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

2010-03-23 01:05温丽芝李粉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1期
关键词:营养护士护理人员

温丽芝 李粉玲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对健康促进意识的增强,社区护理和健康促进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100多年前,美国的 Lillain Wald就坚信社区护士是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与健康促进服务之间的一个强有力的纽带[1]。健康促进这项新兴社区功能让社区护士和公共护士共同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2]。而社区护士的健康促进行为,如规律的运动、休闲活动、最适宜的营养、减轻压力的方法及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等直接成为鼓励居民采取积极行为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榜样。本研究旨在调查社区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状态,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模式,以及为提高社区护士对其自身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修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身的健康状况达到良好水平,更好地承担起角色功能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我院管辖的 3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对象的入选条件为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 1年以上,自愿配合调查者。共调查护士 127名,均为女性。年龄 20~29岁 79名,30~39岁 38名,40~49岁 10名。婚姻状况:未婚 42名,已婚 83名,其他 2名。工作年限:<5年 30名,5~9年 58名,10~ 14年 22名,15~ 19年9名,20~25年 4名,﹥ 25年 4名。学历:中专 78名,大专 43名,本科 6名。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式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婚姻、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自觉目前身体状况、每月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资金、健康促进相关课程参与情况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3]是由美国护理学家于 1987年从健康促进的角度制成,并于1996年进行修订的问卷式测量表,用于评价人群的生活水平。该量表包括 6个分量表,分别为人际关系、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营养各 9个条目,运动和锻炼、压力管理各 8个条目,共 5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1~4级评分法,总得分范围为 52~208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促进生活水平越好。得分 52~89分为差,90~126分为一般,127~163分为好,164~208分为优。记分方法:1分(从不),2分(偶尔),3分(经常),4分(总是)。使用前选择 20例研究对象进行信度检测,内部一致性Crobach'sα系数为 0.903。由调查者发放问卷,采用统一解释说明后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共发放问卷 132分,回收有效问卷 127份,回收有效率为 96.21%。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输入 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均数 ±标准差和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表 1)

表1 社区护士健康生活方式评分(n=127)

3 讨 论

3.1 社区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

表1显示,社区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单项平均得分为(2.36±0.77)分,介于“偶尔”和“经常”之间,与董宁等[4]对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结果相似。社区护士的总体健康生活方式一般,低于周晓荣等[5]对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这可能与我国社区护理正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社区护士由医院转行而来,并且学历及职称偏低,未经过系统化、正规化的岗位培训,对健康促进领域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

3.1.1 营养及自我实现 在健康生活方式各因子的得分中,营养和自我实现的得分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社区护士所掌握的营养知识及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我市社区护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及自身价值体现提高有关。但是这两个因子的单项均分得分都为 2.64,显示护理人员在营养及自我实现方面有需要改进的空间。中国营养协会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居民的营养现状为维生素A、维生素 B2和钙摄入普遍不足,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并存,且饮食与营养的知识和内容也是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把握以及实施对促进全民健康有积极的意义。林环等[6]调查发现,社区护理人员中聘用护士占总人数的 67.9%,聘用时间 2~5年,收入偏低,看不到职业前景,流动性较大。建议管理者建立完善社区护理管理体制,稳定社区护理管理人才,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社区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3.1.2 运动和锻炼 6个因子得分中,运动和锻炼得分最低,82.68%的社区护士需在该方面加以改进,这与众多研究结果一致[4,5,7]。说明社区护士缺乏锻炼是普遍的现象,人们在身体活动的执行上仍有待努力[5]。但是与众多研究结果相比,社区护士该方面的得分更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运动需要一定的自律性和自制力来保持,而社区护士数量少,在工作中承担多重角色,日常工作琐碎繁重,为保证连续性服务,平均日工作超过 8h,时间很难保证,因此想要达到或维持定期运动难度较高。另一方面,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存在照顾家庭的压力,时间分配上就以工作或家庭为主,运动成为额外时间才去做的事。再一方面,董宁等[4]调查显示,每月自由支配的资金较多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愈高。而社区护士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每月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较少,也限制了其参与一些健康促进活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度锻炼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面,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社区护士可根据个人的具体能力制定一个确实可行的、能长期坚持的锻炼计划,把体育锻炼列为日常生活内容,逐步形成习惯。管理者可针对社区护士的运动行为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影响其身体活动不利的因素,加强在职教育,在医院文化中营造运动的氛围,使其运动行为增强。

3.1.3 压力管理及健康责任 这两个因子的得分均呈现次低的情形,说明社区护士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郭全芳等[8]报道,社区护士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是社区护士当前面临的主要压力。我国的社区护士大多由医院护士转行而来,国家对社区护士系统化、正规化的培训体系尚未成熟,她们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特别是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开展、社区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康复训练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9]。建议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长期的岗位培训计划,提高社区护士的专业能力,以适应职业角色的要求,更好地为社区广大群众服务。健康责任方面得分较低的主要条目为:“为了获得健康方面的指导而专门去咨询医师”、“至少每月就身体的不适或危险征兆而进行体检”、“运动时自测脉搏”。说明社区护士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不够重视,可能与自己是医疗专业人员,一旦身体不适则自己先判断处理,不一定经常看医师或去参加有关个人保健方面的教育活动。此外,本调查对象 40岁以下的人员占绝大多数,正处于身体健康良好状态时期,身体病痛尚未出现,自认为身体健康而不重视。

4 结 论

进入 21世纪,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增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也将置于一个新的政策高度,形势的发展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为人们提供服务,解决健康问题方面提出新的要求[10]。本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护士的健康生活方式一般,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社区护士应立足社区,加强自身素质,在学习健康促进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实践,在健康促进理论的指引下,根据社区人群的需求在健康教育中强化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社区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在提供行为改变的信息支持同时扮演好角色。提供的社区护士的健康信息对管理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对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也有借鉴的价值。

[1] Buhler-Wilkerson K.Bringing care to the people:Lillian Wald'S legacy to public health nursing[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93,83(12):1778-1786.

[2] 郭 红,李红云.社区护士应充分发挥社区健康促进作用[J].护理管理,2004,4(5):52-53.

[3] Pender NJ.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D].3rd edition.Appleton and lange.Connecticut,1996:185.

[4] 董 宁,朱 丹.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5综合版):10-12.

[5] 周晓荣,朱云霞,李金娜.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4-376.

[6] 林 环.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11):77-79.

[7] 宋素真,黄瑞美,林丽英.临床护士与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型态及相关因素之探讨[J].荣总护理,2001,18(2):147-158.

[8] 郭全芳,张云红,张祥英,等.社区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6中旬版):1535-1537.

[9] 余剑珍,邵美红.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其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5,20(11):51.

[10] 吕姿之主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第 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5-16.

猜你喜欢
营养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