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检测要点

2010-04-05 14:32周桐
大众标准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监控点报警传输

周桐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监控、浏览、查询设立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的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图像,再通过与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联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进而做到对紧急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和全面调度,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水平。

1 太原市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现状

太原市正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缓解警力不足的现状,对公安机关相关业务进行了电子化的先进智能管理,以便能够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准确提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依据,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实现这些智能化的管理,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全市的报警与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这是一个鉴于此需求之下设计的可以做到技术标准统一、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的全市性报警监控综合管理平台。

目前,太原市已经有各类社会区域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5000多个,主要分布在重点工业、金融、重点单位和新建小区内。初步统计,共有视频监控探头60000多个,已安装的不同型号的数字硬盘录像机3000个,模拟视频矩阵800个。太原市公安局要求扩大监控范围,在系统内新建10000多个视频监控点,并将所有监控点联入公安网,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共享,同时还进一步实现与“三警合一”接出警管理平台、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的集成,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正确指挥与决策的信息。

2 太原市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组成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分为3级联网架构,以达到互联互控、自由共享的目的。市公安局为第1级监控中心,分局为2级监控中心,派出所为第3级监控中心。派出所辖区内各个重要路面、卡口、单位、社区、银行、网吧、重要场所等属社会资源,针对派出所辖区特点,将原有的模拟监控系统中心直接添加网络视频服务器,把派出所需要监控的视频图像信号用视频分配器分成两路:一路输入到原有的监控系统;一路输入到网络视频服务器进行数字处理,再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派出所。对于原有监控是数字监控系统接入的,只需要在原有系统中的交换机上引出网络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派出所,再通过对派出所分控中心安装的原系统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后,将输出的模拟信号作为信号源输入到新系统的网络视频服务器进行压缩编码,然后接入公安专网,纳入统一管理。此外,太原市公安局还采用更换软件的办法,直接将前端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后通过网络接入到监控中心。

在视频传输网络建设方面,太原市采用针对固定前端、移动监控点到派出所选用无线网络传输的方式,这一传输方式的采用在保证网络图像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减免了租用电信、联通等通讯服务运营商的网络的费用,并且通过采用无线网桥方式和无线传输中继基站构建传输网络,网络具有了建设简单、布点灵活及可方便扩展到移动监控点的特点。

3 检测要点分析

由此可见,城市治安监控范围广,投入大,系统复杂,因此为了保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能够正常有效地运行,监管部门必须严把质量关,作为检测机构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根据国家新近颁布的检测标准GA793.1-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合格评定 第1部分:系统功能性能检验规范》,结合多年来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系统检测要点:

3.1 监控管理功能检验

监控管理功能检测重点是实时图像的点播、图像的远程控制、图像的储存和备份以及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等环节。系统功能应达到在分控中心清晰地观察到辖区内任意一路实时监控图像,实现前端的数字化图像记录、存储和备份,也可采用数字录像机,通过硬盘或光盘刻录机对需要的图像在各分控中心进行备份。并且可以让任一显示器能显示任一监控点的图像,通过中心软件全面对全市所有图像实现全天候调用监视和控制功能。如果系统设计中包括指挥调度会议系统,则该监控图像应可以输出到专用会议电视系统,同时监控系统自身具备音视频信号的双向传输功能,实现简单的会议电视功能,扩大会议电视指挥系统的范围,提高监控管理的效率。

3.2 报警管理功能检验

报警管理功能检测重点是报警信息的接收与分发、报警联动以及报警记录等环节,其中又以报警联动尤为重要,系统要能够达到通过系统的报警接收转发服务和短消息报警、邮件报警等远程报警服务,使接入的报警系统的信号一旦触发能立即将对应的图像切换至电视墙显示,实现快速准确的应急能力。如果系统设计中包含电子地图功能,则要保证其能够将监控点直观地显示在电子地图上,随时能够显示各个重要路面、卡口、单位、社区、银行、网吧、重要场所等监控点的图像,对发生报警或其他警情能够在屏幕上调出图像,并给出相关指示,实现公安系统实时报警、有效处警的功能,通过电子地图可以实现对警力的合理调度,尽可能地选择距离案发地点最近处的警车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

3.3 系统设备的电源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功能检验

系统设备的电源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检测中内容繁多且极为重要,包括监控中心环境安全、监控中心电源安全、监控中心设备安全、监控中心介质安全、监控中心记录介质安全、监控中心防雷与接地、系统前端防雷与接地、网络传输安全、静电放电干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以及环境适应性的检验等环节。以上各项检验均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之本,必须严格比对标准中各项数据,部分内容的检测属于高危作业,检测人员必须按照规程操作,保证人员和系统设备的安全。

4 结束语

以上几点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新标准的一些浅显的认识,今后需要更加深入学习探讨,完善检测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运用科学发展观找出更加科学可行的检测方法,提升工作成效,保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监控点报警传输
石化工业区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选取分析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高速公路室外监控点一体化智能箱设计浅析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奔驰E260车安全气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