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诊断的互补性

2010-04-03 22:19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阴阳医学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临沂276002)

目前,由于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中医一度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轻视,其主要原因是中医辨证缺乏现实直观性,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诊断是人类从不同侧面认识疾病的方法,两者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互补性,如果一种疾病用中医辨证和现代医学诊断共同研究将更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1 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诊断各有特点

中医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主要方法,辨证是中医看病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认积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与疾病斗争总结的一套科学而又朴素的看病方法,在现代医学还没有来到中国之前,中国上下几千年认识疾病和辨别疾病的过程就是一部中医辨证发展不断完善的发展史,有其本身的科学性。现代医学又称临床医学,主要借助化验室、显微镜、影像学、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学等手段来对疾病进行更加直观、更加具体的认识及分折,从而作出更加确切诊断的一门新兴医学。现代医学诊断有其内在的现实直观性也有其技术发展不足的不彻底性[1-3]。

1.1 中医辨证的科学性 中医辨证的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气 、血 、痰 、食辨证 。诊法用望 、闻 、问 、切得出来的感性材料,用上述方法进行理性分析归纳,从而对疾病进行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中医治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其本身的科学性。以八纲辨证为例,从“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等8个方面去了解疾病的本质属性,只有抓住了疾病的本质属性才能更好的为选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就阴阳辨证来说:由于阴阳分别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疾病的性质、临床症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善诊者,查色按脉 ,先别阴阳” ,《类经◦阴阳害》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为阴,或本为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凡治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大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可见,用阴阳进行辨证有其内在的科学性,有利于对疾病初步认识[4]。

1.2 中医辨证的实用性

1.2.1 中医辨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 人们对疾病有自我认识的心态,传统的理念和习惯让他们或多或少的明白自己得的病的性质及预后,如中医说的:“阴虚火旺证”,有的人认为是“上火”,大部分人都能明白和理解。

1.2.2 中医辨证在经济上更适用于广大民众 中国目前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民、工人占绝大多数,他们的生活条件可能属于一般或者贫困。现代医学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在认识确诊疾病过程中花费很大,而一部分疾病如感冒、咳嗽等没必要做太多的检查,如血常规、胸透、胸片等,结果买药几块钱,检查费却用很多钱。如果能用中医进行辨证,病情轻的用药,重的再进一步检查,将给病人省下医疗费用。

1.2.3 中医辨证是实现中药、方剂发挥特长的前提,辨证是论证的基础,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论治,只有正确的论治结果才能发挥中药、方剂的优势,从而为解除疾病创造条件,如六味地黄丸、逍遥丸、金匮肾气丸等众所周知的名方,只有合理的辨证才能在临床上发挥作用,若不去辨证而一味地使用则会造成与目的不同的结果。

1.3 中医辨证有中医理论的缺陷、抽象、笼统 中医理论注定有它的缺点,如肝肾阴虚:主要有肝阴虚证和肾阴虚证两者所有的症状各选主要的加在一起就可以称肝肾阴虚证,而就疾病本身来说到底出现了哪些具体的生理改变就无从得知了,现代医学诊断有其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中医辨证可以统观全局不失要一,两者在认识某些疾病过程中完全可以合二为一,统筹兼顾,从不同侧面认识疾病,总起来说属于医学的发展,从本质上有利于更好的解决疾病。一提到中医和现代医学结合就有人会站出来反对,原因是中医有中医的传统理论,现代医学有现代医学研究疾病的方法,两者在内容上不相渗透在认识上各执己见,根本走不到一起,中西医结合不起来。笔者认为就目前来看两者能够真正结合起来的机率很小,但不能因此否决中医、西医共同认识疾病的本领,医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解决人类身心疾病却不是去搞专业研究等。

2 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诊断的区别

2.1 中医对疾病辨证的结果多以外因或脏腑部位或看得见的症状为主,如:外邪蕴肺,湿热内阻型咳嗽,现代医学诊断则主要以实验室、影像学的结果为依据,如细小支气管有杯状细胞生成,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多,杯状细胞受刺激分泌黏液和肺内排泄的灰尘、细菌等物质共同被咳出则成痰,其实离不开外界的细菌、病毒的侵袭,和中医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又如:中医对发热可辨证为风寒外感,风热外感,疫毒之气,阴虚潮热等。现代医学则主要分为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脱水等,虽表达方式不同,内容则大同小异。

2.2 现代医学诊断表达细致明确,如:脾胃病,中医常说“十人九胃”,中医辨证为肝气犯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而现代医学诊断则利用胃镜很直观的诊断为单纯性胃炎,溃疡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等清晰可见,诊断确凿。再者,中医的眩晕和腰痛可通过现代医学诊断为颈椎病和腰椎病,采用中医的针灸理疗治疗,这说明中医治疗与现代医学诊断是分不开的。

2.3 现代医学没有中医辨证认识范围广泛,人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现代医学的通病而中医诊断则站在整体观念,天人相应的观点上,联系各脏腑的协调关系,认准疾病的根本原因所在,整体考虑不失一要,如:肝炎,现代医学诊断通过查病毒、抗体来确诊肝炎,而中医则根据病情的表现分别辨为肝胆湿热,肝火炽盛,肝郁气滞,肝肾阴虚等证。根据肝脏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来判断肝的气血阴阳及病理产物,从而确立舒肝利胆,清热燥湿,滋肾养肝等方案。宏观认识达到脏腑之间协调相处,现代病因病理医学不是临床医学的全部。同一个病因如果在同一环境内,通常只有少数人生病(烈性传染例外),看似粗壮的人可能会生病,貌似瘦弱的人也可能不生病,这些事实说明个体处于什么状态,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同样是感冒,中医有风寒或风热或寒热往来的不同状态。同样是肺炎,临床反应状态也各不相同,对有些客观临床病象,西医学没有相关的理论,常常通过细菌培养选择不同的抗菌素治疗,恰恰是中医学有关的理论和诊断[5]。

3 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诊断有必要在一起应用

3.1 随着科枝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从事的工作及居住的环境也相应的变得复杂而又变幻莫测,大部分人长期处于身心疲惫当中,相应产生一些难病、杂病。临床发现很多人有明显的症状用现代医学诊断却无从下手,如晚上睡觉“磨牙”,每逢阴天全身疼痛等,有些疾病当出现临床症状已步入晚期,如:癌症等。如果我们用中医进行辨证,查微而知防,对一些疾病进行预防,早期治疗,将会有利于尽早减轻人类的痛苦或疾苦。

3.2 中医辨证本身有赖于现代医学诊断的证实与肯定,临床上一些疾病宏观上中医较容易辨证但是就疾病所涉及的范围,对机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需要现代医学诊断发挥作用,进而正确及时的处理疾病,如:急性肠梗阻、急性心肌梗死等现代医学的急救尤为重要。

3.3 治疗互补 (1)有些疾病西医诊断明确,但治疗起来不如中医疗效好。(2)很多病痛西医诊断不明,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较满意。这是中国中西医结合40年所证明的事实。从疗效到结果,反证了中医辨证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即中医证候的合理划分提示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是可以认识和操作的,有明确疗效,其中很多治疗效果,是其它医学无可比拟的,对一些急危疾病运用中医与现代医学诊断相结合收效甚好[6]。

[1]吴宗贵.循证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0):869.

[2]陈可冀,宋军.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9):13.

[3]黄佩,陈眉.脑卒中后抑郁中西医治疗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8):545.

[4]周春友,石岩.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J].吉林中医药,2008,28(2):91.

[5]王守宽,论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对策[J].吉林中医药,2009,29(4):367.

[6]王道成,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4):625.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阴阳医学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服药先分阴阳
法于阴阳
肺癌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分期关系研究进展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