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重塑农林新形象

2010-04-10 09:55天津市东丽区农林局局长毛顺来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年5期
关键词:农林农业工作

■ 天津市东丽区农林局局长 毛顺来

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九届七次全会,全面部署了农林业各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了 “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机遇,实施现代农业规划,围绕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积极推进以食用菌、花卉、园林为主的滨海农业科技园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的滨海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区农林局必须结合实际,认清差距,坚定信心,以昂扬向上的锐气,知难而进的勇气、争创一流的志气,积极打造农林新形象,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扎实推进农林业各项工作,力争农林业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各项工作实现新进展,综合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农林形象实现新提高。从五个方面重塑农林新形象。

以强化服务为宗旨,调整内部管理机制,重塑农林新形象

区农林局内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虽经改革开放,没有根本变化,存在轻社会服务,重实现自身利益的问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农林内部组织机构、职能职责提出了新的标准。如何改革农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农林局内部组织机构和职能职责,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由过去的重管理向以服务方向转化,建立高效、协调、运转有序的农林业内部行政管理机构和运转机制,已成为农林局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调整内部机构,为强化服务奠定组织基础。一是按照整合机构、调整职能,强化服务的思路,对局内5个基层站以农业和林业划分的原则,分别合并成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和林业综合服务站。重点解决单位分散、人员分散、工作分散、有站无人、工作忙闲不均、相互推诿等问题,提高工作的协调性、主动性和综合服务水平。二是合理安排使用人力资源。根据各科室站的职能职责,对局机关人员进行调整,重新组合两个综合服务的人员。改变原来机关和5个基层站财务分头管理,分头设置会计、出纳的模式为由局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后设2名会计1名出纳。调整后有效提升了机关办事效率,弥补了人员老化、相互拆借、人心浮动不安等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和随意吃喝现象。三是对将局总支下属四个党支部调整为三个党支部,即成立机关党支部、农业综合服务站党支部和林业综合服务站党支部。使党的组织与行政机构相配套协调,促进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及组织建设工作。四是为了锻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实行科站长轮岗制,为优秀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调整职能,理顺关系。机构和人员调整完毕后,对局机关科室和两个综合服务站的职能、职责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分工。划清了局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各自的职能职责。局机关科室主要职能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年度工作计划,下达工作任务,依法行政,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办法,搞好项目引进开发,协调市区有关部门关系,开展调查研究等。农林业综合服务站的职能职责是落实计划任务,搞好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咨询服务,开展业务培训,搞好各项服务和创收工作。通过上述分工和调整,解决了局机关各科室站之间职能重复、工作交叉、职责不明的问题,为各科室站积极开展工作,减少推诿和失误,更好发挥科室站作用奠定了基础。

(三)明确工作责任制度。各科室站依据各自职能职责分别承担市、区、局安排的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任务分解、责任明确、重点突出,目标清楚。局与各科室站签订年度工作责任书。科室站根据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再分解量化到个人头上,个人制定年度工作责任书。把全年各项任务落实到科、人,为顺利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基础。

(四)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在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综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将综合考核、目标责任延伸到机关及各单位科级领导及干部职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全岗、合程执行责任考核机制,按照岗位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办法,形成压力传递机制,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重点工作推动机制和责任督察机制,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五)转变机关作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深入下去,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做到掌握情况在线,措施落实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积极为农户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提倡干事创业、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反对坐而论道、不干实事、说长道短、不思进取、相互推诿扯皮的行为,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实见成效上;增强宗旨意识,努力塑造勤奋敬业、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尊农、亲农、爱农、支农、扶农、惠农的强大合力。

用实实在在的业绩,重塑农林局新形象

农林局内部组织机构、职能、职责明确后,关键是如何依据职能职责开创性地开展工作,用实实在在的业绩,重塑农林新形象。

(一)加快农林业重点项目建设

1.积极做好设施农业园区的服务工作。配合有关单位认真做好 《滨海东丽现代农业高科技园》、 《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华明示范镇宅基地复垦设施农业园》项目的服务工作,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创办产地市场,搞好土壤检测改良、农作物生产规划布局、种植品种安排、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信息发布等方面工作,切实搞好服务。

2.积极做好植树造林业重点工程。巩固绿化成果,全力做好津滨、京津塘、津塘二线、津蓟四条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检查验收和管护工作,不断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完成津滨、京津塘段绿化工程的移交工作;完成外环线绿化带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紧紧围绕绿色公路、绿色河道、绿色园区、绿色村庄的建设,完成社会造林任务,搞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4.积极做好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一是完成在农业部立项的 《东丽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监测站》的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项目投资336万元;二是完成在国家发改委立项的 《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示范》项目的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项目投资1102万元;三是全面实施在农业部立项的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二)积极推进九项基础性工作

1.编制完善两个规划,即 “东丽区农业发展规范”和 “林业发展规划”。按照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谋划未来,提升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搞好农林发展规划,做好项目储备,研究制定落实规划的配套政策,为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各园区、基地、示范区、大棚积极推行按标生产、规范生产程序。新建园区都要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加强对生产地区和农产品市场检查检测,对食用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样检验,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

3.认真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和粮补政策。及时安排种植任务,明确播种计划。落实市下达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做好公示、地块监督检查和种粮农户的统计工作,确保国家粮食补贴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

4.认真做好森林防护工作。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盗滥伐、乱捕滥猎和侵占林地的防范机制。制定预警方案,完善检疫、监测和防治网络。明确人员及责任,加强巡查、检查、有效保护林业资源。

5.认真实施 “提高农民素质工程”。完成市 “素质办”下达的中专学历204人的教育培训任务,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370人的任务,协助区委组织部搞好50名干部大专班的招生培训工作。

6.认真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制定《东丽区公益林管理办法》,搞好征占林地、木材检疫等行政审批工作,建立金钟街木材市场检疫站,方便企业方便经营者。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林业生产秩序和市场秩序。及时查处和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护农民利益。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事件,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搞好法律宣传,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农业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7.认真做好农林技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种植业档次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农林局技术骨干作用,深入园区、基地、大棚,指导生产,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为农民解决生产中所存在的技术难题,引导他们科学生产种植,科学经营管理。

8.认真做好政研工作。农林事业如何转变职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这是事关农林事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科以上干部每年必须写出一至两篇有价值、有分量的政研报告。

9.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经济实体。配合国资委将空壳企业注销营业执照,理清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剩余资产归属;按照构建新型公司治理架构的要求,对农林产销技术服务总公司、丰田公司进行改制;用足用活政策,壮大国有经济,不断改善干部职工生活条件。

建立新型服务体系,重塑农林新形象

(一)健全政策服务体系。立足农民增收,配合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促进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市、区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设施农业补贴、绿化补贴、赈灾补贴、粮食补贴等惠农资金,确保农民及时得到应有的实惠;加强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制定引导扶持农民、经营单位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有关意见办法。

(二)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办事效率,搞好行政审批,主动上门为大项目、好项目服务;做好依法行政,及时向农民提供法律咨询,依法解决农事矛盾纠纷,搞好法律援助,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理顺执法关系,健全和完善执法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依法管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生产、发展经济的能力。

(三)健全安全服务体系。制定东丽区农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 《东丽区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研究制定农林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办法、措施。

(四)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围绕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做好新型实用技术、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

(五)健全培训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市、区、乡三级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培训中心的职能作用,根据农民需求,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结合东丽区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蔬菜新品种栽培技术、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开展专项培训。二是充分发挥农民培训基地作用,把培训班办到园区、大棚及田间地头,做到便民培训。

(六)健全信息服务体系。继续开展 “三电合一”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专家咨询信息平台,利用专家咨询队伍和现代传输手段为农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 “东丽农业信息网”建设,丰富栏目内容,增强服务功能。利用电台、电视台,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向农民传递生产、经营、市场、营销、新技术、新产品等各种信息,形成信息服务网络。

建设新型干部队伍,重塑农林新形象

加快建设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必须打造能管理、懂生产、会经营,有技术的农林专业队伍。就目前看,我们现阶段的干部和技术队伍与当前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与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需要有一定距离。存在人员老化,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滞后,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深入落实区委 《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意见》的要求,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各种条件,发挥各种优势,积极培养打造一支新型的农林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对外重点培训建设、生产、经营、销售型人才,让他们更好地为园区、为企业、为经营者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对内重点培养规划设计型、组织管理型人才,搞好农林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及政策研究。对生产一线,重点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让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更好地为生产一线服务。充分发挥现有农林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作用,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深造、实际锻炼、引进等各种渠道,提高现有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勤政廉政、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团结高效的干部队伍,为农林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建设和谐发展环境,重塑农林新形象

首先是构建和谐领导班子、和谐科室。增强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民主测评中领导班子及成员满意度,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班子执政能力。全局上下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多干活、少议论、多补台、少拆台、切实搞好团结合作。二是加强与外界沟通与联系。要与市农业局、林业局搞好关系,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赢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三是加强与区有关部门的协调勾通,搞好工作配合,获取双赢。聘请法律顾问,为农林业的发展把好关。通过建设和谐发展环境,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打造农业局新形象。

猜你喜欢
农林农业工作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不工作,爽飞了?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