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性护理

2010-04-04 10:39于伟娜张希全
当代医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滤器肺栓塞下腔

于伟娜 张希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临床常见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血管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有长期站立或卧床、静脉曲张、手术、外伤、妊娠、肿瘤等。临床表现为患肢软组织张力增高、肿胀,疼痛,皮肤淤紫。DVT病例中约有1/3可并发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而对DVT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包括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血栓碎吸,药物溶栓,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等,可积极预防PE发生。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86例LEDVT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同时运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6例,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20~79岁,术前均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为 DVT。病变累及右侧27例,左侧59例,病程3~21d。诱发因素:骨科手术后43例,长期卧床17例,盆腔手术9例,恶性肿瘤3例,产后2例,无诱因12例。其中3例伴有急性肺栓塞症状。

1.2 治疗方法 86例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健侧穿刺股静脉插管,明确肾静脉开口位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本组病例均使用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其中63例行血栓碎吸,球囊扩张成形和(或)髂静脉支架置入加同侧动脉留置导管溶栓;23例单纯动脉留置导管溶栓。

2 结果

全组86例均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其疗效评判为:治愈47例,显效23例,改善15例,无效1例。在留置导管药物溶栓过程中,6例穿刺点处出现渗血,经加压包扎后症状消失。63例中支架植入者,出院造影复查显示支架腔内均血流通畅;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因双肺栓塞面积广泛,急诊给予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临床效果不明显,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肺栓塞是其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可高达20%~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文献报道46%~60%的肺动脉栓塞与肢体静脉血栓有关。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机械性血栓碎吸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则是DVT介入治疗的核心技术,抗凝、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溶解血栓,防止血栓扩大,使静脉回流通畅[2],所以在大量应用溶栓、抗凝药物的同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病例,通过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无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穿刺点渗血,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症状消失。同时,DVT的介入治疗涉及多种操作技术及介入器材,护理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治疗的特点,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护理技能,配合医师完成各项介入手术。

4 护理

整体护理

4.1 健康教育 Virchow提出血流滞缓、血管壁损伤和血液粘稠度高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所以患者在饮食上宜清淡,多食水果蔬菜、黑木耳等,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以免增加腹压及下腔静脉回流阻力。衣服宜宽松,保护患肢,预防溃疡。

4.2 心理护理 积极与患者沟通,解除其焦虑紧张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4.3 患肢护理 患者卧床休息,抬高肢体20-30о以利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同时禁止对患肢进行按摩热敷,以免导致血栓脱落或皮肤破溃,严重可导致急性肺栓塞。密切注意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测量患肢各段周径做好记录。

4.4 专科护理

4.4.1 下肢深静脉造影术中护理:嘱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双手扶住床两侧的把手,暴露患足,因其足背静脉软组织张力较高,可采用按、压、拍的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4.4.2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局麻下健侧股静脉穿刺插管造影,明确双侧肾静脉开口位置及下腔静脉有无畸形及血栓等,将滤器置于肾静脉开口下0.5~1.0cm。注射造影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警惕过敏反应及肺栓塞的发生,术中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以防发生感染。

4.4.3 血栓碎吸和(或)药物溶栓护理:于患肢股静脉穿刺插入8~9F导管鞘,经鞘引入8~9F大腔导引导管并至血栓处,用60ml注射器保持负压反复抽吸,直至血栓抽吸干净[3]。在血栓碎吸的过程中会使血栓细微化,而细小的血栓(<3mm)会通过滤器而引起肺栓塞,造成严重并发症[4],故应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呼吸变化。动脉留置导管接触性溶栓期间,要时刻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血肿,出血是下肢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平均为8.3%[5],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及时调整溶栓药物用量。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做好测量。

4.4.4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护理:对有髂静脉受压患者,在血管腔内扩张成形后,若发现存在弹性回缩或残留狭窄时,则应考虑放置内支架。选择适合的扩张球囊及支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其型号的核对上也显得至关重要,不可掉以轻心。操作过程中要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保持输液通道通畅,观察尿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4.4.5 急性肺栓塞护理:急性肺栓塞起病急骤,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是临床最常见症状,易给患者带来紧张、恐惧的情绪,甚至造成濒死感[6],因此要耐心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正确地对待疾病。同时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急救药物的顺利输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4-6L/min)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必须绝对卧床,避免移动患者,以防止血栓脱落加重其肺栓塞症状。要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及四肢皮肤颜色的变化。对有心脏骤停者,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静脉给予强心、升压、利尿药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

小结:介入治疗DVT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技术,具有高效、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在介入治疗DVT过程提供安全、有效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可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1] Alexander P.Giangiola 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thromblism: diagnosi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J].Ann Vasc Surg 1999,13(3):318-319.

[2] 冯静波,沈莉,陈洪颖,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2):187.

[3] 张希全,凌宝存,朱伟,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及溶栓介入治疗,临床放射学杂志[J],2009,28(6):858-861.

[4] 邢文珍.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2,8(10):756-757.

[5] Vedancham S Thorpe PE,Cardella JF,etal.Quality improv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with use of endovascular thrombus removal[J].Vasc Interv Radiol 2006,17(3):435-437.

[6] 田丽.急性肺栓塞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99-1301.

猜你喜欢
滤器肺栓塞下腔
Denali和Celect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单中心经验
两种工况下8 种腔静脉滤器疲劳强度的对比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花粉过滤器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