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笔下的永州

2010-04-07 18:30蒋云丽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永州柳宗元山水

蒋云丽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柳宗元笔下的永州

蒋云丽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永州山水和社会生活为素材。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永州处于蛮荒瘴疠之乡,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气候酷热,但其山水秀美,民风淳朴,百姓迷信鬼神,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可以说,柳宗元的作品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永州的自然和社会。

柳宗元;永州;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地方政治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永贞元年(805),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因革新失败而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于永贞元年(805)十一月到达永州,直到元和十年(815)正月才应诏离开。柳宗元在永州的岁月跨过了十一个年头,整整九年零两个月,后人称之为“永州十年”。*

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是其最艰难,最孤寂郁愤的十年。但这十年,又是其思想和文学成熟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据统计,《柳宗元集》中共有670余篇,约有500余篇创作于永州,占70%;他一生创作的164首诗歌中,有99首在永州创作,占60%。[1]在《柳宗元集》中有大量描写永州的作品,正如马积高在《柳宗元在永州》一书的序言中所说:“柳宗元不仅描写了当时永州的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还以其特有的深邃的感情和峻洁的文笔描绘了永州的奇丽自然风光,堪称是第一个从多方面描写永州的作家,更是永州的自然山水之美的第一个发现者和最杰出的表现者。”[2]P2那么,柳宗元生活和奋斗了十年的永州,在他的笔下究竟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本文将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地方政治三方面作简单介绍。

一 自然环境

唐代的永州,即今湖南省永州市的零陵区。它远离京师,处于楚、越交界的地方,在当时被认为是蛮荒瘴疠之乡。柳宗元多篇诗文都直接描写了永州当时的自然环境。

《囚山赋》云:“楚越之郊环万山兮,势腾踊夫波涛。纷对回合仰伏以离迾兮,若重墉之相褒。争生角逐上轶旁出兮,下坼裂而为壕。欣下颓以就顺兮,曾不亩平而又高。沓云雨而渍厚土兮,蒸郁勃其腥臊。”[3]P63-64即是说:在楚越相交的地方,群山环绕,山势纷争如大海里的波涛汹涌。山体交错、俯仰环抱,像重重环卫的城墙。有的山体像长出了棱角般直插天空,有的则旁轶而出。山下是深深的沟堑。山脚下很平坦,但不到一亩地又高起连绵。在山中,云雨滋润着厚厚的土地,到处蒸腾着郁勃腥臊的气息。可以说,永州山多,石头多,耕地少,农民不得不在山边开垦土地,并要付出更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闵生赋》云:“余囚楚、越之交极兮,邈离绝乎中原。壤汙潦以坟洳兮,蒸沸热而恒昏。戏凫鹳乎中庭兮,兼葭生于堂筵。雄虺蓄形于木杪兮,短狐伺景于深渊。仰矜危而俯栗兮,弭日夜之拳挛。”[3]P59即是说:我被囚禁在这古代楚、越交界的地方,离开中原非常遥远,而且这里到处是汪洋的水泽,天气炎热,令人总是昏昏沉沉。野鸭和水鹳在庭中嬉戏,芦苇在屋前茂盛地生长。害人的雄虺隐藏在树梢,短狐躲在深渊中窥探着人们的行动。这些景象都令人胆战心惊、惴惴不安。柳宗元多次指出永州野外环境的恶劣。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也提到:“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3]P801可见,当时永州的环境是相对原始和恶劣的。

除了这些蝮蛇、毒蜂等野外生物让柳宗元胆战心惊外,永州炎热的气候也让柳宗元难以适应,这在他的诗文中反复提到。“人多疾殃,炎暑熇蒸”。[3]P327“蒸沸热而恒昏”。[3]P59《夏夜苦热登西楼》一文更是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永州的酷热。《夏夜苦热登西楼》云:“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栏久彷徨,流汗不可挥。”[3]P1197即是说:由于天气酷热,我辗转反侧,睡不着,便悄悄起身,披上衣服登上西楼去乘凉。山川、水泽中凝聚着炎热的暑气,烈日晒干了露水。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像开水一样滚烫,打开门,就像坐在灶前烤火,靠着栏杆徘徊也挥汗如雨。柳宗元不禁感叹: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可以说,酷热是柳宗元笔下的永州的一大特点。

柳宗元谪居永州,心情悲苦、忧郁,便常寄情山水,以抒发心中忧愤之气。他所创作的山水游记,至今仍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名篇。《柳宗元集》收录山水游记25篇,其中写于永州的有17篇。《游黄溪记》云:“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3]P759柳宗元认为,永州山水最好,而永州山水,又以“永州八景”为最美。《始得西山宴游记》描写了“怪特”的西山;《钴鉧潭记》描绘了溪水与清潭构成的一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的山水图画;《钴鉧潭至西小丘记》描写了丘上的嶙峋奇石,“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3]P765《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其水之清冽是见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水流之声是“如鸣佩环”,潭底是“全石以为底”,两岸“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岸上“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佛”;[3]P767《袁家渴记》刻写的袁家渴水态、山光、石貌,枝干扶苏、花叶摇荡,无不臻于完美;《石渠记》刻画了石渠之幽,石泓之清,石潭之阔,水流之纡徐,都非常有个性;《石涧记》描写了石涧的全貌、流水、岩石、树木、岸上、岸下等,将石涧的优美景色尽收眼底;《小石城山记》描写了小石城山“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3]P773的鬼斧神工般的天然胜景。除了《永州八记》,柳宗元在其他诗文中也多次提到永州秀丽的景色,比如《游黄溪记》、《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永州龙兴寺东丘记》、《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等。在柳宗元的笔下,永州就像一卷清新、秀丽、幽奇的山水画,令人神往,心旷神怡。当然,在柳宗元之前,永州山水是一直被埋没,无人理睬的。《袁家渴记》云:“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3]P769《石渠记》云:“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3]P770-771可以说,柳宗元是永州山水名闻天下的最大功臣。

二 风土人情

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下层民众打交道,了解下层民众,了解永州社会。可以说,永州的风土人情,尽收柳宗元眼底,也汇聚到了他的笔下。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云:“惟是南楚,风浮俗鬼,户为胥徒,家有禳礻更。大者虐鳏孤以盗邦赋,驱愚蒙以神讹言。”[3]P228即是说:这块南方楚地,风气浮躁,信奉鬼神,每家每户都有祈祷除病免灾的祭祀。更严重的是有人欺负别人以盗取国家的赋税,驱使愚昧的百姓迷信鬼神。”《永州龙兴寺息壤记》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永州龙兴寺东北角的殿堂里有一块凸起来的地方。当初盖殿堂的时候,曾经把它铲平了,可后来又高了起来,而且当时所有拿铁锹铲土的人都陆续死掉了。因此寺里的人都把这块土壤看作神物,没有人再敢去铲平它了。《逐毕方文(并序)》中记载,永州经常发生火灾,大火肆虐,使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人们非常害怕,但无法理解与解决,便纷纷传言是毕方鸟这种神鸟在作祟。干旱或水涝灾害,都会耽误庄稼的耕种,给百姓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就会去舜庙及二妃庙等地祈福。从以上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永州的百姓非常迷信,向神求雨、祈晴、祈福,是永州百姓流传很久也非常普遍的风俗。

柳宗元初到永州,没有官舍,只能住在龙兴寺的西厢房。他长期与僧侣打交道,他的思想或多或少受到佛教的影响,他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3]P671从他的诗文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佛教对永州社会的影响。当时龙兴寺的主持重巽和柳宗元关系要好,时常照顾他。柳宗元这样评价重巽:“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无体空折色之迹,而造乎真源,通假有借无之名,而入于实相。境与智合,事与理并。”[3]P754-755又说:“今是上人穷其书,得其言,论其意,推而大之,逾万言而不烦;总而括之,立片辞而不遗。”[3]P671重巽作为龙兴寺主持,看遍所有经书,已经修炼到了最高境界,谈论佛法真义时,推演开来,即使洋洋万言也不让人觉得厌烦,总括起来,即使只言片语,也不让人觉得有所遗漏。永州有这样的佛学大师,肯定会对当地佛教的传播起重大作用。《起废答》讲述了一个跛脚的和尚被奉为大师的故事。跛脚和尚外出时,披上方丈的袈裟,健壮的人为他赶车,年幼的人为他引路,众人小心惶恐地伺候他,他一下收了好几百人做徒弟。从跛脚和尚的左右簇拥、大张旗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永州佛教的兴盛。柳宗元年幼的女儿,和娘,也深受佛教的影响。《下殇女子墓砖记》记载:“和娘,既得病,乃曰:‘佛,我依也,愿以为役。’更名佛婢。既病,求去发为尼,号之为初心。”[3]P431一个刚刚十岁的女孩,说自己愿意皈依佛教,并因此改名。可见,佛教在当时的永州是被民众所接受的,且信仰者众多。

柳宗元深入下层社会,喜欢与农夫、渔翁等普通群众打交道。永州人们纯朴、热情,他们与柳宗元交往甚密。柳宗元描写、记录人们的生活,他的作品呈现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乡村图景。《田家三首》云:“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3]P1238这是农民的生活。《渔翁》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3]P1252这是渔翁生活的真实写照。柳宗元还记载:“永之氓咸善游”,[3]P506“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3]P756“楚、越间声音特异,鴂舌啅噪”、“出门见适州闾市井者,其十有八九,杖而后兴”。[3]P798即是说:永州的老百姓都很会游泳;在永州江边,凡是可以用来系缆船只并供过渡的人上下船的地方叫做“步”,永州的城北,有一个步叫做铁炉步;永州人说话的口音特别奇异,像鸟叫一样;来永州城里来赶集的人,其中十之八九都拄着木杖走路。

柳宗元还在永州写下了千古名篇《捕蛇者说》,其中提到的蝮蛇是否是前面所说的异蛇,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不可否认,永州野外蛇非常多。除了蛇,《柳宗元集》还记载了:鹧鸪、黄鹂、鹰、乌鸦、猿、猴、野鸡等动物,竹子、橘柚、红蕉、芙蓉、杨白花、桂树、灵寿木、石榴、芍药、白蘘荷、白术、仙灵毗、槟榔、茶等植物。由此可见,永州物种丰富,种类繁多。

三 地方政治

元和四年(810),柳宗元搬离龙兴寺,在愚溪旁边盖了房屋,一直住到元和十年(815)离开永州。柳宗元的溪居生活,加深了他对民间疾苦的了解和认识。他把当时百姓悲惨、流离失所的生活记录了下来,并从中看到了深刻的社会危机。

《田家三首》云:“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公门少推恕,鞭扑恣狼籍。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3]P1238-1239它描写了田家终年辛勤劳作,果实却尽被官府掠去的辛酸。《钴鉧潭西小丘记》和《钴鉧潭记》也都记载了农民由于受不了官府繁重的租税,放弃自己的土地,搬到深山里去居住,并且低价出卖土地以缓解困境的故事。《捕蛇者说》中蒋氏宁肯在生死边缘挣扎,也不愿去承担不堪承受的赋税。这些文章深刻揭露了当时永州赋税沉重,官吏凶暴,农村人口减少、经常迁移等社会现实,真实而沉痛地描绘了农民悲惨、困苦的生活。

综上所述,柳宗元笔下的永州,有着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气候酷热,山水秀丽幽奇;百姓迷信鬼神,民风淳朴,物种丰富;赋税苛重,农民生活悲惨。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远离政治斗争,登高临水,咏物遣怀,用如椽之笔描述着永州的秀美景色和风土人情,既造就了自己在文学、思想诸多领域卓越的成就,也使永州闻名遐迩。永州的山山水水,永州的芸芸众生,都成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最直接的素材。柳宗元的作品是我们了解当时永州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的珍贵史料,他向我们从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当时永州的自然和社会。

[1]王田葵.零陵古城记——解读我们心中的舜陵城[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0):1-12.

[2]林克屏,杜方智.柳宗元在永州[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3][唐]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杜方智,唐永莲,王仁明.从柳宗元著作看永州民俗文化[A].蔡自新.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

[5]何皛.此州地极三湘,俗参百越——柳宗元与永州风俗[J].柳州师专学报,2002,(4):19-22.

I206

A

1673-2219(2010)10-0057-02

2010-06-08

蒋云丽(1986-),女,湖南郴州人,湘潭大学2008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永州柳宗元山水
柳宗元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一处山水一首诗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江雪
《山水》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