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特色的保护与利用

2010-04-08 04:19邓键剑
关键词:风貌居民景观

邓键剑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1 乡村景观的内涵

乡村景观是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地域划分和景观主体的不同.乡村本身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乡村景观正是这一产物最直接的体现[1].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风格的景观区域[2].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包括农田、果园及人工林地、农场、牧场、水域和村庄等生态系统,是人类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3].

2 当前乡村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许多地区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变化中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充满活力的乡村及其特色景观逐渐消失.

2.1 规划、建筑缺乏地方特色

当前,无论是乡村总体景观规划还是乡村单体建筑设计,其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已无从体现.很多乡村规划设计图只会生搬硬套地借用城市规划建设的规范与模式,丝毫不考虑乡村本身的环境特征,而且缺乏专业乡村规划设计师的指导和参与,造成大多乡村布局千篇一律,有些地方甚至采用大片行列式排列,形式单一,使乡村缺乏自由、亲切的氛围.很多新建或者翻新的居民住宅盲目热衷于效仿城市建筑模式,随意选择材料与色彩,使得建筑风格与布局混乱,缺乏传统的淳朴自然的农家特色,并且,私搭乱建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乡村景观的整体风貌.

2.2 乡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

相对城市而言,乡村景观环境原本自然属性较为突出,生态环境较好,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乡村自然环境秩序受到破坏.例如,乡村一般是居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点,导致乡村河流水质恶化,天然美丽的滨水空间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并且,乡村的垃圾多沿路乱丢乱放,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2.3 村落邻里活动空间缺失

目前乡村大多劳动力都选择进城务工,留守的村民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乡村活力明显衰退.同时,乡村中适合邻里交往、休闲活动的空间缺乏总体规划,较为分散或者空间特征不明显,致使乡村的邻里活动质量不高,令乡村居民的日常交往活动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3 加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加强乡村景观特色的保护与利用,有助于改变当前不同地区的乡村风貌越来越雷同,越来越“城市化”,田园文化特色逐渐丧失的现象;有助于将来城市建设扩大后的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优化乡村景观资源及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经济形式;有助于建立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真正实现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3.1 保持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特色

相对于城市来说,人类活动对于乡村景观的干扰强度较低,因此,乡村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并且呈现出较强的深远性和宽广性.通常构成乡村自然景观的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多种要素之间通过有机组合,构成了具有乡村特色的自然景观风貌.维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自由生存和繁衍的空间,有利于保护乡村物种的多样性.

3.2 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布局

乡村景观的村落、建筑、农田、工业、交通等多种景观应随当地地势而建.不论聚集或者分散,都应该布局灵活多变,高低错落又不失秩序美感.例如:农田可以形状多样,作物种植既考虑生产的便利性又可以结合景观效果进行综合规划;道路交通应蜿蜒伸展,结合地形高低起伏,能创造出浓厚的乡村趣味;滨水区域采用自然形式,创造植物从陆地到水生的自然过渡形式.

3.3 创造条件传承乡土文化特色

每块土地都有历史的沉淀,并且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发生着紧密联系.乡土文化作为乡村的文化遗产,包括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反映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当地居民的某些日常生活习惯会依赖环境,村民在河边洗衣的场景就带有浓重的乡村生活气息.每个地方都有许多凝聚着当地智慧的民俗节庆活动,每逢节庆假日都会有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日活动的开展.因此,在规划设计乡村景观时应该注重营造适合开展当地民俗活动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活动场地.此外,还可以注重乡土文化景观标识的塑造,例如江南民居的典型风貌要素是 “粉墙、黛瓦”,传统的肌理应该在村落的建筑、街巷处处保留.

3.4 合理开发乡村资源

乡村的主要功能是为人类提供农产品,过去由于过于强调乡村的生产功能,导致乡村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使得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地方由于利益驱使,盲目跟风,忽略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考虑到乡村的各项发展,未来乡村景观的发展应该协调乡村的各项资源,充分发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资源,例如:某些地区具有较好的渔业条件,便可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形成乡村产业景观特色.集约、高效和生态化的利用乡村资源,有利于提高乡村经济活动效益、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及乡村景观[4].

3.5 保护乡村的聚落空间

乡村聚落空间一般是以小尺度的人性化空间为主,村头的小广场、十字路口的大树下的空地通常都是乡村居民劳动后休闲聊天的好去处,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发挥着满足居民邻里交往的心理需求.因此,应该尽量维护乡村的聚落空间秩序,既要使其成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见证,又要在对当地居民的心理、行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聚落空间分布.

[1]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9):45-47.

[2]汪梅,王利炯.乡村景观的二元性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92-6493,6495.

[3]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人居环境,2002(5):76-79.

[4]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55-58.

猜你喜欢
风貌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包裹的一切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