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优质辣椒新品种濮椒一号

2010-04-03 20:11张雪平陈建芳岳振平靳艳革
长江蔬菜 2010年15期
关键词:保护地乳油辣椒

张雪平 陈建芳 岳振平 靳艳革

早熟优质辣椒新品种濮椒一号

张雪平 陈建芳 岳振平 靳艳革

张雪平,河南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57000

陈建芳,岳振平,靳艳革,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濮椒1号是河南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大果型黄绿皮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优质、丰产稳产、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春秋保护地及春露地早熟栽培。2010年1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品种鉴定,现已在河南、山东、广西、安徽、海南等地示范种植。

1 特征特性

生长势强,平均株高64.18 cm,株幅72.17 cm;早熟,开花节位8~10节,春露地栽培从定植至始收45天左右,果实为长羊角形,顺直,果色黄绿,果面光滑且光亮度高,果长20~25 cm,横径3.3 cm,果肉厚0.28 cm;平均单果质量60~80 g,抗病毒病、疫病能力强,连续坐果性好,早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667 m2产量3 500 kg,大棚早熟栽培 667 m2产量 4 500 kg。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濮椒一号含水分91%,每100 g鲜果含VC 155 mg,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78%,蛋白质含量为1.2%,味辣,肉质脆嫩,品质佳,适合鲜食。

2 栽培要点

2.1 适期播种定植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及定植期,中原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10月育苗,2月中旬定植;大小拱棚栽培,阳畦10月育苗,温室12月上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露地栽培,1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秋延后栽培,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

2.2 培育壮苗

播种前最好进行晒种,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还兼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晒种后还要进行种子消毒。育苗床最好采用肥沃无病新床土,如用老床土须进行灭菌,方法是每1 m2苗床用70%敌克松或90%乙膦铝1.5 g左右喷雾,然后用薄膜盖床闷2~3天,揭膜后2天待药气散尽即可播种。当苗子长到2叶1心时,要及时分苗。冬春季保护地育苗,在定植前10~15天要注意低温炼苗。

2.3 整地施肥

前茬腾茬后要及时深耕晒垡,濮椒一号辣椒增产潜力大,一定要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7 000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30 kg作底肥,深翻细耙,整平种植地块,起垄定植。

2.4 定植

无论保护地或露地都要覆盖地膜垄栽,行距50~55 cm、株距 33~40 cm,667 m2栽 3 500 穴左右,一穴双株定植。

2.5 田间管理

定植缓苗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发棵。定植初期要勤中耕,少浇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结果期肥水勤攻以发挥高产潜力。门椒采收后,每667 m2每次随水冲施尿素7~10 kg,防止植株早衰。进入盛果期,应结合浇水施尿素3~4次,每次每667 m2用尿素20 kg。并在叶面喷施尿素400倍液及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浇水要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栽培如有条件可使用滴灌浇水。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以减轻病害的发生蔓延。生长旺盛的植株,要吊枝或搭支架以防止倒伏,并及时去掉门椒以下的所有侧芽、侧枝,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损耗,并利于通风透光。保护地栽培要特别加强通风散湿,棚温28℃以上时要放风,在棚的两端及中部都要有通风口,以利均匀放风。

2.6 病虫害防治

濮椒一号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疫病、枯萎病,蚜虫、烟粉虱、棉铃虫和烟青虫等,要加强管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采用综合措施及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拔除,同时喷洒药物防治,病毒病可用0.1%硫酸锌、20%病毒A等喷洒防治,对疫病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枯萎病可用3.2%恶甲水剂(克枯星)6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 0.4~0.5 L。 对蚜虫、烟粉虱可在大田悬挂黄板进行诱杀,也可及时喷施10%蚜虱一遍净进行防治,棉铃虫和烟青虫用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10%菊马乳油1 500倍液喷治。

2.7 适时采收

门椒及早期果要尽量早采,以免坠秧,影响后期产量,同时,疏去已变硬、无发展潜力的小僵果和畸形果;中后期果可达到商品成熟度再摘,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010-07-12

猜你喜欢
保护地乳油辣椒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拣辣椒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