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神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机制

2010-04-07 07:03刘爱莲彭恩胜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0098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江西南昌330006
关键词: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核心

刘爱莲,彭恩胜(.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0098;.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江西南昌 330006)

科学无神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机制

刘爱莲1,彭恩胜2
(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2.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江西南昌 330006)

要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必须确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强化先进文化的导引机制、实施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构筑行为诱导归化的激励机制等,使建立在科学无神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成为全民族团结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科学无神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制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哲学基础形成的科学批判和自觉否定上帝与鬼神存在、不承认物质世界之外有超自然力量存在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前中国社会前行的主导价值体系,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4个方面。从表面看,科学无神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不然。科学无神论属于世界观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出了具体要求。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衍生态理论,两者在本质内涵、思想基础、价值目标、理论品格、实践任务等方面都存在着契合性。科学无神论从世界观的高度指明世界的本原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哲学基础、思想保证、文化动力和价值指导的作用。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须发挥科学无神论的作用。须确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强化先进文化的导引机制、实施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构筑行为诱导归化的激励机制等,切实构建起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使建立在科学无神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成为全民族团结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确立科学的领导机制

毛泽东指出:“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1]而是首先要确立科学的领导机制,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武装群众,充分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使建立在科学无神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

确立党委领导下的责任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营造求真务实良好氛围,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工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不断取得实效。”“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制是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用的重要组织保证,它解决的是谁负责、谁组织的问题。各级党委,尤其是党委正副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根据实际情况,从社会激励、公共文化投入、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宣传教育保障、课题研究、宗教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对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用的宣传工作和科学研究作出总体部署,进行统筹安排。

制定各职能部门落实的组织制。组织制体系由党政群等各部门组成,如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主要职责为将党委作出的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用的决策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实践中。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用的目标是否达到及达到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各职能部门组织落实的执行力如何。相关部门必须按照党委决策的要求开展工作,对本部门在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中应承担何种任务、具体从事何种工作,要清楚明白。从而形成党政群齐抓共管,宣传组织教育部门负责落实,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组织制。在组织实施前,相关部门要调查群众信仰现状,从群众信仰有神论的现状入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制定针对性强且具有可行性的规划。在规划实施的内容中,重点包括有神论及各种迷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有神论的本质、根源及危害;重点解释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如各种相术、星座、数字等等与人的命运关系,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算卦是不是预测学,风水术是不是环境科学等。通过实施规划,使大众认知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2],“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3],以促使大众从社会现实中寻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有精神家园。在组织实施中,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筹投入经费的数目、经费如何安排、经费如何落实等具体问题。通过各相关部门的组织落实,让人们认识到有神论是基于颠倒的世界所产生的一种颠倒的世界观,而科学无神论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坚持的思想体系。

形成科学评价的考核制。考核制是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用的重要一环。这里的科学考核制主要涉及考核对象、考核标准两个方面。考核对象主要是指宣传、组织和教育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可以扩大到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考核标准要依据相关部门人员有神论信仰状况,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要结合党政干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年终工作总结等时机,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综合考评。在实施考核中,坚持定量与定性的统一,力求科学可行,客观公正,既在整体层面上提出共性要求,又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分层次、分别对待,避免简单化,确保考评质量,并坚持把考评结果作为评功评奖、晋职晋级的指标要求和重要依据。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考核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给予修改或废止,使考核机制更趋完善,以充分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二、强化先进文化的导引机制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石。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须强化先进文化的导引机制。通过建立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引导有神论中积极文化因素的转化、推进科学无神论文化的内化,来促进人类从自己制造的虚幻影子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驻人们的心灵。

通过公共文化投入均等化导引先进文化转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精神文化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任何一种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形成,都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有效的传播途径,被广大民众潜移默化接受的。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许可,按照经济发展的一定比例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为阻遏有神论文化占领大众的思想文化阵地提供物质基础。第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动态和高位均等化。我们所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是指政府要以增强活力、增加投入、改善服务为重点,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科学制定、实施文化发展规划,不断增加财政对农村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文化投入,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布局、效益进行宏观调控。公共文化均等化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是不均等→均等→不均等的循环往复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用过程中,通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动态和高位均等化,最终达到相对的高位均等,促使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落实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推行重大节庆文化节目政府采购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革政府投入方式,吸收社会资源,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建文化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发行公共文化服务彩票,鼓励私人捐赠赞助等手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需要。总之,要通过稳定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发展先进文化,为充分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夯实物质文化基础,让大众在文化活动中接受科学无神论教育、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

导引有神论中积极文化因素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精神文化基础。有神论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发挥科学无神论导引社会文化发展中,须导引有神论文化中的积极文化的转化。各种有神论,如宿命论、万物有灵论、因果报应论、阴阳和人鬼两重世界的宇宙观等等,这些思想文化被一些神学家视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人们的精神家园。其实,一切有神论包括宗教和迷信活动等,“都不过是支配人们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4]因此,要以科学无神论思想为指导,在人们思想上建立起自觉抵制和科学甄别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文化方面,以现代科学为武器,用一些与时代相一致的新的价值观念,对某些有神论中积极方面的教义、道德规范做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解释,对其合理因素进行“移易改造”。如,把对神灵的崇拜转化为对先进人物的敬仰,对巫术的信服转化为对改革创新、科学技术的追从,将爱教转化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教义的服从转化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道德的肯定等。通过导引有神论中积极文化的转化,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目的。

推进科学无神论文化内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文化内化的强弱与该文化及文明的兴衰存在着正相的关联。科学无神论,作为一种在近代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作为一种文化,同样存在内化的强弱及兴衰问题。当科学无神论处于“中心化”的繁荣时期,其相应的文化内化是“同质性的”;当科学无神论处于“去中心化”时,其文化内化表现为多元化。目前,科学无神论在一定程度上正处于“去中心化”。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加强科学无神论的文化内化。科学无神论的内化是指大众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科学无神论要求,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信念、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科学无神论文化的内化包括3个方面:第一方面,从理论到具化,即将科学无神论的先进文化内化为人们自身的言行规范,不断。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包涵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即体现马克思主义观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等;第三层次是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个别有神论或无神论问题所作的结论,这些结论是有时代条件限制的[5]。人们在接受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会将其内化到日常生活中的个人行为、言谈举止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行为规范基础。第二方面,从理论到活化,即将科学无神论的优秀文化活化为社会的典型形象。社会典型形象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科学无神化的内化也必须活化社会典型形象,方易为大众所接受。如,战国时期无神论者荀子形象地告诉人们“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哲学思想,东汉初期的王充形象地告诉人们天生圣人是荒谬的,南北朝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形象告诉人们世上本来就没有神,等等。当前,仍然需要活化无神论文化,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典型形象。第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活动,即让人们将科学无神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体察、感悟。如,被誉为“反伪科学斗士”的司马南,在陕西终南山揭露神医胡万林、在广东破无身人头案、在广西再抓胡万林式神医李之涣、在山东搜神捉鬼等等,都是引导人们将科学无神论思想运用于社会实践,用这些鲜活的事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达到科学无神论文化内化之目的,在全社会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氛围,促使人们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

为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理论和实践证明,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无神论者,也不是天生的有神论者。任何一个无神论者,都是后天宣传教育的结果。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6]为此,须通过无神论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组编“科学无神论”读物和教材、增加宣传教育科学无神论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反馈系统的建设,切实强化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树立起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宣传教育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人力支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有一支强力有效的科学无神论宣传队伍。在建设科学无神论宣传队伍时,要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有高度政治责任感的人员,配备到科学无神论宣传战线上来,力争建立一支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无神论宣传队伍。一是各级教育机构要把科学无神论教育作为培训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以确保教师树立科学无神论世界观。各级教育机构要依法做出明确规定,避免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向青少年宣传各种有神论思想,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思想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制定有效的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目前,从事科学无神论宣传的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此,要在对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人才需求进行广泛调查预测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例如,可以在一些高等院校哲学专业中试招收一定数量的科学无神论方向的本科生,招收科学无神论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人才,为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储备后备力量。

建立宣传教育反馈平台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反馈信息,主要是针对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否有效、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是否发挥等情况进行反馈、调节。首先,建立起科学无神论网络信息采集平台。要建立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工作网络信息采集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广大群众有神论及无神论信仰的基本动态,了解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效果。其次,建立有神论及无神论信仰定期分析制度。通过舆情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群众对科学无神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及认同状况,并召集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工作者对群众思想动态进行分析,整理出有助于改进宣传教育工作的信息源。通过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信息反馈平台,找出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中的问题,增强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组编相关读物和教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务。为保证大众树立起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系列优秀的科学无神论相关读物或教材至关重要。要根据目前各个群体或各个阶层的特点和认知能力,根据他们无神论知识较为缺乏的现状和思想中的困惑,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一套适合的知识读物和辅导教材。这种知识读物或辅导教材能帮助各群体或各阶层释疑解惑,提高他们对科学无神论的内容、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不信鬼神、命运的信念。同时,由于学校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根据我国不同阶段学生信仰的状况,从各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遴选一批事业心强、见解深刻、了解社情的专家学者,集中力量撰写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材。这部教材,要力求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与现实、教学与科研、系统性与特色性相结合,为切实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提供教材保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宣传教育基础。

利用主题活动宣传科学无神论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主题活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每次实践主题活动中,都要融入科学无神论内容的宣传教育,将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常态化、平民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如学习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中,始终把科学无神论内容贯穿其中,促使大众由不自觉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构筑行为诱导归化的激励机制

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还需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从人的本性来说,利益是自然铭刻于每具血肉之躯中的基本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离开了利益,思想就要出丑。”[7]利益的需要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了人们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因。因此,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要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就必须探寻发挥其作用的社会激励机制。而社会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规章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它主要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行为归化制3个组成部分。

善于提取诱导因素。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对诱导因素的提取,必须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在对个人需要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要探索制度化、规范化的激励措施,使坚持科学无神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获得现实的政治、物质或其他方面的实际利益。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坚持科学无神论的人不会遭受利益上的损失,相反,会得到利益的回报。一定的行为是否应当获得实际利益的回报,要通过可行的诱导因素来确定,都应具体体现在物质利益、精神奖惩以及对不同行业社会成员的考核、评比、使用等环节中,让坚信科学无神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得以赞扬,让精神迷茫、有神论者得到鞭挞。

确立行为导向制。行为导向制是各级各部门对其人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目标的;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不一定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包括集体工作活动、学习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文化旅游活动等,在其员工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的价值观。同时,要通过对科学无神论的宣传舆论工作,营造一种有利于市场经济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社会氛围,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回报的激励机制,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制定行为归化制。行为归化制是指对不同人群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者的处罚和教育机制。这一机制对中共党员和团员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党团员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者,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带头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从应然角度讲,党团员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最坚定的信仰者和践行者,是党凝聚人心、组织群众的实践者。但从实然角度看,有些党团员不信主义信鬼神、不信马列信风水,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发生偏移,失去了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依法对党团员中的有神论者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劝其改正。如在规定期限内未能改正的,作出退出党团的处理。对于那些经过教育放弃有神论、重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者,可以重新考察给予入党或入团。通过行之有效的归化机制,来保持党团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确保党团员坚持科学无神论、并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时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宣传、宗教、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各司其职、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和共有的心灵归属。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36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667.

[5]李士菊.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当代阐释[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7.

[6]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B91

A

1671-4970(2010)03-0001-05

2010-08-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X073)

刘爱莲(1957—),女,江苏淮安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核心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