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离机行58例血液成分采集的护理

2010-04-05 14:07苏耐芹张建梅李予
当代医学 2010年31期
关键词:分离机抗凝剂血细胞

苏耐芹 张建梅 李予

采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的血液成分时,护理配合非常重要。我院自2007年7月份以来,应用美国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了58人次血液成分单采,现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7月~2010年5月,我科共对58人行58次血液成分采集。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17~81岁。临床诊断白血病患者31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7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例;自体外周干细胞采集14例:其中下肢动脉栓塞4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7例,霍金奇淋巴瘤3例。采用美国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了58人次血液成分单采治疗,其中单个核细胞采集去白细胞31人次,去红细胞7人次,去血小板6人次,自体外周干细胞采集14人次。

1.2 血细胞采集 31例白血病患者,采集前白细胞总数(70~290)×109/L,采集后白细胞总数(50~160)×109/L,最多下降占总数的60%。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采集前红细胞总数(7.5~8.6)×1012/L,血色素(178~210)g/L,采集后红细胞总数(5.2~5.8)×1012/L,血色素(120~140)g/L。6例血小板增多症采集前血小板总数(655~2408)×109/L,采集后血小板总数(550~967)×109/L。自体外周干细胞采集产品容量为80~120ml,平均92.3ml,产品中MNC(1.4~4.7)×108/kg,平均2.8×108/kg。产品中CD34细胞数(1.4~4.7)×106/kg,平均2.8×106/kg。通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显著。

2 护理干预

2.1 术前准备

2.1.1 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一般病情,术前做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术前输注血小板;饮食清淡,少饮水;评估患者血管,术前禁止在穿刺部位抽血化验,保护血管;对于外周静脉暴露不明显者,评估动脉情况,必要时建议医生建立深静脉置管,确保分离过程中血液流速达到60~80ml/min;术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1.2 心理准备 血液成分采集需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用于采血及回输。采用16~18号针头进行穿刺,采集需分离2~3倍患者总血容量,一般在2~5h,时间长,患者对其有恐惧心理。护士术前应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血液成分分离的过程及其相对安全性,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白血病患者有悲观心理,个别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由于长期疼痛,焦虑烦躁,护士告诉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手术的意义及方法,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

2.1.3 环境物品准备 采集前房间要空气消毒,通风,地面湿式清扫,物品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房间内准备氧气装置,抢救器械及抢救药品和物品。术前检查一次性管路及生理盐水抗凝剂,确保物品都在有效期内,管路外包装无破损,无污染,管路连接处无脱落。

2.2 术中监测及护理

2.2.1 观察病情 术中进行心电监护,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体温变化。由于患者输注ACDA抗凝剂,可致低钙血症,护士应观察患者有无低钙症状,如发现患者出现口周麻木等低钙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为防止患者出现低钙血症,本组58例患者均在术前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40ml,术中均未出现低钙血症表现。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观察患肢疼痛情况,可以调整患者体位,缓解患者疼痛情况。

2.2.2 心理疏导 白血病患者得知自己患白血病后,心理反应过程为:震惊否认期、震怒期、协商期、抑郁期和接受期。病人的心理反应程度随年龄、文化背景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多数病人有焦虑、抑郁、恐惧、忧伤、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1]。因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营造和谐的气氛,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其苦恼,鼓励病人表达其内心的悲伤情绪,向病人说明长期不良情绪可造成内环境的失衡,引起食欲下降、失眠、免疫力低下,加重病情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病人不能耐受。护士可聊些轻松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嘱病人取半坐卧位并进行肢体按摩及后背部按摩,以缓解疼痛。冬季天冷可用热水袋保暖。有的患者见到红颜色的管路裸露在外面产生紧张情绪,引起血管收缩不能达到所需流量会引起机器报警,使病人更加紧张,护士可遮盖管路,让病人休息,并在开始分离前调低全血流速,使病人适应后再逐步增加血流速度,确保分离成功。

2.2.3 液体的管理 安装管路时,要准备好充足的生理盐水及抗凝剂。在初始化过程中,由于灌注和回冲的速度非常快,液体不足会进入空气,机器会反复报警,不能正常运行,需要手动初始化旁路进行,延长初始化时间。如果腾空次数多,剩余盐水不足,在分离过程中应及时更换生理盐水。同时密切观察抗凝剂,及时更换抗凝剂。如需腾空或重新穿刺血管时,要维持静脉通路,按下冲洗键后,立即调整生理盐水的输注速度,慢速维持通路,避免输注过快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肺水肿。

2.3 术后护理 手术后让病人休息片刻后再起床,静脉穿刺处需按压10~20min,静脉插管者按插管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如果是桡动脉穿刺,需加压包扎8h以上。继续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过敏反应、发热等,30min后如无不适可离开机采室,由医生和家属陪同回病房继续治疗。

3 讨论

血细胞分离机可用于血浆置换治疗、单核细胞采集(用于采集外周干细胞或去除白血病细胞),红细胞去除、血小板去除等血液细胞分离操作。由于患者血管条件、年龄、性别、疾病不同,患者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因此,在进行血液细胞分离过程中应重视个体化护理。白血病白细胞去除及干细胞采集,护士应重视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悲观情绪[2-3]。对于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分离前可遵医嘱输注血小板制品,分离中注意监测凝血功能[4]。分离过程中,护士应与分离机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分工明确,根据血细胞分离机操作人员提示开启或关闭一次性管路上液体开关,确保采集产品的质量及治疗效果。分离前预防性补充钙剂,预防低钙反应。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1-364.

[2]陈慧珍,罗伟琼,刘晓华,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2,1(2):20-22.

[3]刘长风,刘长秀,张丽英.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全程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53.

[4]达万明,裴雪涛.现代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54-660.

猜你喜欢
分离机抗凝剂血细胞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碟式分离机传动结构发展
一种组合式塑料垃圾资源化利用流水线
用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混入量的对比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