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经济哲学视角思考

2010-04-07 19:30程慧敏
关键词:市场经济诚信道德

程慧敏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诚信的经济哲学视角思考

程慧敏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发展经济,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是一种诚信经济。站在经济哲学的视角,诚信是主客体间不断选择与验证的结果。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有两个维度,一则诚信是经济合作的前提,二则诚信也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然而,现实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仍有不诚信行为存在的原因,一是我国传统社会中诚信本质上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原则,二是目前我国深刻的社会转型形成的道德缺失。

诚信;市场经济;经济哲学

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发展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诚信。诚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理性经济,亦是一种诚信经济,理性是“经济人”的行为基准,诚信则使“经济人”之间彼此的交换关系得以成熟。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就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有赖于各种非经济因素的积极参与。从此角度推而论之,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马克思视“世界历史”的交往为唯物史观的基础(这异于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理论),人类在合作中从事实践活动,合作又总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之上。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拓展,共同价值取向的维系也要不断地强化,诚信则成为强化共同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的“试金石”。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体与他人合作并为达成共同目标而一致努力的能力。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就揭示了诚实守信对市场交易行为的重要意义。美国思想家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中,也深入地分析过诚实作为一种社会美德对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作用。诚信“一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1]在经济领域中,它属于社会资本范畴,已成为市场交换的必要条件,因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需有一套规范,秉承诚信就意味着对基本规范的遵守。正如罗尔斯所说,经济活动中人的“义务和责任是以关于体制的道德观为先决条件的”。[2]这个道德观中的首要原则就是诚信原则,它是经济发展中人文方面的“助推器”。站在经济哲学的视角看,诚信产生于社会需求,动态的形成过程演绎着主客体之间的选择与验证。

马克斯、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明确了诚信问题的要义,直到晚年他们依然延续此思路。针对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所说的竞争疑虑,马克思说:“我们这位乡下佬不妨探索一下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其中有哪一位理论家曾断言,竞争的全部实质就在于要做出‘良好的成绩’或者‘尽可能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在于‘尽可能把事情做得合算’。”[3]其中的逻辑昭然若揭,即提出了诚信的手段——目的关系链的“内核”问题。马克思表明,诚信行为是人们所希冀的,但事实上诚信行为的出现更侧重自由竞争外化的一种衍生物。主客体双方的诚信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践约来换取对方的诚信。这毕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即诚信的实践维度是相互的。斯密曾说:“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做生意上的往来,他就不盼望从一件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在大部分人民都是商人的时候,他们总会使诚实和守时成为风尚。因此,诚实和守时是商业国的主要优点。”[4]对诚信的需求与商品交换的需求是唇齿相依的,日益频繁的商品交换将推动诚信道德的发展。人们在交往中的信任源于人性的需要,如被抛弃就会损害到自身的利益,只有在不断强化诚信的理性基础上,做到需求与守信的逻辑契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才可呈现出帕累托优态。

根据以上的分析,从经济哲学的角度来看,诚信是在经济理性的框架内进行的选择,市场经济的交易基础必须普遍存在着诚信。

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既表达对人的一种德性要求,又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中国几千年的道德实践,已使诚信成为人们行为处世的基本规范,积淀到实践与意识之中。一种道德体系必然要对价值根源有所安置,就本体而论,诚信的价值体现为人存在的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诚信作为人性的至善之德,有助于避免人性的分裂和价值的丧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不可或缺,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恩格斯就曾经深刻地指出过:“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的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5]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有两个维度。

其一,诚信是经济合作的前提。马克斯·韦伯认为,市场经济要求非人格化的、实际的生活关系,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彼此认同的根据就是诚信。“交换伙伴合法性的保证,最终是建立在双方一般都正确假定的这样的前提之上的,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对将来继续这种交换关系感兴趣……因此会信守业已做出的承诺的,至少不会粗暴违反忠实和信誉。只要存在着这种兴趣,这条原则就适用:‘诚信是最好的政策’。”[6]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已经全球化,分工愈细,合作愈必要。市场经济的主体若想确保自身的利益,那就同时要保证他人利益的实现,其中就要求诚实守信的社会理念。只有如此,经济合作才有顺利开展的道德基础。由此可见,市场交换的主体需要诚信来维系和支撑。

其二,诚信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诚信属于道德价值要求的一种社会资源,市场经济下诚信作为无形资产关乎企业成败。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本质上就是社会诚信的竞争,如果企业失去应有的诚信就等于失去了竞争力。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只会是社会诚信高的企业“一览众山小”,这也是达尔文“进化论”在社会市场经济领域中的鲜活体现。正如美国伦理学家 R·T·诺兰等人指出的那样:“没有不断的竞争威胁,生产者就会固步自封,其商品就会以次充好,他们也就再无降低商品价格的积极性……竞争可以刺激道德的敏感性……‘它鼓励而不是阻止个人对其行为负责,培养一种切实可行的责任体系,并给人强加一种道德责任感’。”[7]深一步讲,诚信就是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筹码,因而诚信也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并逐渐成为多数市场主体自觉的取向。

既然诚信具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那么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为什么还会屡屡出现不诚信的行为呢?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诚信是做人的自律标准,本质上更多的是一个修身养性的根本原则。这种价值取向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所决定,也是家国同构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以宗法家族关系为支柱的熟人社会范畴。按照费孝通先生的理解,自然经济下的传统社会属于乡土社会,以熟人为交往对象,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8]9在传统的乡土社会状态下,各种关系的处理离不开人情。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下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关系的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什么标准”。[8]36可以说,在传统社会的大背景下,诚信就是人情。更进一步说,诚信就是对其背后的人际关系未被纳入法律化的规范予以确定,中国历史上长期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奸商”的敌视心理,社会诚信的自主性空间就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造成了诚信的缺失。

再者,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的深刻转型之中,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人们的效益意识与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向上的活力。但正如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讲的,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化,都会造成一些人心灵上丧失三种东西:共识、秩序和意义。具体分析也就是说,缺乏共识会产生冲突,缺少秩序人们的行为会显得不规范,缺乏意义就容易造成混乱。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发展和不断完善之中,社会的种种转型正在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诚信道德观念,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念尚未形成,这就造成了道德的空洞、“空场”,于是人们在道德领域内就出现了“异化”现象。价值取向的庸俗化、个人利益的空前张扬、重利轻义的利益观等等,都直接支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与社会交往,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出现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

总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诚信,既具有一种内在的德性价值,又不乏一种规范的理性功能。从解决问题的视角来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不仅是纯经济行为的操作,更表现为一个蕴含着法律、道德等因素的整合过程。因此,在建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诚信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它不但具有伦理道德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价值。

[1]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23.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7.

[4]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6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11-312.

[6]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08.

[7]R·T·诺兰.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28.

[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Econom ic Ph ilosophy Per spective of In tegr ity

CHENG Hui-m in

(Co 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 logy,Beijing Norm a 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 ina)

M arket econom y is builton the basisof econom ic developm ent,a sense of credible econom y.On the econom ic philosophy perspective,integrity is a resu lt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o chose and verify. It is necessary in themodern m arket econom y that integrity is a p rerequisite for econom ic cooper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inevitab le resu lt of a free com petition.However,there are still non-honest behavio rs in reality of the m arket econom y.The reasons are that the in tegrity of our trad itional social is a p rincip le of self-cu ltivation and the second ismoral failure in the p rofound social transform ation.

integrity;m arket econom y;econom ic philosophy

F069.9

A

1672-3910(2010)04-0062-03

2010-04-01

程慧敏 (1980-),女,河北蠡县人,博士生。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诚信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