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劲的学术动力支撑“文化强省”建设

2010-04-08 05:27左鹏军
关键词:广东建设文化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文学院,广东广州 替换为 510631)

以强劲的学术动力支撑“文化强省”建设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文学院,广东广州 替换为 510631)

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的口号一经提出,就不出意外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来看,广东各地、社会各界对建设“文化强省”号召的这种积极反映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然的。这是广东社会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之后,对于文化发展的一种深切呼唤,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自觉。在“文化强省”建设方兴未艾之际,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和平稳务实的心态,充分认识“文化强省”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强劲的学术支撑

从前几年的建设“文化大省”到现在的建设“文化强省”,是广东继续发展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信心的再度展现,体现出文化建设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从重视“大”到强调“强”,是文化建设重点的一次自然延伸和必然发展。如果说“大”关注的主要是数量与规模,重点在于外部力量和表现形式,那么“强”所强调的就是质量和效率,重点在于内在实力与创造能力。这一思路有可能使文化建设更多地回归“文化”本身,更贴近社会现实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对“文化”特性与内涵认识的一次有意味的凝炼深化。这对于广东的文化建设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正因为如此,建设“文化强省”不是一纸行政命令、几次大会小会、一些表面文章、若干指标数字就可以实现的,而必须显示出应有的文化内涵和足够的学理深度。这就特别需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作为深度支撑,需要宏远的文化追求作为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实际上对广东的学术水平特别是人文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在学术文化层面提升广东文化内在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应当明确,缺少高水平学术研究的文化建设是没有说服力的,没有强劲学术动力支撑的文化建设是无法强大的。一方面,学术研究本身就是文化建设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也是最有内在价值、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学术研究的水平如何、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力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成效甚至成败。基于这样的认识,就应当说,已经开展多年并取得丰富成果、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岭南文化研究必须确立更加高远的学术目标,寻求继续发展、提升总体水平的途径,以期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承担更多的学术责任和文化责任,切实使岭南文化研究成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和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对此,学术界特别是岭南文化研究界的发奋努力、自觉担当非常重要,而文化宣传部门的深入认识、切实关注、组织协调也至为关键。比较理想的局面是学术界与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切实发挥学术研究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共同促进“文化强省”建设战略的实施。

二、明确“文化强省”的学理内涵

从学术的意义上说,“文化强省”的内涵应当是丰富的、变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文化强省”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关涉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第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人文内涵的结合。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应该从现代人文精神的高度对那些相对固定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和合理阐释,从精深的学理意义上和现代文明意义上体认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赋予其集传统精神和现代意识于一体的人文意蕴,寻求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精神的契合点。

从另一角度来看,当今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也是在为后人留下具有精神内涵的遗产,也是一种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化承传事业。文化的力量往往是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社会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相互映衬中彰显出来的,这也是文化独特魅力的一种重要的体现方式。

第二,综合文化实力与标志性文化成果的显现。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综合文化实力应当是衡量文化强弱的重要标准。这种综合文化实力不是指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文化指标,而是综合性、整体性的文化成就,并不会因为有某些方面的长处,就可以替代或遮蔽其他方面的文化短处。

标志性文化成果作为一定时期文化水平、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形式,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成果,而且包括非物质文化成果;不仅包括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成果,而且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成果。从目前广东的文化现状来看,有必要强调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形态标志性成果和精英文化成果的培育,更加重视赋予物质性文化标志成果以深厚的精神内涵和长久的文化意蕴。

第三,文化核心竞争力与幅射影响力的形成。文化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文化优势与文化特色的集中表现形式。这不仅是指对于本区域内部、对于国内其他区域而言要有明显的竞争能力,而且应当是对于更加广阔的文化区域而言的,比如对于境外、国外的相关文化区域而言,也应该具有明显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从而使自身的文化生存与发展处于一种健康活跃的环境之中,不断增强自我超越和自主创新能力。

文化幅射影响力不仅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显现方式,而且是文化内涵、文化精神等传统积淀的当代显现方式。也就是说,文化幅射影响力是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传统等内在因素的综合显现,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个动态指标,它的指向应当是向外和向前的。

第四,自我文化认同与他者文化认同的高度统一。文化认同的差异性在许多情况下明显存在,主要表现为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差异性。感同身受、一厢情愿的自我认同与冷眼旁观、隔岸观火的他者认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几乎是一种常态和必然。但是,目前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和寻求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内在关联性和统一性,从而寻求这两个文化认同维度的高度统一性,这对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假如在文化认同的基本问题上长久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特别是自我认同感与他者认同感在深度与高度方面显现出巨大分歧,就不能不进行深刻地自我反省,并有意识地进行双方的沟通与调适,寻求文化认同的契合点和融通的可能性。这对于“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认同、文化交流与发展来说特别重要。

第五,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人的全面发展诉求的实现。从人类文化进程的角度来看,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有效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在寻求当下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未来发展并留有充分的可能性和广阔的空间,是在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和文明进程中规划当下的文化建设,寻求当下的文化发展,而不是因为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计后果,甚至不惜代价。

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最终目标应当指向人本身,应当是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充分实现。既不是小部分人的价值实现,也不是为了实现其他指标而冲淡、漠视人的价值。一切社会的发展最终必然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一切文化的进步的最终目标都应当是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文化强省”建设中应当首先体现这种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理念。

三、“文化强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判断与评价的标准和角度也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总有一些是特别重要、特别内在的,也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文明程度与文化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纯学术领域的研究水平、文学艺术创作的水准;一是普通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文明修养和精神生活质量。这二者之间看起来相距甚远,实际上存在着相互依存、彼此呼应的密切关系;而且,在二者构成的两极之间,可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张力场域。换言之,决定一个社会文化程度、文明水准的不是某些具体的硬件或软件、数量或质量、速度或规模,而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久的文化实力。

一些现象表明,目前许多人对文化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远逊色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对经济指标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文化强省”的号召、探索与实践,有可能使广东在已有的文化程度、文化实力、文化地位的基础上再次获得整体性的提升,从而走向更高的水平。

同时,建设“文化强省”的号召也具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广东还不是一个文化强省。从目前广东文化的整体状况来看,这个估计是清醒的,也是接近事实的。不得不说,在许多情况下,在许多方面,广东的文化形象并不是最佳,广东的文化地位也不是很高,至少不像一些广东人自己估计得那样理想,也不像广东的经济增长那样有说服力。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三十多年来广东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并没有带来文化的同步发展;目前广东的经济实力、经济地位与其文化实力、文化地位相比极不相称。这本来是正常的。在生活困难、艰难起步的初期,经济先行一步是必然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时候,假如还不知道重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还不懂得从根本上增强文化实力,就必然给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愈来愈大的问题。

虽然广东目前还不是一个“文化强省”,但是必须看到,它具有明显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也具有朝着这个方向建设的重要条件和诸多保障。广东丰厚的历史人文遗产、华侨与侨乡众多的优势、近现代民主革命的传统等,都应当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其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观、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传统、众多民系族群相互交融和谐相处的人文环境,则可以成为具有广东特色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的飞跃式发展和具备的经济实力,都可以成为新一轮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有了这些保障和支持,广东的“文化强省”建设就有可能从较高的起点开始,并可望在不远的将来达到更高的水平。

从目前的主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来看,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当下有可能获得一次深度的契合,从而为广东的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甚至优越的条件。

四、“文化强省”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文化之“强”与“不强”,是一种极富弹性和主观性的说法;“文化强省”也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固定的概念,很难确定一个数字化的指标或标准化的要求。“文化强省”的目标只有在动态比较、变化发展中才能获得逐步实现,其意义只有在广阔文化背景之下的相对性、竞争性中才能获得真实的呈现。

要确定“文化强省”的内在意义与合理目标,至少需要两个维度的联系比较:一个是时间维度,从自然时间历程中对比今昔广东的文化水平与实力,以求尽可能准确地判断广东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优点和弱点;另一个是空间维度,从横向空间拓展中将广东文化与我国的主要文化区域相比较,以判断自己的特色和长处,寻找差距与不足,在学习他者长处和发挥自我优势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寻求更加充分地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需要将广东文化与境外、国外的有关文化区域进行联系比较,以获得更加广阔、更加准确的文化认知空间。在联系比较、竞争共进的过程中,广东的“文化强省”建设才可能处于真实具体的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环境之中,处于比较准确的世界文化背景之下,也才可能获得不尽的活力,从而处于一种强者更强、水涨船高、不断进步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与其说“文化强省”是一项确定的指标和具体的任务,不如说是一个拥有不断前进的文化目标、带有理想色彩的历史过程。因此,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建立和保持开阔通达、科学文明的文化态度,培养和传递尊重文化、敬畏文明的精神价值,确定长远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岭南文化研究必须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一种内在动力。还应当明确,“文化强省”建设是全社会各个方面、每个个人的使命,只有全社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文化强省”的目标才会离我们愈来愈近,才会不断增加这个文化理想变为现实的可能性。

五、“文化强省”建设中必须强调的几个观念

从建设“文化强省”的高度来看,目前某些现象的存在、某些观念的流行,不仅对“文化强省”建设不利,而且会造成影响或阻碍。因此有必要强调以下几个重要观念。

其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高远的文化理想。本来,广东取得巨大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可是由于眼前利益、既得实惠的影响,这种传统在一些地方、在某些人那里却被淡忘、被嘲讽、被否定,讲究排场奢华,追慕享受之风愈演愈烈。这种风气大不利于广东的持续稳定发展,更不利于“文化强省”建设。与此相关,社会的许多方面过多地关注眼前利益和当下得失,“小富即安”心态和行为习惯在一部分人当中流行,普遍缺乏高远的文化理想,进取意识和奋斗精神均存在明显的缺失。

其二,长远的发展策略和不断超越的动力。这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极其重要。广东的社会文化发展目前可能就到了这样的关节点上。一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明显缺少广泛咨询、充分论证、科学决策基础上的长远规划,现实感不强、前瞻性不足、缺少足够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整体性,造成诸多的人力浪费、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发展受限问题。与此相关,在建设发展中明显缺乏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思路、提高水平、超越自我的思想动力。这不能不明显限制广东的持续发展。

其三,坚忍执著的毅力和深邃精湛的思想。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人的精神动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要指向人的发展。广东在明清之际、近现代时期取得了很高的文化成就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获得了这种超凡的毅力和精湛的思想。假如认为目前广东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那么继续进取与创造,一定比改革开放之初要艰难许多。这就需要在精神层面上有坚忍执著的毅力和深邃精湛的思想,以此为内在动力,寻求继续进步、持续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将这种文化诉求转化为现实发展的可能性。目前缺少毅力的怠惰现象、缺少思想的肤浅行为并不鲜见,这对“文化强省”建设极为不利。

其四,背依五岭、面朝大海、兼融中西文化的精神气质。广东文化的特质恰恰在于一方面继承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而能变通发展,从而形成自身显著的区域文化特征;一方面有意借鉴吸收西方文化因素而能自觉消化转换,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目前广东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区域文化特色及其对于“文化强省”建设的价值还缺少足够的认识。由于缺少真实有效的比较对象和参考维度,使广东对自己及相关文化区域关系的认识经常处于比较模糊或盲目的状态,或认识不足,或过于自负,或估计过低,或盲目乐观。这种情况对“文化强省”建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总之,从广东当下的文化现实和我国文化发展、世界文明进程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是广东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也是广东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次艰巨的文化考验。对此,我们每一人不是要拭目以待,而是要身体力行。

【特约编辑:左鹏军;责任编辑:赵小华】

左鹏军 (1962—),吉林梅河口人,文学博士,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广东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