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诚勿扰》背后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2010-04-08 12:06周江红
关键词:非诚勿扰媒介公众

周江红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07)

论《非诚勿扰》背后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周江红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07)

近年来,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进行深入分析,阐释媒体在社会责任的缺失,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非诚勿扰》;媒体社会责任;把关人

今年以来,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大热荧屏。“拜金女”马诺,“富二代”刘云超,“淡定女”谢佳等男女嘉宾迅速地成为网络红人。伴随着男女嘉宾在话题的碰撞中走红,关于“身份造假”、“炒作包装”等质疑也从未间断过。有人质疑嘉宾身份涉嫌造假,有人诟病节目充斥着拜金言辞,有人说它不是征婚征友,实则是在选秀。但是近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管理通知规范婚恋交友类节目,给这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婚恋交友类节目踩了急刹车。

本文试图结合媒体的社会职能,对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进行分析,阐释媒体在社会责任上的缺失,并提供一些借鉴。

一、媒体的社会职能

1、传播信息,引导舆论

媒体的首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一切向公众发布的信息都应当是真实、可靠、健康、有益的,引导受众合理调节自身行为;同时客观正确地引导舆论,表达党和人民的意志,把代表主流社会思想的舆论表现出来,一切事件的评论议论都必须是客观公正的,不能为某些利益而左右,误导公众。

2、促进发展,推广知识

媒体要积极主动地推动发展,挖掘和介绍各行业的先进典型和新生事物,以榜样的力量推动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媒体还担负着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的作用,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

3、教化公众,舆论监督

媒体要生动形象地教化公众,通过自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关心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文明的责任感,进而影响公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另外媒体要高度负责地坚持舆论监督,公论、公正、正义是媒体的内在品质,揭露公众关心的社会矛盾和违法违纪事件,鞭打假恶丑,传达弱势群体的呼声,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非人道行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这历来是媒体影响力之所在。

二、现实存在的问题

1、“把关人”弱化

1947年,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媒体作为公众获取知识的平台,承担着传播真实可靠信息的社会责任。公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体来了解事实真相,进而转化为自身的意见和思考。如果媒体不能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于信息的来源进行把关,那么将有可能把不全面,不科学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这样公众的“知情权”就得不到保证,媒体“把关人”的社会责任更无从谈起。

《非诚勿扰》随着收视率的提高捧红了不少明星式的男女嘉宾,他们在网络中的人气非常高。但是在网友人肉搜索的过程中,这些嘉宾的身份与节目中介绍的身份出现了差异。

45岁的杨漫在节目中的身份是“年薪20万的市场营销总监”,但网友查出她是江苏城市频道健康讲座主持人,还参演过北京电视台法制节目的短剧。选中杨漫却被拒绝的帅小伙刘丞、“宁肯坐在宝马里哭”的马诺、高挑美女韦敏都是同属一家模特公司的模特。中性气质的谢佳被网友查出是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2008级学生,在该校的网页上赫然有这样一条新闻,“2010年3月4日下午,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来我院为艺术管理学院08级学生谢佳拍摄了VCR,她参加节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何成功策划一档新型电视节目及如何管理好整个节目的录制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创造了收视神话,夺得了全国同档节目“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所获得的广告收益自然可想而知。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媒体忽视了节目的审查力度,让身份作假的嘉宾出来作秀,让低俗、拜金、非主流价值观扰乱大众的心智。媒体的一个主要职能是传播真知,一切向公众发布的信息都应当真实、可靠、健康、有益,引导公众合理调节自身行为。但在《非诚勿扰》中,媒体却弱化了“把关人”作用,把一些非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扰乱其心智。如果媒体这种社会公器演变成粉墨登场的戏台,那么这个社会恐怕真要“娱乐至死”了。

2、节目同质化严重

在媒介高度竞争的当下,节目逐渐暴露出内容死板、类型单一等问题,导致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十几年前,内地的电视荧屏曾经出现过一次相亲热潮,如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北京电视台的《今晚我们相识》和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等。随着媒体形式的迅猛发展,观众的口味不断变化,这类节目纷纷走向了没落。如今,电视相亲类节目又卷土重来,而且来势凶猛。但是和之前的同类节目相比,此次相亲节目是服务性减少、娱乐性增强。征婚交友的目的被弱化,相反作秀的成分加重。

在《非诚勿扰》横空出世前,湖南卫视在2009年12月已经推出了一档同类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两档节目的舞美场景完全一样,人物设置也几近相同,环节设置更是大同小异,包括才艺表演、互相提问回答、男生反选等,最终实现男女嘉宾的双向选择等。

在看到相亲交友类节目的成功后,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一夜之间,全国各级主流媒体刮起了一阵暴风骤雨式的相亲旋风,并且愈演愈烈,大有拼个你死我活的势头,如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等。如此相似度高的相亲节目,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观众在数量众多但类型相同的节目中选择时,不能真正地得到多类型、多样式的服务,简单重复的跟风只会加速这场相亲盛会的灭亡。

而对于广大媒体从业者来说,要想在众多相亲类节目获得良好的收视率,就必须采取非常手段,制造话题来吸引观众眼球。但是节目的精心策划却掩盖不了责任意识的缺失,打着帮助剩男剩女找到理想另一半的“高尚”旗号进行彻头彻尾的炒作,虽然赢得了收视率,却也丢失了作为一个媒体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

3、媒体过于功利

虽然媒体的市场化决定了媒体注重收视率,对广告效益的追逐,但无疑,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同一般,是决不可忽视的。

为了经济利益,媒体的过度炒作已经不是一个个体现象。一些节目为了收视率的考虑,从资本回收的角度,专门炮制和调配适合当下人们口味的话题。这种纯粹的商业需求恰恰忽视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能。

《非诚勿扰》中塑造了许多话题人物,“拜金女”马诺,“富二代”刘云超,“淡定女”谢佳等男女嘉宾迅速地成为网络红人。而其中最著名的还要非马诺莫属。这个来自于北京的平面模特,因其大胆犀利的言论被网友们称之为“拜金女”。她的那句“宁可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不知颠覆了多少人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爱情观,引来无数人的议论。

《非诚勿扰》的一些女嘉宾不是去相亲交友,而是借机炒作成名。《非诚勿扰》与其说是一档大型相亲交友的栏目,不如说是一个媒体与艺人互相借力炒作的大型平台。一方面,《非诚勿扰》凭借着平面模特、艺校学员身份的女嘉宾的接力捧场,不断制造话题谋杀了无数善良观众的眼球,傲居国内同类相亲交友栏目的收视榜首。另一方面,来自北京的平面模特马诺等女嘉宾凭借“宁可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等雷人经典语录迅速蹿红,惹来各路媒体关注。其大胆出位的言行最终因“道德观与公众不符”而遭广电总局封杀。

为了收视率,媒体不断制造“话题效应”。在这些炒作背后,媒体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不负责任一味追求收视率的炒作行为,也让我们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感到担忧。

丹尼·埃利奥特说:“无论大众媒介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中,它们都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且每种媒介都要对依赖他们而获知信息的公众、团体负责。不管是私有制媒介,还是政府所有制媒介,不管有无新闻控制存在,也不管这种新闻控制是来自新闻机构本身,还是来自外部力量,责任都是存在的。”社会责任感是媒体的基石。媒体要坚守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议

施拉姆说:“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问题,乃是媒体、政府与大众三种力量间的微妙平衡关系,完成传播方面所必须完成的主要责任在于媒体,基本义务则属公众。”

1.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体制和机制改革。同时加大节目和新闻报道的审查工作,以确保传播信息的准确无误,以免误导大众。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净化媒体,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并建立有效的惩处和责任机制。同时,对于媒体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也只有在完善、系统的法律框架之下运行,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

在这方面,我们先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在英国,具有执法功能的媒体管理机构有:英国广播公司董事会、独立电视管理委员会、广播电台管理委员会、广播电视申诉委员会、广播电视质量标准委员会。从事媒体方面的都要遵守BBC发布的《制片人守则》或是其自身公司的内部管理条例等,这些条例都强调在报道中要依据准确性、公平性和平衡性的原则。广播电视质量委员会负责检查节目质量,如节目内容是否道德,是否过多表现暴力,展示犯罪,或有不适于儿童观看的内容等。而广播电视申诉委员会是处理投诉方面事务的,是一个有法律地位的组织。一旦它认为某一投诉合理,有权责令电台、电视台撤回节目,并向当事人道歉。

2.媒体方面

媒体自律是基于对媒介职业基本职能的认识,为维护职业名誉而发自内心的对职业行为的自我约束。媒体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新闻职业道德观念,形成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心和职业品德,形成自己的媒介文化自觉。同时要完善多层次媒介自律监督体系,健全惩戒追究制度。节目通过层层审核从源头杜绝媒介时弊;聘请业内专家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将虚假新闻等监管的裁决结果在报刊、杂志、电视,以及互联网上公布,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并且采取相应措施追究其违规行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媒介时弊。

当前网络传媒迅猛发展,为公众监督引入媒介自律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众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揭露媒介时弊,引起社会共鸣,产生更大的监督效力,从而对违规的从业人员形成巨大威慑力。

3.大众方面

在传媒技术发展的今天,媒介和受众的互动关系逐渐强化。大众作为媒介传播的接受者,在传播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众的需要是传播的源泉,受众合理、适当的需求是传播系统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受众群体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传播者和受众的“双赢”。只有通过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培养对媒介有清晰的识别和熟练的驾驭能力的“媒介公民”,才能有效控制受众个人的行为,在面对和利用媒介时保持批判自主的能力。

作为大众,要正确的了解、认识媒体的实质和意图;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要去伪存真,建立对媒介信息的系统性批判意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理智、冷静地对待媒体,对媒体传播的内容有正确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批判和思辨能力。

四、结语

媒体自诞生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社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也能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面临着各种矛盾的激化,媒体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压力与困境。于是有些媒体开始淡化社会责任,一味追求眼球效应,甚至置文化品味和人文关怀于不顾,以胡闹“愚乐”取代娱乐,以恶搞取代尊重,以刺激取代关爱,致使媒体公信力和美誉度被伤害。然而,用低俗来换取“眼球效应”,甚至不惜造假来博得轰动,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媒体生存乃至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如果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媒体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

一个媒体若想长期生存,就必须树立责任意识,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使之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只有这样,以媒体自身为核心,依托政府、媒体以及大众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为大众营造出一个健康积极的媒体环境。

注释

①理查德·韦斯特:《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责任编辑东园

2010-09-20

猜你喜欢
非诚勿扰媒介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浅析我国相亲类节目现状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