不断优化结构,创建特色名牌专业,形成学科专业优势;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探索与整合,以开展“三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与“三出”(“出课堂,到校外;出教材,到社会;出头脑,到实践”)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试点,为人文社科学科的教学改革作出示范;创建实践教学与CDIO结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加大工科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推进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活跃实践教学课堂,优化产学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完善第二课堂教育培训体系,使学生在学中行,在行中学,达到知、懂、信、行的统一;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树立办学质量信誉。

与此同时,要加强三个文明建设,推动学校全面发展。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落到学校硬件建设的实处,实现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学校软件建设的实处,树立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用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大学精神与精神动力;要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落到学校体制建设的实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集体领导、校长依法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等制度,形成学校政治权、行政权、学术权三大公权的相互制衡,理顺领导权、管理权、执行权的运行关系,建立环状监督系统,保证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实现“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2.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完善发展思路,解决地方高校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关系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协调发展是真理。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应该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理顺关系、消除隐患,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协调发展首先是适当发展。学校的发展速度,应与发展的力度、广度、深度、程度相适应,与办学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五邑大学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更加注重教育质量上来”的同时,为下一步发展提速积极筹措资源,为实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保证、效益兼顾”的协调发展,做好条件准备、制度准备、精神准备。

协调发展又是统筹发展。统筹兼顾各种关系,优化内部外部发展环境,是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一方面要协调好与外部的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学校与省市政府的办学主体与办学主管的关系,争取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和更多的政府投入;处理好学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产学合作关系,汲取社会办学力量,拓展实践教育阵地;处理好学校与江门五邑海内外乡亲的鱼水关系,继续高举“团结海内外乡亲的旗帜”,赢得更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关系,党委、行政、学术、教代会的关系;特别要处理好党群、干群、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关系,加强沟通,增进理解,维护权益,促进团结;要高度重视并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倡导教师为人师表,学生尊师重教。通过统筹协调,使学校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协调发展更是和谐发展。要着力构建“公正廉明、民主有序、诚信厚德、兼容认同、活力奋进”的和谐校园,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把握好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各种矛盾的尺度,力争做到“机会平等、学术公正、分配公平、程序公正、校务公开”;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校内民主,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民主决策制度,发挥教代会、各群众组织、民主党派、学术团体“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学校事务的作用,创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3]的和谐政治局面;要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开展涵盖诚信、友爱、正义、廉明等优良品质的和谐德育,建立师德、公德、学术道德警戒线,杜绝不道德行为,净化心灵,纯洁校园,以美德孕育和谐;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认清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等教育的使命,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对学校集体事业与发展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学习科学发展、参与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各就其位,各尽所能,各展其才,同心同德,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大学。

3.以制定现代大学制度为抓手,明晰发展策略,解决地方高校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检验发展科学性的核心指标,判断发展是否科学,关键是看它能否代代相传、蒸蒸日上、永续不断。高等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地方高校也不例外,必须把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一到建设现代大学的目标上。这方面,五邑大学要着重抓好四项工作。

第一,确立现代大学理念,做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把现代大学理念归纳为三点:高等教育的针对性,高等教育的质量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秉持这三大理念,学校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完善“2020年发展纲要”时,必须结合江门发展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和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珠中江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推进的需要,结合奥运、世博成功举办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而产生的促进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强劲推力,结合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高质量要求,对学校的发展目标、规模、步骤、举措,作出更具前瞻性、预见性、可持续性的战略规划。

第二,提高党委领导现代大学的能力,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领导班子。党可以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一定可以领导大学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学校党委的领导能力,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加强学习型党委建设,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弄懂什么是高校科学发展,如何实现高校科学发展;认真研究高等教育理论,思考什么是现代大学,怎样建设现代大学。二要把领导现代大学能力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点,按照“科学、民主、法治”的现代大学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改善领导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党委和领导干部把握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方向、驾驭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现代大学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判断形势和掌握政策、作出正确抉择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应对复杂局面与处理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有序的能力和水平。三要按照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革命化的要求培养领导干部;按照年龄、专业、学历、职称、阅历、合理结构组建班子;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合作、熟悉教育、懂得管理”的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领导集体。

第三,研究制定“现代大学章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依据,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因此,学校将组织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法治精神与道德依托,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学校与外部关系的宏观层面(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以及学校内部关系的微观层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4]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完成《五邑大学章程》,同时按照现代大学精神,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学校制度更具稳定性和长效性。

第四,激活现代大学科学发展活力,做实做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基础。现代大学应是最具先进性、创造性、科学性的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为了激发大学活力,实现新的跨越。五邑大学建设现代大学不是对此前办学传统的否定,而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脚踏实地,仰望天空”,把通过25年发展形成的理工、文法、经管三大学科及各种专业,进一步建设成为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使理工学科成为江门先进制造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母机,文法学科成为侨乡社会文化研究传播开发的中心,经管学科成为地方经济运行、公共事务管理、政府决策的参谋,从而把五邑大学办成基础扎实,后劲十足,社会需求服务能力强,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质量高,面向国际开放办学道路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

注释:

①引自教育部给五邑大学20周年校庆的贺电。

②引自《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响应筹建五邑大学委员会告同胞书》。

[1]五邑大学校史编委会.五邑大学校史·大事记(1983.9-1995.10)[G].内部资料本.1995:12.

[2]王克.高校学生工作学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14-15.

[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56.

[4]刘绍怀.关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问题[N].光明日报,2009-10-23.

[责任编辑 朱 涛]

1009-1513(2010)03-0001-07

2010-05-08

王 克(1954-),女,广东湛江人,五邑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侨乡办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