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庄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2010-04-08 04:19彭文华朱华武
关键词:农庄现代农业农业

彭文华 , 朱华武

(1.湖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宁乡县金洲镇南洲村,湖南 宁乡 410600)

现代农庄是指基于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背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采用生态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以家庭或涉农企业为单元,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达到生产有特色、生活有保障、环境有景观、经营有效益的目标而组建的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农庄对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些地区的农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模式单一、风格雷同、管理服务不够规范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

1 现代农庄的发展态势

在欧美一些国家,农庄经济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已具备成熟的市场和相当的规模,步入了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轨道.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农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美国的山岭葡萄园和古威逊庄园,澳大利亚的卢温庄园,新西兰的马纳酒庄,法国的拉葡萄酒庄等都是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现代农庄.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现代农庄建设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旅游业的兴起,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农庄经济才开始出现.由于城市污染的加剧以及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加大,远离城市的喧嚣,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则成为都市人的向往与追求.

近年来,在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周边兴起了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且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现代农庄[1].如广东省新建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旅游收入达10多亿元.还有北京的民俗村、观光园,四川的农家乐,浙江、江苏等地的观光村都是现代农庄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现以北京西洼现代观光农业园为例,2000年北京市海淀乡万柳集团公司与亚洲亨利企业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北京西洼现代观光农业园,形成了以绿色产业现代农业观光为主的经营模式[2].运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管理,将单一的生产园变成多功能的采摘、休闲种植园,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服务大都市的有效途径.

2 现代农庄建设的意义

现代农庄建设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农庄以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为特征,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途径,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科技装备,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土地流转为方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达到农、工、贸相衔接,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效、规模经营.现代农庄建设将大大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而且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提高土地产出率;不仅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而且要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而且要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都有自身发展优势和特有的地理环境,可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3].

现代农庄建设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农庄的建设,将大大促进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也充分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具体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产业发展来支撑.产业是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效益的源泉,产业是就业的载体,产业是后劲的依托.现代农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村容村貌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现代农庄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物质积累.

3 现代农庄建设面临的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和可行性论证、模式单一、风格雷同、缺少独特创意.从现代农庄建设实践看,很多地区尚未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缺乏整体布局、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单纯的企业行为导致了现代农庄的盲目建设.有的地区甚至脱离实际,大搞形象工程,贪大求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规模较小,品位档次不高,受季节影响大.由于一些农业项目投资准入门槛低,一些单个家庭投资的农庄项目,往往规模较小、各自为政、无序竞争,难以形成特色.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加上服务项目单一,受季节因素影响大.一些农庄到了秋季就出现了淡季,一到冬季就只能关门歇业.

(3)人才缺乏,管理服务不规范.很多农庄,大多采用家庭员工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服务不规范.尤其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农庄投资者很难招聘到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致使许多改革措施和发展思路无法付诸实施.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经营效益难以体现.

(4)自有资金不足,融资难度大.大部分农庄是租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起来的,土地权证不全,不能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只能靠滚动积累、自筹和社会融资,发展相对缓慢.

(5)政策扶持力度小,投资风险大.很多地区政府尚未针对农庄经济发展制定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一是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改善,直接制约农庄经济发展;二是部分政府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重视不够,一些地区的农庄建设缺少农业科技支撑,致使一些新开发的特色农产品生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三是农业信息服务滞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不能满足农庄建设的需要.

4 发展现代农庄的对策

(1)科学规划,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根据企业自身优势,选择投资方向,并根据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确定投资规模,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项目设计、包装和宣传.

(2)创新组织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项目档次.解决农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小生产”与 “大市场”的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经营,并逐步培育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以此推动农庄经济稳健发展.

(3)积极吸纳和引进人才.现代农庄的发展,关键靠人才.针对当前现代农庄建设中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宣传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的状况,要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强农庄内部员工培训,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多渠道、分层次引进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是通过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现代农庄建设的需要.

(4)创新融资方式,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破解资金瓶颈.涉农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庄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政府财政可对农庄建设贷款立项项目提供财政贴息支持.在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农业,兴办农庄,大力引进城市资本进入农业开发投资领域,从而实现农庄经营主体投入多元化.

(5)争取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申请项目立项、报批,购买农业保险,加强技术防控,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各级政府应着力构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技术防范体系,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标准农业,改变农业 “靠天吃饭”的局面,把农业对自然的依存度降至最低.

[1]樊宝洪.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江苏省泰州市的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乡村农业品牌集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兰大军.建设农庄经济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灿烂希望[EB/OL].[2008-09-14]中国乡村发现网.

猜你喜欢
农庄现代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