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708例疗效观察

2010-04-03 11:44谭德文康文兰马进丽文晓霞
重庆医学 2010年16期
关键词:玻璃体植入术乳化

谭德文,康文兰,马进丽,文晓霞

(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1.眼科;2.内二科 405400)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白内障成为全世界首要致盲眼病。其治疗备受重视,并且方法日益先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创口小、不需缝合切口、切口愈合快、前房维持好、易于处理术中并发症、术后反应小等优点,并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1]。本院为加强防盲致盲工作,帮助本县成功完成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眼科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708例(715眼),其中男358例,女350例;年龄3~94岁。双眼7例。老年性白内障689眼,损伤性白内障9眼,先天性白内障8眼,并发性白内障9眼。高血压患者60例,经药物控制后正常;糖尿病患者17例,血糖降低至8mmol/L以下方进行手术。

1.2手术方法 术前30min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布比卡因表面麻醉及2%利多卡因结膜下浸润麻醉,对配合较差者行球周麻醉。采用上方角膜缘后1mm处巩膜上作直线型隧道切口进入角膜透明区1~1.5mm,以3.2mm穿刺刀于切口中央隧道底部刺入前房。向前房注入粘弹剂,用截囊或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直径6mm,水分离,待核松动后以旋转法将核旋至前房,扩大切口至全长,用晶状体圈匙自切口处将核托出。以注吸针头接BSS液吸净残留皮质,前房及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调整人工晶体位置,注吸置换出粘弹剂,查看切口如无漏水不用缝合,部分患者缝合1~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单眼覆盖。术后第1天开始滴氯霉素和地塞米松滴眼液,4h1次,约2周,口服抗生素3d。定期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及眼底检查。

2 结 果

2.1术后视力 术后1d及3d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分别占66.06%、89.29%,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分别占78.16%、95.29%。

2.2并发症 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0眼(1.4%),术后角膜水肿48眼(6.8%),后囊混浊40眼(5.6%),继发性青光眼10眼(1.4%)。未见驱逐性出血、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3.1视力 白内障摘除眼内植入人工晶体克服了术后戴镜矫正视力而引起的不便,后房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更符合人眼的生理状态,术后可迅速提高视力。国内学者报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占90.57%[2],本组术后3d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占89.29%,表明本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尚属良好,与国内其他学者报道基本一致。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复明,恢复患者视力,术后视力的恢复取决于手术并发症的存在,并发症少,则视力恢复好[3]。

3.2术中并发症 术中后囊膜破裂,包括悬韧带离断或伴玻璃体脱出,是白内障术中常见并发症,一般有经验的医师术中发生后囊膜破损率应低于3%[4],本组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0眼(1.4%),其发生率较低。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主要发生在晶体核娩出、吸皮质过程中,术中如较早发现后囊膜破口,且破口小而位于中心或旁中心区,破口未延伸到赤道部,又无玻璃体外溢,此时小心轻巧操作仍可行囊袋内或睫状沟固定的后方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发生玻璃体脱出后,必须立即进行恰当的处理,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是较好的处理方法,本院无此条件,故采取活结缝合切口,显微镜下用微型囊膜剪平虹膜面,瞳孔面将玻璃体充分剪断,然后拉开切口用海绵或棉签将前房或切口内玻璃体拉走,视情况可行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

3.3术后并发症 少数患者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和后囊混浊等,角膜水肿常发生于术后早期,裂隙灯下可见角膜浑浊水肿,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1周内消退。后囊混浊也较常见,文献报道术后6个月至2年内发生率为20%~40%[4]。本组术后半年发生后囊混浊40眼(5.6%),其原因为晶体上皮细胞是晶体中保持增殖与分化能力的成分,白内障摘除术因创伤刺激引发修复机制,表现为上皮细胞移行、增殖和向成纤维细胞转化;残留的皮质或术后存在的炎症造成纤维组织沿着后囊膜增生,因此术中应尽量清除晶体上皮细胞和皮质,抛光后囊膜,及时控制术后炎症,降低其发生率。后囊混浊如影响视力可行Nd∶YAG激光治疗。本组10眼影响视力,行Nd∶YAG激光治疗,视力恢复,余30眼程度轻未影响视力,未予治疗。继发性青光眼,即术后高眼压,观察分析其原因多数为注吸粘弹剂不彻底,在前房内残留,导致房水循环受阻使眼压升高,及时使用降眼压药,眼压可控制正常[5]。

在这次防盲白内障复明工程中作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采用超声乳化术的连续环形撕囊、部分开罐式截囊、巩膜隧道式切口等技术治疗白内障取得良好的效果。术中出现的并发症与操作不当、手术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患者合作程度等因素有关。虽然通常小切口手术不用缝合并可减少术后角膜散光的程度,但是对于切口较大、闭合性较差、不能配合的儿童和理解力较差的老年人以及独眼者均应常规缝合1~2针,以确保术的安全性[6]。术后角膜水肿及虹膜反应与术中进入前房及注吸冲洗有关,手术器械进入前房次数越少、时间越短,术后反应越轻[7]。作者认为这种手术方法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术者应不断提高手术技巧,术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增加手术成功率。

[1]张效房,吕勇,马静,等.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5):501.

[2]雍医英.基层医院开展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2):138.

[3]何开文,罗小禄,陈承燕,等.白内障复明手术1 485眼的临床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6):901.

[4]谢立信,董晓光.人工晶体植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9.

[5]蒲刚.653例老年性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4):1806.

[6]侯习武,张翠芳,许新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08,19(5):39.

[7]黄焕光,唐彦惠,兰庆豪.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592例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4):564.

猜你喜欢
玻璃体植入术乳化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