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消疳法治疗小儿疳积144例

2010-03-21 13:59韩永和李立新王宇峰杨克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指压病证中医药大学

高 玲,韩永和,李立新,王宇峰,杨克卫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2.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小儿疳积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病症之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营养不良,属于消化功能紊乱症[1-2],笔者探索用指压消疳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受试者分别来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患者,共2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男145例,女143例,平均年龄(2.8±0.2)岁,平均病程(6.9±0.1)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确诊为疳症且按照中医辨证,发病在一个月以上,年龄在6岁以下(含6岁)的患儿,符合中医症候分类中疳气及疳积的患儿可纳入试验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指压消疳法治疗,令患儿伸指仰掌,用75%酒精将四缝穴消毒,用王不留籽帖附于患儿四缝穴处,医生用拇指分别对患儿四缝穴王不留籽进行按揉,以患儿略感疼痛为度,每个穴位点约按揉100次。治疗结束后,嘱其家长回家每日早晚各轻揉100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6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2.2 对照组 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患儿每日早晚各服肥儿丸(3 g/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008)1丸。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6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临床痊愈:体重增加,食欲正常,精神良好,二便调和,接近正常健康小儿体质,各种症状消失;显效:体重有所增加,精神、食欲及其他症状改善;有效:患儿体重、食欲、精神有所改善,但遗有营养不良症状;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比较 例

4 讨论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为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穴,其位于食、中、无名及小指中节,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四缝穴可增加患儿的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的含量,能使肠的消化强度增加,并可使钙磷乘积增加,有助于小儿的骨髓发育与成长[3];亦可提高疳积患儿的小肠吸收功能[4]。

指压消疳法以指代针既避免了针后感染现象,又减轻患儿恐惧感、家长忧虑感,简便易行。并具有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保健作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0.

[3]邱茂良,张善忱,余仲权,等.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1.

[4]周江宁,洪延山,蔺云桂,等.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脾虚疳积D-木糖排泄率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5):265.

猜你喜欢
指压病证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指压穴位治闪腰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指压穴位治闪腰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