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的女性观解读

2010-03-22 22:03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池田和平家庭

马 薇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池田大作先生192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60年接替户田城圣先生出任创价学会第三任会长。迄今,他被誉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桂冠诗人、摄影家、世界文化名人、国际人道主义者。多年来,池田先生广泛地参与国际和平、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活动,与各国领导人、各界人士对话,为世界和平及文化教育而倾尽所能。池田先生一贯坚持尊重妇女权利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支持女性运动,还著有《365日给女性的赠言》、《新女性抄》、《女性箴言》等多部女性文学著作。他甚至热情洋溢地断言:“21世纪的文明,确实是女性的文明。”[1,p181]作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几十年的佛法造诣和毕生致力推动的人类和平与幸福,使得池田先生超越了传统性别观念的牵绊,认识到女性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缜密地审视池田先生的人学思想,女性观便是其重要一环。

一、池田大作女性观的思想基础

创价学会是日本的宗教法人,也是一个世界性的佛教团体。以日莲大圣人的佛法和生命哲学为基础,宗旨在于推进文化及教育,祈愿人类幸福、世界和平。作为这一佛教团体的现任会长,池田先生是日莲宗的虔诚信徒和领袖,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建立在佛学理念,特别是《法华经》之上。因此,池田先生所持有的女性观也是其潜心修习佛法的体现。

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主要的。《大般涅槃经》云:“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人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为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为男子。”[2,p52]《转女身经》上说:“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3,p920]日莲宗所推崇备至的《法华经》也曾指出:“我观一切,普皆平等。”[1,p27]其中还记载了龙女成佛的掌故:“文殊师利言:‘有婆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密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谙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4,p530]该掌故给女性修行者带来了无限的信心和动力,也告诫年轻的妇女不要自暴自弃。和男子一样,每个妇女只要努力必定可以有所成就。池田先生也多次提及该掌故,借用它来宣扬男女平等思想:“佛法特别是法华经根据生命的根本观点,主张男女平等。所谓‘龙女即身成佛’,就说明了这点。”[5,p41]池田先生还说:“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同样都是人。对一方稍有蔑视思想,都应当立即改正。基于这种思想的社会体制,当然也应当革除。”[5,p41]

池田先生长期身体力行于和平运动之中,切身感受到人类对于世界和平的迫切需要。因此除了佛法之外,池田先生的女性观还来源于他投身于这些运动中的切身体会。世界和平是池田先生的价值追求,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定不移地反对战争。他所崇尚的价值追求的理论基础就是人本主义的哲学观和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他感受到要想实现世界和平,“单凭政治力量或经济力量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1,p7]他指出:“人类历史的转变,寄托在保护与培育最宝贵生命的女性的智慧与慈悲的集结上。”[1,p7]世界和平迫切需要女性的力量,不应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忽视女性的重要作用。而要想使得女性的力量变的更加坚强、有力,那么首先就必须实现男女平等,把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池田先生还说:“所谓‘男女平等’,恐怕不单纯只是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是与女性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力量等‘硬力量’相对立的,以文化、信息、智慧为象征的‘软力量’,聪明地、生机勃勃而又顽强耐心地从底流来推动时代的变革。”[1,p190]这也正是池田先生为加强国际间理解及推动世界和平,长期从事和平运动的总结出来的切身经验。通过这些经验,使得池田先生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男女平等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女性对于家庭、社会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二、辩证的男女平等观

池田先生显然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正是由于这一点,他的言论较其他女性主义者而言更具说服力。通过对池田先生女性观的审视,笔者认为和极端的女性主义者不同,池田先生的女性观,并不是建立在绝对的男女平等观念之上的。他所持有的是相对的男女平等观,也就是辩证的平等观。

池田先生指出:“仅强调女性有女性的人生,不必效仿男性的一面;或者相反,认为女性与男性完全一样,稍作对待差别就是蔑视女性。我认为这两种主张都是不正确的。”[5,p41]池田先生认为男女平等是依据人的本质和特有的机能这两点来共同实现的:“人虽然是完全平等的,但是在机能方面,事实上有着不同的特质。”[5,p41]“社会应当实现的男女平等,我认为是男女能发挥其各自的特质的机会平等,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报酬平等。”[6,p62]松下幸之助先生在与池田先生的对话中也对这种观点予以支持:“男女本来就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都同样是尊贵的。”[5,p43]池田先生认为: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仅就这一点来说应做到人人平等、男女平等、绝对的平等,但是男女所具备的机能不同,因此要依据各自特质去做力所能及和对家庭、社会有贡献的事情。池田先生在其著作中也曾提到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的观点:“当然我并不认为主张男女平等,就要女性到军队去,到矿山去,和男性干一样的活。因为女性应该有不同于男性的开拓自己人生的方法。”[7,p127]

池田先生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相对男女平等观念,还对绝对的男女平等观念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当女性对男性怀有一种竞争意识时,她们就已经自己制造了男女间的差别。”[8,p84]“在妇女解放运动中,有一部分具有极端思想的人,甚至主张在机能方面也要平等而无差别。这种连女性的特权也要放弃的思想,显然不可能使女性获得幸福。”[5,p42]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和男性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在事业上成为职业女性,因此就必然导致事业和家庭的冲突。这不仅仅表现在家务的分担等细节方面,有的职业女性为了发展事业甚至放弃做母亲的权利。在与池田先生对话中,松下幸之助先生指出:“在夫妇之间,女性具有一种天赋的特质,要起到生育孩子这一非常重大的作用,她与不具有这种特质的男性起到的作用自然有所不同。”[5,p43]池田先生自己也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管怎么说,生孩子这一严肃的行为,是女性仅有的特权。”“生育和保护生命的任务,是女性的长处。放弃这种权利,应该说是愚蠢的。”[5,p42]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只有把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摒弃妇女天生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女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池田先生则认为:“要把妇女从家务、养育子女、生孩子等只有妇女才能做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反倒会使人类陷于停滞状态。对妇女来说,这也可以说是放弃了她们的天职和她们最大的根据地。”[9,p139]“尽管在职业上积极活跃了,但疏忽了维护家庭和抚育孩子。这种状况绝不会提高女性地位。”[5,p42]他认为“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有各自的特质,根据这种特质来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幸福”[5,p46]。女性要想获得幸福,拥有完美、有价值的人生,不仅要清楚作为一个人应当怎么生活,更应该懂得如何发挥女性的特质,在“争取家庭和社会的繁荣、缔造与邻人共存共荣的生活中去寻求人生价值。”[5,p41]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男女平等的实现方法,才是女性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

三、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

和睦美满的家庭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女性被赋予了重大责任。池田先生一再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女性努力建设幸福家庭。他还强调无论女人在工作中成功与否,家庭永远是她展示才华、树立自信、丰富内心的场所,家庭事务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女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一个女性不管怎样时髦和出类拨萃,如果她连家计也安排不好,那就只能算作一个非常原始的女性。”[8,p84]

池田先生说:“对于女性来讲,妻子的座位有时是令人憧憬的目标,有时是充实的幸福世界,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难以承受得起的重荷。不管怎样,大部分女性的大半人生是在妻子的座位上度过的,这也是事实。”[8,p22]因而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也就首先体现在作为人妻的角色上。佛典《法华经》中有一句话:“女人者,随物而使物随之者也。”这句佛典,道出了女性的智慧。[10,p124]池田先生对此非常认同,他说:“日莲大圣人把妻子比作弓,把丈夫比作箭,教导了我们夫妻之道。意思就是说,丈夫如何在社会的太空中飞翔,顽强地在社会上奋斗,都关系到妻子的力量。他还说:妻子是‘追随丈夫而又使丈夫追随自己的人’。应该说就是处在伟大真知的、杰出的家庭经营法。”[6,p97]池田先生认为妻子对于丈夫来说是坚强后盾。有了弓的力量,箭才能射的更远。就如同有了脚,身体才能得以支撑一样:“对于丈夫来说,妻子如同大地。丈夫从妻子那种磐石般的安定感、取之不尽的丰实感,还有那时时起着变化的敏感中求得心灵的歇憩,并因此消除了心身的疲劳,为明日的工作蓄养了活力。”[8,p25]社会是男人的战场,是紧张的连续舞台,家庭是唯一的心理甘泉,如何使丈夫休息心田、解除疲劳,这是妻子最重要、最聪明的任务。“对男子来说,社会是战场,是令人不断处于紧张状态的舞台,而家庭则是心灵唯一的绿洲和安憩之地。从这一点考虑,我深感贤妻的重要职责便是下功夫最大程度地使丈夫的心灵得到休息,疲劳得以解除。”[8,p26]在丈夫事业失意,生活中遇到苦难的时候,妻子便是最大的依靠和重新振作的动力。“由于妻子的鼓励,丈夫重新振奋起来。在关键的时刻,心性坚定的女性的一句话,就是最大的依靠。”[1,p25]

池田先生多次提到女性应该是“贤明的妻子”这一观点,他认为家庭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妻子是否贤明:“夫人的贤明,就是全家的幸福。”[10,p106]这里的“贤明”,笔者认为就是说妻子在和丈夫在共同经营家庭这个事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和平性的温柔,始终对丈夫持有一种尊敬、信任和体谅的态度,对家庭各个成员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家庭的和平与协调就会自然到来。池田先生的夫人香峰子女士便是贤明妻子的杰出代表。由于池田先生工作繁忙时常不在家,香峰子女士不仅要操持家务并且还要独自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她说:“要尊敬自己的先生,要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们感觉到父亲是一家之主……。当然,以自己为核心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女性在这方面很贤明,该忍的还是要忍,这挺重要……”[10,p124]孩子无论父亲多么地忙碌都能感受到父亲的存在,都归功于贤明的香峰子女士的百般努力。她在操持家务的同时,还努力在孩子心目中树立父亲的高大形象。池田先生不由得感慨到:“社会名声和经济富裕绝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重要的是妻子得牢牢扎根于家庭这片大地,发挥她们贤明的努力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建立起幸福的家庭生活。”[8,p256]

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母亲这一角色,他不厌其烦地指出:“支撑世界的,不是少数貌似伟大的领袖,而是看起来不显眼,单为自己的使命顽强生活的母亲们。”[11,p26]他认为作为一个女性,必须担负起女性引以为傲的任务——教养子女,作为一个母亲最大的幸福也莫过于此。母亲是子女绝对信赖的人也是其唯一依靠,母亲充满爱和温暖的心,是无限生命力的泉源。他说:“对孩子们来说,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存在,是谁也不能替代的绝对信赖和安全的依靠。”[11,p218]对母亲而言,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犹太谚语说:“母亲的教育胜过百位教师。”池田先生认为母亲觉悟自己是负有最高使命的教师,为了让孩子能安心成长而绞尽脑汁。他认为只要母亲认真,必然会动摇孩子的内心深处,给予孩子最大的关怀,孩子必将铭记在心,影响日后的思维行事。“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来说,贤明的母亲就象太阳一样。”[10,p106]池田先生认为拥有无限包容的母爱,可以让孩子在人生重大的选择上,不会误入歧途。母亲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存在。“说自己的家庭是和睦的,并不是说其中没有任何的劳苦或苦恼。而是说,在一个和睦家庭,无论发生多大的风暴,家庭中都有一个太阳把全家人照耀。家庭中的这个太阳就是母亲。”[11,p175]“母亲是家中的太阳。不,是世界的太阳。无论出于多么暗淡、严酷的状况,只要有母亲,满面笑容的光明就不会消失。”[11,p71]

池田先生还教导所有母亲必须认识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要让子女引以为荣,母亲不能忘记自己的成长,应保持神采奕奕、朝气蓬勃。他说:“不要因为当上了母亲就忘记了自身的成长。希望你成为精神充沛、朝气蓬勃、让孩子引为自豪的母亲,直到永远。”[11,p291]他还强调:“母亲每天的行为,都会作为无可取代的人生财富,留在孩子的心上,成为其生活的力量。”[11,p337]他认为对孩子来说,母亲的人格给孩子纯真心灵的投射,渐渐形成孩子人格的基础。也就是说,母亲自身的姿态是直接关系孩子人性成长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生范本,毋庸置疑地对孩子人性、人格培养具有重大责任。因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母亲也要不断超越自己,弥补自身的不足。鉴于此,池田先生告诫母亲:“要正确认识不断成长的孩子的状态,坚持进行与这种状态相适应的对话。为此,母亲经常要求自身成长也是很重要的。”[11,p223]他还寄语:“我希望母亲不要因为当了母亲就忘了自己的成长,也不要因被家务所累而末老先衰,而是要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做一个值得孩子们骄傲的母亲。”[8,p40]

四、女性的社会价值

现今各行各业活跃着不同女性的身影,她们创造着和男人等同的价值。对于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投身于社会建设中,池田先生予以很大的支持。他认为女性具有许多例如善良、内心平和、尊重生命等特质,在许多方面女性做出了远远超过男性的社会贡献,因而女人的社会价值与功劳是永远不能抹杀的。“由于女性参与社会活动,我们的社会向新的幸福转化、向新的希望转化的趋势正在不断扩大。”[1,p49]“要从一味地追求物质、效率的社会,回归到心灵相通、人情味的社会,女性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11,p10]

一些女性主义和平研究者主张妇女与和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学者阿登甚至提出:“作为价值体系的一种,女性主义是军事主义的对立面。”布罗克·乌特恩主张妇女与和平的关联应有如下三个前提,即非暴力、保护儿童和跨政治的行动。池田先生也特别赞誉女性在推动世界和平方面的贡献,并且对布罗克·乌特恩的观点予以肯定。他说:“我始终认为只有女性才是保卫和平的旗手。”[7,p70]

池田先生认为较于男性,女性对待生活更为现实和长远,她们追求现实的幸福,而更珍惜生活、珍爱生命。在池田先生的著作《心灵四季》中,写到了谢野晶子的故事。晶子在题为《你不能去送死》的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为前线的弟弟祈祷,但遭到了许多“爱国者”的猛烈攻击,晶子对于这种轻视人生、蔑视生命的风潮予以勇猛地反击。池田先生给予晶子极高的评价:“在这里,我看到了女性作为天然“和平主义者”的真实而强烈的光辉。”[7,p130]他认为女性作为“天然的和平主义者”,她们厌恶战争、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手段来解决争端。她们特有的美德会启发好战的男性转向和平,掀起“非暴力”的变革浪潮。圣雄甘地说过:“如果‘力量’意味着精神力量,那么女性要比男性胜过不知多少倍;如果非暴力是我们的法则,那么未来一定是女性

的。”[1, p103]

池田先生说:“女性天生的特征是‘对生命的母爱,保护和养育生命。’因此,被战争争夺去亲爱的丈夫的孩子的女性的悲痛是无法形容的。”[7,p132]他借用裁军之母米达尔女士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战争与“母爱”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正是由于从“母爱”出发,她所从事的和平运动始终贯穿着温和的人道主义色彩。“[7,69]并且感慨到:“当母亲的声音把世界团结在一起的时候,母亲的双手与世界和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世界将变得多么美丽啊!”[11,p269]

池田先生说:“正义的女性的雄辩,是无敌的。真挚的女性的声音,是不可战胜的。”[11,p182]他认为要想排除地区纷争、战争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切断暴力的恶性循环,女性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在推动世界和平的进程中,她们的力量是一种超越权力的力量,她们的声音是是任何政治力量所无法比拟的。圣雄甘地说过:“通过建立女性的和平来缔造社会的和平。这时,女性的和平的力量会成为惊人的伟大的力量来改变世界。”[1,p191]因此,池田先生积极倡导在推进世界和平事业的进程中,应该更多地运用女性的力量,只有这样,和平事业才会快速推进:“人类的一半是妇女。我相信只有当妇女们不仅热爱自己的家庭,也热爱社会和世界,只有当妇女的力量在社会上真正得到反映时,世界和平事业才能获得长足进步。”[7,p70]

猜你喜欢
池田和平家庭
猎物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
纵横交错与造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