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文化
——民间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研究之三

2010-04-10 09:16黄宏姣
关键词:民间文化知识分子民间

黄宏姣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民间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文化
——民间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研究之三

黄宏姣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民间知识分子的生存与个人成长都离不开民间社会的文化环境。同时,民间知识分子也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为民间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二者相辅相成,血肉相连,从而形成了一种鱼水关系,不可须臾分离。

民间社会;民间知识分子;关系

民间知识分子由于长期生活于民间社会中,他们与民间社会文化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民间社会丰富的生活成长了民间知识分子;也是民间知识分子与广大民众一道,推动着民间社会的发展。本文拟以民间叙事材料为例,从民间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民间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化两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番具体的分析。

一、民间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

(一)民间社会的教育与鞭策

民间社会是民间知识分子成长的摇篮,他们不仅可以从民间社会中学会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还时常得到来自民间社会的鞭策和激励。《华佗虚心求学》就讲述了名医华佗向民间老人学艺的故事。据说华佗成为名医以后,接待了一位“头风病”患者,华佗开了药方后,还要求用“生人脑子”作药引,而患者自己没法找到这样的药引。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后,华佗又碰见那位患者,病已痊愈。一打听,原来是患者遇上一位老人,叫他“找十个古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华佗一听,觉得老人的药引十分神奇,便虚心向老人学了三年,提高了自己的医术。[1]72-74

民间知识分子不仅可以从民间得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他们也能获得某种精神上的鞭策和激励。著名的故事要数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了。相传李白小时候贪玩,经常逃学。一天他从私塾偷跑回家,遇到一位白发老婆婆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磨铁杵,李白好奇地问:“老妈妈,您磨这个干什么?”老妈妈回答说:“我想要把它磨成针啊!”李白又问道:“这样一根铁杵,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老妈妈对他说:“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李白恍然大悟,从此安心学习,最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大诗人。[1]90

(二)民间知识分子的神圣地位

在民间叙事中,真正的有才学的民间知识分子,在民间社会中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处处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歌颂。人们将他们的事迹编成故事、传说,流传至今。有关这样的民间叙事作品在民间是非常多的,如《诸葛亮的故事》、《李时珍诊病断奇案》、《墨池》、《太白酒》、《唐伯虎的传说》、《徐文长难倒窦太师》等。

这些民间知识分子不仅得到民间的广泛尊重,而且也得到朝廷的尊重。如汉族民间传说《曹操求贤》就专门谈到民间知识分子如何受尊重的。说是曹操得知许昌的荀彧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便亲自三番两次地恭请,谁知却无缘会面,后来知道荀彧在城东北扫墓,便再次亲自恭请:

曹操施礼说:“荀公安康。”荀彧闭目问道:“你是何人,来此做甚?”曹操说:“我乃谯郡曹孟德,来请荀公共扶汉室江山。”荀彧冷冷一笑说:“我乃山野百姓,不懂治国之事,你另请高明吧!”曹操陪着笑脸说:“久闻你胸藏经天纬地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我已决心下定,非你不请。”荀彧正然说道:“不怕我骂你吗?”曹操连连点头说:“只要骂得有理,愿你多骂才好。”……曹操牵来良马,亲扶荀彧骑上马,前呼后拥,迎入景福殿中。[1]69-71

一个居住于民间的荀彧,因为自己的真才实学,结果获得如此的尊重,这确实让人羡慕不已。类似这样的还有刘备的“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曹操、刘备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连他们都对民间知识分子采取这样的态度,可见民间知识分子在一般的民间社会中所享有的地位之尊隆了。

民间社会对民间知识分子的尊重还表现在各地的民间风俗中。大多数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家家户户都设有家龛,那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神圣场所。而在他们的家龛上,多写有这样的神位牌:“天地国亲师位”或“天地君亲师位”。在这里,民间社会是将“师”——民间知识分子,视为与天、地、国君以及自己的祖先神灵一样,是神圣不可亵渎的。每逢年节庆典,人们还要在家龛下烧香祭祀。这种民间信仰习俗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不绝。

(三)民间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异

当然,并非所有的民间知识分子都能够享受这种尊荣,有的“民间知识分子”由于其自身的表现太让人们失望,破坏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形象,而显得十分猥琐平庸。在民间叙事中,这类平庸猥琐的民间知识分子形象常常令人啼笑皆非。清代游戏主人编辑的《笑林广记》中就有不少的例子:

一瞎子双目不明,善能闻香识气。有秀才拿一《西厢》本与他闻,曰:“《西厢记》。”问:“何以知之?”答曰:“有些脂粉气。”又拿《三国志》与他闻,曰:“《三国志》。”又问:“何以知之?”答曰:“有些刀兵气。”秀才以为奇异,却将自做的文字与他闻,瞎子曰:“此是你的佳作。”问:“你怎知?”答曰:“有些屁气。”[2]

庸师惯读别字。一夜,与徒讲论前后《赤壁》两赋,竟念“赋”字为“贼”字。适有偷儿潜伺窗外,师乃朗诵大言曰:“这前面《赤(念作拆字)壁贼》呀。”贼人惊,因思前面既觉,不若往房后穿逾而入。时已夜深,师讲完,往后房就寝。既上床,复与徒论及后《赤壁赋》,亦如前读。偷儿在外叹息曰:“我前后行藏,悉被此人识破。人家请了这样先生,看家狗都不消养得了!”[3]

从这两则民间笑话故事看,这些满腹草莽的“秀才”真是一个比一个差,纯粹是骗吃骗喝的江湖混混儿。前者只是文章写得臭,后者竟然连一些简单常用的字也读不来,怪不得连小偷也要嘲笑这样的秀才,将他们比作是看家狗了。

从神圣到平庸,是一种社会身份巨大的落差,也是民间知识分子群体形象的两种极端的表现。其间所隐藏的民间社会对民间知识分子的信任与失望,赞赏与愤怒,确实是难以言表的。同时,这种矛盾的状态又并非完全出于民间的艺术虚拟,而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民间叙事中的民间知识分子形象也正是摇摆于二者之间,从而显示出形象品位的复杂层次。

二、民间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化

(一)民间文化哺育和成长了民间知识分子

丰富、鲜活的民间文化给民间知识分子不断提供充足的养料,民间思想、民间视角、民间话语对于民间知识分子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正是在民间文化营养的哺育下,民间知识分子无论是其知识储备,思想观念,都不同层次地获得了提升,从而更具有民间性或人民性。

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就是在民间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充分的养料、丰富的素材,才写出其辉煌的诗篇。钟敬文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屈原笔下的“那些天神山鬼,香花恶草,以及奇丽的诗情和特殊的文学形式等,是有他们的社会根源的。那根源就是当时作者生活、思维、感兴于其中的楚国民俗文化。”[4]当屈原被流放到沅湘流域时,他已经不再是上层阶层的人士,而成为一名民间知识分子,他的《离骚》、《九歌》等伟大的诗篇,尤其是《九歌》,本就是根据沅湘流域的民间文化而编辑整理的作品,其间虽有诗人的创作因素,但沅湘民间文化确实是其成长的基础。其后的刘禹锡、柳宗元、苏轼、范成大、杨维桢、倪瓒、沈周、何景明等等,当他们重返民间后,都潜入民间社会文化的底层,吸取养料,成就自己,写出了大量的具有人民性的好作品。

(二)民间知识分子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在民间文化的创造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民间知识分子所起到的作用。尽管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梳理清楚到底哪一些民间文化是民间知识分子所创造,哪一些民间文化是由庶民百姓所创造,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民间知识分子在民间文化的创造中,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因为民间知识分子曾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自身有着一定的文化创造的基础,加之他们长期生活于民间,熟悉民间,了解民间,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这种主观与客观条件都使得他们具有民间文化的创造实力,较之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他们的创造当更为踊跃。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中,那些文化英雄就是以文化的创造而著名,如黄帝造车,神农创造医药文化,仓颉造字,炎帝创造农耕文化等等[5]。这些远古的圣人贤士,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都属于民间知识分子。至于后世文人所创造的一些传奇、话本、杂述、野史、故事、竹枝词等等,也都不同程度地丰富了民间文化。

至于说到民间文化的传承,则更多地依赖于民间知识分子。民间文化的传承突出地表现在一些重要的节日聚会,庆典仪式的过程中。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一些有文化知识的士绅,往往会以主持人,司仪等身份参加这种活动。在活动中,这些民间知识分子往往会传唱古老的民族史诗,传讲古老的祖先业绩,他们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些祖宗留下的东西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除了这种特殊场合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或小孩,也会聚在有名望、有知识的人周围,听他们讲述民间故事、传说以及远古神话等。

当然,在民间文化的创造和传承过程中,肯定还有许多无名的普通平民百姓的积极参与,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不过,我们说民间知识分子确实参与民间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活动,并在其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这样的结论应该与民间文化的创造、传承史实不相悖谬。

(三)民间知识分子是民间文化的搜集者、整理者

民间知识分子不仅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之一,同时,也承担着搜集和整理民间文化的重要责任。从古代一直到今天,大量的民间文化被用文字资料的形式得以记录下来,其间,民间知识分子应该功不可没。在我国历史上,自古就有着搜集、整理民间文化的传统。自《诗经》到如今,历朝历代,这种对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活动很少停滞过。《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魏晋南北朝以降的笔记、野史、杂谈,更是洋洋大观。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民间知识分子默默无闻的搜集整理,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显得更为丰富、灿烂。

[1]何承伟.中华民族故事大系·汉族、蒙古族、回族:第1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2](清)游戏主人辑.笑林广记·腐流部·识气:卷2[M].武汉:崇文书局,2007.

[3](清)游戏主人辑.笑林广记·腐流部·赤壁赋:卷2[M].武汉:崇文书局,2007.

[4]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屈原与民俗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5]黄宏姣.民间知识份子的身份尴尬[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6.

责任编辑:谢亚平

The Folk Intellectuals and Folk Social Culture

HUANG Hong-jiao

(Jishou University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Jishou 416000,China)

The survival and personal growth of folk intellectuals are both inseparable from the folk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meanwhile,the folk intellectuals have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ociety,so the two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inseparable from each other for a moment like blood and flesh,and closely tied to each other like fish and water aswell.

folk society;folk intellectuals;relationships

G03

A

1004-941(2010)02-0065-03

2010-04-10

黄宏姣(1965-),女,湖南张家界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知识分子民间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