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

  • 内蒙古自然保护地建设概述
    宿胜华我国自然保护地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 年,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一、内蒙古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内蒙古自然保护地建设起步于1979 年,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是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保护区。经过4

    内蒙古林业 2023年10期2023-10-25

  • 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建设思路探讨
    20)引言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对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对生物物种的繁衍、保护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几年,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升,这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系统的稳定得到了高度关注。自然保护地的建立对我国生态系统的改善具有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自然保护地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九大对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对习近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5期2023-01-07

  • 自然保护地空间的规制困境与立法回应 ——基于自然保护地相关法规范的实证分析
    0116)自然保护地(Protected Areas,简称PA) 一词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其内涵仍在发展完善之中,通说认为是指“借助法律及其它有效的规范方式,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1]。在我国,类似的自然保护地设置,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根据《旧唐书》记载,京兆、河南两都四郊的方圆三百里曾被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2]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56 年在广东省肇庆市设立。目前,我国拥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1-08

  •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1041)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1]。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步骤[2]。结合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生态红线评估和国土空间规划,对潍坊市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现有自然保护地类型[3-4]、数量、分布现状、面积、边界和主要保护对象等基本情况,调查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管理体制、机构编制、人员队伍等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

    现代园艺 2022年13期2022-08-17

  • 珠江口涉海自然保护地管理状况评价
    珠江口涉海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建设了自然保护区、海岸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一系列保护地。然而,由于管理理念差异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自然保护地之间保护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系统的保护网络,综合效益不足,需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区域内保护地整体管理水平。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是考核保护地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开展管理成效评价是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1-2]。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地管理评价是以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为主,随着世界

    自然保护地 2022年2期2022-07-20

  • 江苏省自然保护地组成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
    5002)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1-2]。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共批复设立包含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205个,面积9 237.01 km2(矢量面积,下同)。2020年3月,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江苏启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至2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2期2022-06-25

  • 福建省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评估 ——基于保护地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
    002建立自然保护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2]。2019年6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管理有效性评价是衡量自然保护地价值保护的标尺,对自然保护地的规划、管理和资金投入等政策制定起着重要作用[3—4]。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尚处于体制改革阶段,

    生态学报 2022年8期2022-05-20

  •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理念、模式与制度构造
    问题的缘起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①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需要法治保障。2018 年《国家公园法》被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目前仍在论证之中;2019 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自然保护地的法律法规体系;2020 年,自然资源部把《自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2-26

  • 珠海市自然保护地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0520)自然保护地是指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1]。我国自1956年建立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已建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类自然保护地仍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交叉重叠、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影响了生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6期2022-02-09

  •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对策
    )1 引言自然保护地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进行规范设计。贵州省自然保护地数量众多,但在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上仍存在问题,亟须优化改革。2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的基本现状截至2020 年12 月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类型与数量见表1。表1 2020 年12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10期2022-01-05

  •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0004)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3]。2019年,我国自然保护地总数超过12 000个,覆盖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形成了涵盖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开发在内的保护框架体系[4]。但我国的自然保护地还存在划定不科学、交叉重叠、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导致自然资源保护成本增加、保护成效降低[5-6]。201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年12期2021-12-30

  • 克什克腾旗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对策探讨
    .1 背景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1]。根据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文章根据克什克腾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1期2021-12-28

  • 自然保护地原住居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把《自然保护地法》纳入年度立法计划,为自然保护地的开发建设进行法治护航。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拥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2 000多个,覆盖陆域国土面积近18%[2]。但我国对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多采取“抢救式”保护模式[3],盲目追求保护地面积与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5期2021-12-25

  • 国家公园体制下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探讨 ——以三门峡市为例
    0002)自然保护地是指由国家依法划定的陆域或海域区域,有保护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自然遗迹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等。2019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各地展开对自然保护地的勘界、调查、制订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等任务,并在2020年完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在中国自然保护地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保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2-09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对策探讨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1],是党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林业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全县17 个自然保护地中仍存在交叉重叠、多头管理、边界不清、责权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在广东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背景下,总结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现代园艺 2021年10期2021-12-06

  • 我国自然保护地法立法体系的构建
    )一、我国自然保护地立法的现状(一)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和范围“自然保护地”是我国目前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然而目前“自然保护地”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和政策术语,而只是一个学术命题。自然保护地是指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长期保护的陆域或者海域。对于自然保护地的范围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倾向于认为除了包含正在试点建设中的国家公园,还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法制博览 2021年8期2021-11-25

  • 揭阳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研究
    )0 前言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1]。揭阳市地处莲花山脉的东南侧,莲花山支脉大北山和大南山自北东往南西斜贯全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相对较好,能够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提供较好生境。揭阳市自1988 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揭阳普宁三坑县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历30 多年建设,已基本建立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总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

    花卉 2021年20期2021-10-11

  • 铜仁市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4300)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地是为了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自然遗产,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而划定的进行专门保护和管理,并具有法律保证,得到长期保护的特殊地域的总称[1]。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地进行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重要湿地、自然遗迹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09-25

  • 西藏自治区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特征研究
    一阶段中,自然保护地应运而生。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后续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陆续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保护地,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地数量达到12 000余处,覆盖面积已达国土陆域面积的18%,基本形成了多层级、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由于设立之初保护地的规划缺乏宏观性和统一性等问题,导致众多保护地之间存在空间上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2期2021-09-18

  • 姚安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浅析
    00)我国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保护地普遍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只注重数量和面积的扩张,忽视管理质量和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和“绿剑”专项打击行动的开展,暴露出自然保护地存在的现实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迫切需要对自然保护地范围及功能分区进行一次优化调整,同时对各类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1,2]。文章针对姚安县自然保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4期2021-09-14

  • 福建省自然保护地边界交叉重叠的格局特征
    仁 廖凌云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1]。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处,面积约186.60万km2,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陆域面积约172.80万km2),占海域面积的4.6%(海洋面积约13.80万km2)[2]。尽管中国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

    风景园林 2021年8期2021-08-24

  •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数量类型及空间重叠分析*
    520)“自然保护地”(Natural protected area)是指“通过立法或其他有效途径识别,专用和管理的,有明确边界的地理空间,以达到长期自然保育,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保护的目的”[1]。几十年来,我国陆续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数十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保护实体,都属于自然保护地[2]。然而长期以来,这些自然保护地自成体系,分属不同的行业或部门管理、存在着空间分布重叠、主导功能模糊等诸多问题[3]。全国8 572 个主要自然保护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3期2021-07-16

  • 基于整合优化工作的自然保护地现状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20)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历经60 余年的发展正日益完善,已建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自然保护地(特别是省级以下的自然保护地)仍然存在交叉重叠、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相矛盾等问题,亟须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2-3]。为此,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2期2021-06-29

  • 四川省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分析
    以年,四川自然保护地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其中,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建立自然保护地17 个,20 世纪90 年代建立129 个,2000 年代建立164 个,2010 年以来建立127 个,全省自然保护地(含重叠)总面积1 448.6×104hm2,扣除交叉重叠后总面积1 189.5×104hm2,占全省面积的24.5%。1 研究方法1.1 自然保护地数据处理全省5 类自然保护地数据主要依据省政府公布的自然保护地名录,结合各类保护地相关档案资料,根据自然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4-28

  •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0520)自然保护地是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和海域[1]。自然保护地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也是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自然保护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为了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为物种生存提供庇护所,具有保护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持特殊自然和文化特征,为公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4期2021-03-29

  • 关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33)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自然保护地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的标准之一。我国传统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等,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保护区以来,截至2019年,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2 000余处,占我国陆域面积的20 %以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4]。吉林省位于中国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5期2021-03-29

  •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与空间分析
    0051)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1]。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然保护方式[2]。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3]。云南省自1958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4],经过6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1期2021-03-10

  • 浅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发展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并从201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公园体系试点[2],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能进一步推动自然保护地发展。目前,制定国家公园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同时也在起草中。鉴于以往对建立自然保护地目的认识不一致、自然保护地资产产权不明及其管理权混乱等问题,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地制度和法律制度尤为重要。一、自然保护地概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文化学刊 2021年4期2021-03-08

  •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0520)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1]。自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 号)以来,全国现已初步建立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5],但由于自然保护地的体系建设和总体规划相对滞后,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存在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6期2021-02-11

  • “自然保护地”法律概念之析义与梳正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属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体系中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开始起步的,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国政策体系中最早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是“自然保护地”首次作为专业术语被正式规定于政策文件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6月印发《关于建立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0期2020-11-17

  •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研究
    00190自然保护地是指一个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获得认可、承诺和管理,以实现对自然资源及其所拥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的长期保育[1]。具有良好生态代表性和实现有效管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并受到各国政府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机构的普遍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0多类,总数超过120000处,面积超过2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0%。然而,目前我国保护地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包括

    生态学报 2020年20期2020-11-13

  • 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刍议
    绍了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黄山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关健词: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黄山区中图分类号 S7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9-0086-03自然保护地是指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我国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等。自然保护地是当地最为重要的自然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9期2020-10-30

  • 葫芦岛市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整改销号任务全部圆满完成。采取下发文件、现场检查、联合督导等多种工作形式和方法,持续强力推进整改销号工作。截至目前,建昌县已完成2020年度3个违法违规问题点位整改销号任务,至此全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8个违法违规问题点位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任务。二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地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冲突问题,市自然资源局按照

    辽宁自然资源 2020年12期2020-03-02

  • 自然保护地现状与整合优化措施
    7009)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步骤,是配合生态红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寻求科学解决措施。1 自然保护地现状1)交叉重叠:由于多头批复,多头建设,形成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3期2020-03-01

  •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思考
    .1 背景自然保护地是中国自然生态空间中最重要和最精华的部分,是美丽中国的象征,是中国生态建设的核心,是实施保护战略的基础,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中占据首要地位[1]。2019年1月2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自然保护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表明了中国正在快

    风景园林 2020年3期2020-02-25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原则 -坚持严格保护,世代传承坚持依法确权,分级管理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接轨-总体目标 -到2020年提出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并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制定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构建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到2025年健全国家

    先锋 2019年7期2019-09-09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全球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研究
    100875保护地对于维护人与自然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设立保护地成为“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1],在过去的十年里,保护地的建设已成为全球各国首要任务之一[2]。据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不完全统计[3-4],2010年到2017年间全球保护地增加了约5万个,陆地和海洋保护地的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1.9%和5.3%,分布在各

    生态学报 2019年4期2019-04-08

  • 大庆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管理
    (ICUN)对保护地的定义是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1]。自然保护地是依法设立和管理的,以实现自然以及相关生态服务和文化价值长期有效保存的界限分明的地理空间[2]。自然保护地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完好,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对珍稀濒危物种及野生动植物具有特定历史价值和特种用途的生态区域,是依法经人民政府批准划定的具有一定面积的保护区域[3,4]。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是有效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

    防护林科技 2019年9期2019-03-24

  •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严格保护,世代传承。——坚持依法确权,分级管理。——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接轨。(三)总体目标。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各类自然保护地科学设置,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

    中华环境 2019年8期2019-01-19

  •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启动
    为期半年的自然保护地大检查。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万个,覆盖了我国陆地面积的18%左右。我国最典型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最濒危最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突出价值的自然遗产都集中在自然保护地中。“此次检查主要任务是摸清各类自然保护地底数和管理薄弱环节,全面系统排查和预防整治自然保护地内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违规情况。检查范围包括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其中重点检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級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

    创新时代 2018年6期2018-07-16

  • 管理目标与国家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
    目标与国家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吴承照 刘广宁伴随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讨论的深入,有关建立统一的国家保护地系统的各类方案相继出台。杨锐等提出9类自然保护地系统,在现有的8类保护地中增加了国家公园保护地类型[1];束晨阳提出建立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国家景观保护地等3类系统组成的国家保护地框架,每类分若干亚类[2]。欧阳志云等提出中国自然保护体系可以由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7类构成[3];解焱

    风景园林 2017年7期2017-11-01

  • 保护地蔬菜栽培常见灾害及预防方法
    265701)保护地蔬菜栽培常见灾害及预防方法赵淑凤(龙口市徐福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山东 龙口 26570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保护地蔬菜经常在人们的餐桌上出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基于此,主要就保护地蔬菜栽培常见的灾害、预防方法进行论述,旨在提高蔬菜产量与质量。保护地蔬菜;常见灾害;预防方法保护地蔬菜指的是利用特殊的技术,使得蔬菜在不适宜种植的季节条件下依然可以进行发育、生长的一种蔬菜。而其中的特殊技术有应用特殊的保温、降温、防热等技术方式和设备,

    乡村科技 2016年27期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