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韩关系新解——评《当代日韩关系研究(1945-1965)》

2010-03-21 17:33陈美彤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邦交双边关系两国

陈美彤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日韩关系是东亚地区的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二战后日韩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在我国一直处于半空白状态。安成日著《当代日韩关系研究(1945-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的出版,恰好弥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共分 10章,外加前言、目录、附录、参考文献和后记,共计 63万余字。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利用国内外鲜为人知的日韩美等国新近公布的第一手资料,以二战后日韩为解决两国之间的悬案、建立邦交而进行的七次艰难曲折的会谈为基本线索,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当代日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客观地阐述。综观全书,有以下特点和创新。

首先,《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在资料挖掘和利用方面较之前人有新的突破。安教授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收集和翻阅了大量日韩美等国家的档案资料和相关人士的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以及国内外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而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国内外学界的最新研究动动态。仅从书后所列参考文献看,中文第一手资料计有 14篇,研究著作 20篇,论文 36篇;日本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总计 130种,研究著作 62部,研究论文 60篇;韩国、朝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计有 84种,研究著作 30部,研究论文 40篇;各种英文文献计有 31种。

当然,光有资料是不能写出优秀研究著作的,研究者还需要具备出色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驾驭资料的能力。安教授曾在日求学多年,多次访问韩国,精通日韩两国语言,同日韩两国的学界也有广泛交往。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对收集的资料反复斟酌,力求还原其历史的真实面貌。仅从收集、使用资料而言,《当代日韩关系研究》不仅已超过了当前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的水平,甚至还超越了多数国外学者水准。因此,具有相当的资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相关学者案头必备的一本书。

其次,《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也有创新。国内外有关当代日韩关系的研究,多以双边关系的考察为主。与之不同,此著作则从国际关系史、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角度研究日韩关系,强调相关国家第一手资料的对比研究,把研究范围从日韩双边关系进一步拓展到了国际冷战背景、日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多层次互动及外交决策的深层次内容,如决策者、决策背景和过程,压力团体等各因素之间的互动等方面。书中指出:“冷战”体制是一个大系统,其内部存在东西两个相互对立的子系统,“日韩关系是西方子系统内部次元体之间的双边关系,属于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范畴”。“日韩关系既有西方阵营内部国与国之间双边关系的特点,又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特点,又有东亚邻国关系的特点和亚洲侵略国家和被侵略国家、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关系的特点。这些构成了当代日韩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著作没有孤立地讨论日韩关系,而是把日韩关系置于国际冷战背景,以东亚多边国际关系的角度进行考察。

在所有影响当代日韩关系的第三国因素中,美国因素是影响日韩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对美国东亚政策变化及由此引发的美日、美韩关系的变化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利用很大篇幅探讨了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第三世界“自由国家”援助政策的变化和美国对韩援助政策的调整以及朝鲜半岛南北政权对峙中韩国所处的不利地位、20世纪 60年代朝鲜半岛南北战略态势的微妙变化、美国对韩国军事政权的态度等问题。《当代日韩关系研究》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日韩会谈在美国东亚战略中的地位,揭示了美国积极斡旋日韩会谈的原因,并对于每一时期影响日韩关系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都做了必要的交代。

第三,《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在学术观点方面有重大创新。国外有关当代日韩关系的研究专著已有多部,但这些著作对于制约或推动当代日韩关系发展的因素的分析多拘泥于“日韩民族情感冲突论”、“历史认识冲突论”或“日韩会谈美国导演论”。对此《当代日韩关系研究》认为,上述观点未能深入解析制约或推动当代日韩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因,“当代日韩关系中确实存在日本对过去朝鲜殖民统治的错误认识问题”,但并非是关键因素,“日韩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在过去历史问题上不时地发生矛盾和冲突,便是对笔者这一观点的很好的佐证。”作者还指出:“不可否认,美国的作用是影响当代日韩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认为美国对日韩会谈施加的影响是日韩会谈最终达成妥协、两国建立邦交的根本原因,那就不能很好地解释日韩会谈为何拖延十四年之久才获得解决的问题。”安教授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研究论著的缜密分析,提出了“国家利益”的冲突或接近才是当代日韩关系的发展演变根本动因的新的观点。

《当代日韩关系研究》认为,二战后日韩之间的各项悬案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日韩两国在财产请求权问题和渔业问题上的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同样,20世纪 60年代中期日韩会谈之所以达成妥协,建立邦交,其根本原因也在于两国在“经济合作”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国家利益的相互接近。这一结论,不仅为考察当代日韩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也实现了理论、观点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四,《当代日韩关系研究》对关键性的历史细节有精确的捕捉和恰到好处的记述。对细节的精确捕捉是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能否抓住关键性的历史细节,以小见大,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掌握有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否具有敏感的问题意识。书中有很多细节都能体现出作者不凡的史识。如“久保田妄言”的记述、在韩国机场上临时加上“道歉语”的日本外相“灵活外交”的记述、朴正熙“脱军装换西装”式的“还政于民”的记述以及为了尽快实现日韩邦交正常化,日韩两国当局联合封杀揭露“高杉晋一妄言”的两国进步媒体等的细节描述,不仅令史实得到真实再现,而且从细节上真切地反映了日韩“民族感情冲突”面前当政者的政治虚伪性和“国家利益”高于“民族感情”的客观事实。这些对细节的精确、传神描述,正是基于作者精湛的日本语、韩语功底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把握,读来使人感觉叙事举重若轻。安教授潜心日本研究二十年余年,研究日韩关系十余年,悉知日韩民俗,留意两国谚语、俚语,熟知两国历史,是故方能做到细节之处为历史上行动者以传神的写照,给读者以极强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邦交双边关系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国际关系中的双边关系及其结构特征探析
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
大陆整顿旅游危及台湾“邦交”?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哥斯达黎加宣布与古巴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