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原理在泰国儿童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2010-04-07 18:15卢桂芝孙玉卿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泰国汉字汉语

卢桂芝 孙玉卿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情感教学原理在泰国儿童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卢桂芝 孙玉卿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文章以布鲁纳的情感教学心理学相关原理为依据,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情感教学原理来优化对泰国儿童的汉字教学。

情感教学;汉字教学;泰国儿童

一 引 言

汉字教学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广大留学生中,“汉语难”主要是因为“汉字难”,究其原因,除了汉字本身笔画复杂、数量繁多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笔画表意文字与字母拼音文字的巨大差异。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虽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成果还不能让人满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汉字教学严重滞后于口语、听力教学。著名作家、文字学家王蒙先生曾指出:“汉语是字本位的。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1]原北京语言学院(现改名为北京语言大学)校长、两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在《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一文中总结说:把“字”和“句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把汉字排除在语言要素之外,使其成为词汇的附属品,这样的教学路子是否反应了汉字和汉语的特点,值得反思。[2]吕教授在文章中引用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的意见:无论在语言学和教学理论方面,在教材的编写原则方面,甚至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承认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以及不正确处理中国文字和语言特有的关系,正是汉语教学危机的根源。[3]

在2005年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不少国家的汉语教学专家都呼吁汉语教学应该进行改革,都主张对外汉语教学不应该走拼音文字的老路,应该突出汉语和汉字的特色,走“以字为本位”的教学路子。[4]随着“字本位”的呼声越来越大,如何改善和优化对外汉字教学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了。

泰国儿童的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特点。首先作为教学对象的泰国儿童在泰国式的教育体制下,习惯了轻松、生动的课堂氛围,加之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更愿意接受自由、快乐的教学方法。其次,儿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来自教师的课堂语言输入,尤其是在没有目的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着泰国儿童的汉语习得效率。最后,中泰文在语法上的差异并不明显,可是汉字的书写与泰文字母相差巨大,初学者会对字形复杂、千变万化的方块字产生畏难情绪,汉字教学陷入困境,影响着整个汉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基于汉字教学的重要性,结合泰国儿童的第二语言语言习得的特点和认知方式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以“乐学”为主旨的情感教学法应该得到重视和充分运用。

二 情感教学心理学相关原理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它注重从知情交融的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角度来分析教学现象,提出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乐学”思想之中。[5]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布鲁纳(J.S.Bruner)在提出结构主义教学和发现法教学理论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在心里倾向,提出“动机原理”,这是情感教学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他认为,好奇心、胜任感等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也提到,儿童到少年的生活道路,应该是一条充满欢乐和富有生气的道路——这是整个教育工作体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后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人的不幸在我们的社会里是一种灾难,而儿童的不幸,则更是百倍的灾难”。[6]

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一味强调“苦学”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苦读”、“不苦何以通古今”……这样的古训何其之多,然而,这些“窒息学生天性的元凶”把“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令人欣慰的是,情感教学理论逐渐为中国教育者所接受,并渐渐运用到了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作为“祖国和民族的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文化背景迥异的外国学生,传统的“苦学”理念更加无法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我们应该从“乐学”精神出发,在情感教学理论的土壤中找到新的突破点,把汉语教学中的难点— —汉字教学向前推进一步。

三 泰国儿童汉字教学中情感原理的运用

(一)游戏教学:在竞争和快乐中学习汉字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式的课堂很难逃离沉闷、乏味的困境。然而,面对教学对象特殊的对外汉语教学,枯燥单调的课堂氛围显然无法适应,尤其是汉语教学的难点——汉字教学,更迫切地需要教学理念的改良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以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一般说来,教师的幽默感是很难培养的,但通过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小技巧和课堂游戏,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是可以改变的。[7]

这里列举几个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效果不错的课堂小游戏。

“添笔画变字”游戏: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简单的、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分成几组让学生添一笔使原字变成另一个汉字,如“王”变“玉”、“牛”变“生”等等。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汉字数量,这个游戏还可以做一些延伸,如“添两画变字”、“加两点变字”等等。

“闪电记汉字”游戏:用卡片将生字以很快的速度在学生面前闪过,具体时间可根据汉字难易程度来定,让学生立即写下来,看谁写得多、写得对。

“改错补缺”游戏:将学生作业中错误率高的汉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关上书,讨论黑板上缺笔画、多笔画、错笔画的错字,分组改正,看哪组改得多、改得对。

“笔顺接龙”游戏:这个游戏主要训练学生对汉字基本笔画顺序的掌握,对于汉字初学者,正确掌握笔画顺序对汉字的规范书写和正确理解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展示一些复杂汉字的笔顺,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一人一笔到黑板上进行笔画接龙,谁错了要接受小组惩罚。

在教学实践中,类似于此的小技巧、小游戏还有很多,这要求教师善于发现、赋予游戏精神。比起“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更能接受这种建立在竞争和游戏中的认知方式,只有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才能成功进行下去。

(二)融入文化教学:感受汉字背后的历史文化韵味

汉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没有一个民族、一种文字能够像中华民族的汉字一样,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对于泰国学生来说,方方块块的汉字与九曲十八弯的泰文字母相差巨大,汉字难写难记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汉字虽难,但是,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一定会让外国朋友好奇、向往。因此,教汉字不教文化是顾此失彼的,汉字的灵魂就是隐藏在汉字身后的文化韵味。在汉字教学中,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汉字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剖析,激起学生对古老文明的敬畏,有利于汉字教学深入、有效的推进。

如汉字“日”、“月”、“火”、“田”等独体字,可以用图画直观向学生展示这些汉字在创造之初的雏形,汉字“上”、“下”、“休”、“看”等会意字可以试图给学生解释这些汉字的由来。这是从“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的方法。

中华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汉字的形成与发展与儒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进行汉字教学的时候,可以也有必要联系相关的儒家文化进行讲解。例如,“言部”字可以大量与“心部”字相通,这种构形现象,充分体现了儒家学说中“言为心声”、“诗以言志”等儒学观念。[8]

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很大的比例,形旁对汉字的归类识记起到很大的作用,形旁表义的原则也给我们提供了解释汉字意义归属的可能性,一些典型的形旁体现着耐人寻味的中华文化。比如,一些菜名从草,像芹菜、萝卜、茄子;一些花名从草,像菊花、莲花、茉莉花,而打针吃药的药字也从草,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医食同源的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中医文化。

老师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汉字的来由或文化内涵,实际上就是调动一切认知方式,寓字于义的联想教学法。认知心理学把联系看成是对信息的积极加工和整理,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汉字,帮助学生建立各种联想,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记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样化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直观地表现出来的可能性。电化教学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可以使静态变动态,使难以在课堂上展示的事物,变得清晰可见、触手可及,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课堂展示汉字笔画动画 flash、充分利用现有的儿童汉字教学游戏软件、让学生欣赏经典的、难度适中的中文歌曲和电影等等都可以也应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泰国儿童善于动手的特点,除了电化教学,让学生自己制作中文贺卡、生字表、出板报、户外活动等形式也可以起到多样化教学的作用。

汉字教学枯燥乏味,需要一个多样化的传授方式,轻松活泼的教学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缩短了认知过程,声、光、形、色的刺激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四)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胜任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和更浓厚的兴趣。语言的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其教学成果主要体现在会用目的语交流,能和该语言的母语者进行对话,因此,与学生在课内外进行融洽沟通是促进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既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偏误,又能拉近师生关系。

汉字与口语、听力不一样,日常交流很难体现,汉字学习成就感的满足就不如口语那样容易,这也是汉字教学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更加注重实用性,譬如找一些公共场所常见的标识、标语,男女厕所、进口出口、禁止吸烟等标语让学生识记;说明书、经典广告词、名人的名字等也可以适当出现在课堂教学上;抓住春节的时机,指导学生写春联,甚至是组织学生上街送春联等等。这些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更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学习汉语虚荣心的满足,增强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汉字教学成果的检验主要是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教师要在学生的书面作业上做足工作,例如把写得好的作业当堂展示、定期出办报展示学生书法作品等。

四 小 结

泰、汉语言的差异最主要体现在文字和语音上,对于泰国儿童来说,汉语学习的最大困难在于汉字的识记和书写,因此,对泰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放在汉字教学上。如何让一群天性活泼的泰国儿童在枯燥乏味的汉字教学中得到新鲜的体验和收获是汉语教师的责任。孔子把学习者的治学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知学、好学和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境界,也就是学习者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并陶醉于学习之中。“寓教于乐”不是先贤圣人假想,而应该成为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途径。情感教学心理学可以成为汉语教师践行“乐学”教学理念的理论指导,而情感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位汉语教师要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特点、及时总结教学成果,真诚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中来。

[1]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J].新华文摘,2005,(9).

[2]吕必松.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A].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白乐桑.汉语教材中的文、语领导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是分离?[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胥宇虹.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4).

[5]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7]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8]伊立新.论汉字与中国文化的互相影响[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5).

(责任编校:燕廉奚)

G623.2

A

1673-2219(2010)11-0207-03

2010-09-01

卢桂芝(1986-),女,湖南永州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孙玉卿(1964-),女,山西怀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泰国汉字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泰国的中秋节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