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集锦

2010-04-05 19:37
地理教学 2010年14期
关键词:天坑

我国首艘太阳能混合动力游船起航

昨天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第一艘太阳能混合动力游船“尚德国盛号”在上海黄浦江畔起航。

由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设计制造、上海国盛(集团)负责运营的“尚德国盛号”游船,将在世博会期间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服务。该船是国内第一艘采用多种能源的混合动力船舶,首次将太阳能电力导入游船动力,将混合动力模式引入船舶建造,其最具特色的“太阳翼”高10米宽5米,采用高效晶硅异型太阳能电池70余片,可跟踪阳光照射方向自动旋转,综合选择风力、风向,最大化利用太阳能。“尚德国盛号”总长31.85米,总宽9.8米,高7米,可容纳150余名游客。

为促进上海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研发创新、核心装备、企业总部和示范应用基地,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闵行区政府、尚德公司三方就促进“千兆瓦级太阳能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达成框架协议。尚德公司在闵行区投资28.6亿元建设“千兆瓦级太阳能产业基地”,项目共分四期进行,2011年全部建成。

摘自2010年6月6日《文汇报》

火星再添生命证据

通过对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发回的火星岩石数据进行数年的分析鉴定,美国和德国科学家最近确认,火星上一处裸露岩层富含碳酸盐。这为火星上曾有温暖湿润气候,即适合生命存在气候的推断提供了又一证据。

参与这项研究的德国美因茨大学和蒂宾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2006年利用穆斯鲍尔光谱仪等分析仪器对火星古谢夫环形山一处裸露岩层的矿物成分进行了测量。经过数年的实验室鉴定,由美国航天局科学家莫里斯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最近终于确认这个被命名为“科曼奇”的岩层中含有大约16%至34%的碳酸镁铁矿物质。科学家认为,如此高的碳酸盐含量表明这个火星岩层应该是在相当温暖湿润并且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条件下形成的。

摘自2010年6月6日《文汇报》

“天坑”频现引发地陷恐慌

近日,国内四川、江西、浙江等地相继出现“天坑”,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同样不平静,南美危地马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天坑”。如此密集出现的“天坑”现象,不免让人联想起此前上映的美国灾难片《2012》中的一些场景,一时间各大网站论坛上,都有不少网民热议“地陷”这一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引发大家关注的“地陷”事件有以下几例: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出现43个大坑,其中最大的坑直径有60米左右;同样在四川,大邑新场镇也出现类似“天坑”,当地村民在自家田中发现多个呈坛子状的塌陷坑;而类似情况还发生在四川崇州市怀远镇。

此外,本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良江镇吉利村的大山头下因塌陷形成了4个大坑。地陷造成当地房屋墙体出现开裂、倾斜、倒塌现象,并波及邻近的山背屯和一座小型水库,截至发稿时,这一地陷还在扩大。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从4日至今,地陷深度增加了5米,达到25米左右,波及范围达到0.4平方公里,原地陷形成的四个大坑扩大后连成了一条近200米的塌陷带。

6月4日,江西南昌市昌南大道与迎宾北大道交叉口附近路面突然发生塌陷,一辆路过的小轿车被卡在洞口处,对于塌陷原因目前相关部门还在调查之中。同一天,浙江省黄衢南高速往南平方向也突然发生路面塌陷事故,塌陷处形成了一个直径8.3米、深度6米的大坑,刚好位于高速公路超车道与主车道上,造成一辆货车翻车。

“天坑”还出现在了南美洲的危地马拉。自热带风暴“阿加莎”横扫之后,其首都市区就赫然出现一个深60米、直径30米的地洞,通过考察,否认了其为地震表现的可能性,不过这个“体型”过于庞大的巨洞显然无法用以往传统的填土养护方法处置。如何处理,让当地政府伤透脑筋。

短短两个月中,这样的“地陷”事件频频发生,不免让人感到担忧,在各大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大家就此展开的热烈讨论。记者发现,尽管有不少网民积极寻求科学理论予以解释,也有一部分网民带着娱乐的心情进行调侃,不过对此表现出担忧的网民仍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网友表现出悲观、恐慌的情绪。

摘自2010年6月8日《文汇报》

“天坑”实属地质灾害

“天坑”屡现,难道真的是在预示地球已经到了无法负荷人类活动的程度吗?记者昨天从地质学专家处了解到,其实“天坑”现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和泥石流、山体滑坡一样,都属于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从古以来便一直存在。只是由于近日发生的多起事故大都在人员稠密地区和交通干道上,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应,公众并无恐慌的必要。但专家同时也表示,“天坑”现象的频发,还是应当让人类有所警惕。

“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多起‘天坑’现象,基本上可以认为都是工程地质灾害的一种。”同济大学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黄雨教授告诉记者,我国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340万km2,其中裸露面积达90万km2。通过一系列的地球化学反应,这一类的岩石是可以被地表水或地下水所溶蚀的,这种现象就叫“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岩溶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大家平时看到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上海附近的善卷洞、张公洞等旅游景点的落水洞、溶洞、暗河、天生桥等地下自然景观,就都是由于岩溶现象而形成的。但是当这种现象在地下广泛发育、尤其是发展到接近地表的时候,便可能会发生塌陷,也就会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天坑”。

黄雨表示,除了岩溶现象之外,还有“土洞”的现象,同样也可能造成类似的地质塌陷。所谓“土洞”,就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的溶蚀和冲刷而产生空洞,空洞的扩展,导致地表陷落的地质现象。这种现象,也在全球各地都能找到案例,美国等地都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危地马拉最近产生的巨大“天坑”,也可能是因为岩溶与土洞原因。而之所以会形成一个规范的圆洞,则是由于物理上的应力集中现象,使得塌陷地块最终形成受力分布最为均衡的圆形。

记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了解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直径要超过100米的坑洞,才能被称为“天坑”,而现在的大多数案例,只不过是普通的塌陷。

摘自2010年6月8日《文汇报》

盐碱地有望变身良田沃土

盐碱地基本上都是不毛之地,这是小学课本里就有的常识。但华东师范大学夏涛教授的课题组,最近通过基因改组技术创造出一种新的基因,凡是转入并表达这种新基因的植物,都能够在高盐环境里正常生长。该项成果目前已经申请了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料,也会把盐碱成分运输到整个植物体。如果吸收到体内的盐碱成分浓度过高,植物就会死去,这也是盐碱地上植物不容易生长的原因。如何培育能够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的植物特别是培育高耐盐性的转基因工程植物,是进行盐碱地改良的根本出路,也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重点。

植物细胞里有一种特殊的器官叫做液泡,可以说是植物细胞中的“垃圾桶”。它能够储藏植物代谢的废物而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发育与生长。于是科学家就试图把盐离子从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搬运”到液泡中,将其隔离,使得盐离子不再伤害植物。而指挥这种搬运工作的就是液泡膜上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过去这种蛋白的“搬运”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科学界克隆了大量钠氢逆向转运基因并进行了该类基因的工程化尝试,但进展有限。

夏涛教授课题组通过基因改组技术强化钠氢逆向转运蛋白的搬运能力。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取得了成功。数据显示,他们新创造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转运盐分的能力比原始的钠氢逆向转运蛋白提高了约1倍。他们将该基因植入了拟南芥中,结果拟南芥在盐碱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目前全世界土地的1/4到1/3为盐渍化土壤,大约20%的耕种土地和接近一半的灌溉土地,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盐渍化危害。把盐碱地变成良田沃土,是人类自古至今的梦想。目前,夏涛课题组正在改良这种基因,继续提升它的活力,同时开展改良基因的工程化育种。该项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的研究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植物耐盐新品种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这些新基因可以用于盐碱地的生物改良,缓解我国人口多、耕地减少的局面。而且,这些能够生活在盐碱地上的植物还可以加工处理为生物质能,进行可持续再利用。”

摘自2010年6月9日《文汇报》

孟买建全球最高公寓楼

印度一家房地产集团8日宣布,计划在孟买修建一幢全球最高公寓楼。

洛达开发商说,这幢公寓楼共有117层,将由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贝聿铭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承建。“1450英尺(442米)高度,将成为同类中最高”。

这幢公寓楼获名“世界唯一”。主体大楼包含超过300套公寓。“这符合走向世界的印度人的抱负,将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处地标,”洛达说。

摘自2010年6月10日《文汇报》

全国老年人已达1.67亿

民政部10日发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比上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

摘自2010年6月11日《解放日报》

2020:森林覆盖率23%以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的方针,统筹协调林地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纲要》确定,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比重提高到32.5%以上;森林保有量达到2.23亿公顷,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

摘自2010年6月10日《解放日报》

长三角22城市服务经济指数发布

“2010长三角22城市服务经济指数”昨天发布,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分列前五位。这次服务指数是在江苏盐城、淮安、浙江衢州、金华、安徽合肥、马鞍山六城市加入后首次发布的长三角服务经济指数,后期加入的城市中淮安居于末位,最好的合肥居于第10位,其余城市排位居后。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首度提及要将长三角区域打造成“现代服务业中心”。主持完成指数编制的上海交大安泰学院教授陈宪表示,长三角协调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多管齐下,放松行业管制,培养人才,优化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先组织上海、苏锡常、杭甬嘉等经济实力比较相近、地域临近、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开展合作,逐步向外扩大。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也将为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提供难得的机遇和重要的契机。

摘自2010年6月15日《文汇报》

阿富汗有望成“锂的沙特”

美国地质学家在阿富汗“斩获”大量铜、锂等矿藏信息,价值大约1万亿美元。这笔丰厚的“自然财富”远远超过外界先前对这个国家矿产资源蕴藏量的预计。

《纽约时报》网络版14日报道,由美国国防部官员和美国地质学家组成的一个勘探队发现阿富汗境内蕴藏包括铜矿、锂矿、铁矿、钴矿、金矿等大量金属矿藏。矿藏分布广泛,部分分布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美国官员介绍,迄今发现蕴藏量最丰富的是铜矿和铁矿,数量之大足以令阿富汗成为世界上铜、铁生产大国。另外,阿富汗锂储量与玻利维亚相当。后者已探明锂储量居世界第一。锂作为一种稀有矿产,是制造可循环充电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在手机、电脑甚至电动汽车中都有广泛应用。专家还探明阿富汗蕴藏大量铌矿。用铌制造的合金是眼下一种重要的超导材料。美国官员认为,依靠这些矿产资源,阿富汗有望从一个战乱国家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矿藏资源大国。

美国国防部一份内部备忘录这样描述阿富汗的矿产资源:阿富汗有可能成为“锂的沙特阿拉伯”。

美国官员说,他们已将发现矿藏一事通报阿富汗政府和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

尽管发展采矿需要多年时间,但这些矿藏量太大,阿富汗官员乐观估计,国外采矿业集团将“闻风而至”,参与当地矿产开采。

摘自2010年6月15日《文汇报》

全球能源消费18年来首降

日前,在上海首发的2010年《BP世界能源统计》显示,经济衰退拖累2009年能源消费走低,去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下降了1.1%,这是1982年来的首次下降。2009年,世界石油、天然气及核能消费均出现下降,而煤炭消费基本持平,只有水电及其它可替代能源在2009年实现增长。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博士表示,去年,以经合组织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下降5%,高于其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幅度,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甚至低于十年前的水平。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费上升了2.7%,高于其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幅度,能源消费主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依然延续。

依据《BP世界能源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达13331亿桶,其中包括处于积极开发阶段的加拿大油砂储量和由委内瑞拉政府上调的本国官方储量。以2009年的年开采速度计算,可开采45.7年。以同样的方式计算,现有天然气储量能满足62.8年的开采,而煤炭储量可生产119年。

摘自2010年6月18日《文汇报》

城市垃圾是一座惊人“富矿”

今后30年内再生资源产业提供的原料预计将占总原料供给的80%,但挖掘“城市矿山”需要技术、法治和教育手段并用。

今天的地球上,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却有一种资源在不断增长——城市废弃物。昨天,我国著名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在“相约名人堂——院士带你看世博”讲座上提出:300多年来的工业化进程,将大量资源堆积在了城市中——城市废弃物已然成为一座巨大的矿山,善加利用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道。

一吨芯片中可以提取600克黄金,而天然的金矿,只要一吨矿石中含有1-2克黄金,就有开采价值——这么一比,废弃芯片这座“金矿”简直富得惊人。左铁镛院士说,日本从废弃家电中回收芯片,然后从中提取铂金、黄金,满足了本国需求还有余。

在中国,“城市矿山”的挖掘者也已崭露头角。浙江本不是资源大省,但近年来不少商人做起“收旧货”生意,把废弃家电从国内、国外捡来拆分,产品是钢铁、铜、铝等等——“而今,浙江已可以名列资源大省了。”

“美国的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已快超过它的汽车产业了!”左铁镛说,我们眼中的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全世界的目光正开始集中到近在身边的“城市矿山”上。

有关统计表明,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预计今年可达到1.8万亿美元;而今后30年内,这一数字有望超过3万亿美元。这个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供给的30%提高到80%。

而且,这个迅猛发展的新产业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一项统计显示,美国再生资源产业有企业5.6万个,从业人员130万左右,年产值2360亿美元;今年,日本再生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400万,年产值约3500亿美元。

至于我国,目前再生资源产业产值不过200亿美元,每年约有500万吨左右的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废塑料、废玻璃等未能回收利用。左铁镛说,中国“缺油少气”,人均矿藏不丰富,更应加紧挖掘“城市富矿”。

就在世博园内,“100%可回收”、“全部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展示比比皆是。不过,左铁镛院士提醒道:在世博会上作个示范容易,但要在整个社会中实现各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却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各行各业都要发展起相应技术,更需要法治、教育等齐心协力。

他再次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每个小学生都会被组织去企业的废弃物回收生产线参观,“孩子们看后都很惊讶”。他说,学生们亲眼看到一台台旧电视机、旧冰箱从生产线的一头送进去,而一堆堆钢铁、铜、铝、塑料被分门别类拆分好后输出来,经过处理,它们将重新作为生产原料使用。“这让日本人从小就了解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资源回收的理念因此扎根心中。”左铁镛说,上海世博会同样有望将这种理念传播给参观者。

同时日本法律规定,人们购买新家电时,必须支付一笔用于废弃处理的费用,而企业有责任回收自己的产品——企业必须在所生产的电器中安装米粒大小的跟踪器,以确保日后回收再利用。

对比中国现状,左铁镛不无感叹:“我们太浪费了!”丹麦建筑垃圾利用率达90%,美国100%回收废弃混凝土材料用于铺路,而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不足5%。同时,发达国家住宅寿命超过80年,而目前我国住宅平均寿命只有30年左右。

研究了一辈子材料,74岁的左铁镛院士说,他希望每个来看世博会的人都能在这里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更优美、生活更舒适;而回家之后,大家能为追求这个美好未来改变自己,从少制造一点生活垃圾、多注重垃圾分类做起。

猜你喜欢
天坑
中国的天坑家族
智利“天坑”越来越大
走进天坑的神秘“王国”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墨西哥神秘“天坑”面积迅速扩大
天坑是怎样“炼”成的
天坑探奇
大地之心
广西境内现420米深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