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探析

2010-04-10 17:29燕山大学图书馆
河北科技图苑 2010年5期
关键词:河北省数据库文献

燕山大学图书馆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 谢姝琳*

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一个文献信息机构通过多媒体或计算机等设备与技术,能够获取并被利用来对读者提供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总和。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是由电子文献信息资源、非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可以联机检索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构成的。本文着重研究了河北省内公共图书馆与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以期对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一、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一)文献信息资源引进概况

河北省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主要分布在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与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以网络数据库为主、光盘数据库为辅。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主要有清华同方、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WSN(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的WorldSciNet数据库)、书生之家、超星数字图书馆、国研网、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等主流服务系统,其他收藏品种、类型、范围主要取决于收藏单位的性质。例如,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美国农业文摘数据库》(AGRICOLA)、《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光盘数据库文摘》(AGRIS);河北大学图书馆收藏有《荷兰Elsevier全文数据库》、《CnpLinker在线数据检索系统》;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中国基本古籍图书全文库》、《美星外文数字图书全文库》;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收藏有《ProQuestBiologyJournal》(世界生物学领域的全文数据库);华北制药集团图书馆收藏有《中国医药信息数据库》、《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基因潮网》;河北省图书馆收藏有《中国国家标准全集光盘》、《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及《中国专利数据库》;河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收藏有国外专利、中国专利数据库等。从被调查的单位来看,他们收藏的中文数据库类型主要为源数据库,外文数据库主要为参考数据库。

(二)河北省自建文献信息数据库概况

河北省各公共图书馆(包括省、市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重点科研院所等单位都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馆藏情况建设了相应的数据库。从数据库类型看,题录型与文摘型数据库占较大比例,专题型源数据库较少。其中,燕山大学图书馆的“重型机械数字图书馆”、“科技论文数据库”、“燕山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燕山大学科研成果数据库”等;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药物研发知识库”、“传感器专业信息网”;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石家庄铁道学院图书馆的“土木工程数据库”和“土木工程专家库”等较有特色。

(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状况

目前,河北省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还没有形成。各类文献信息机构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与性质,通过引进、开发等形式,积极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组织了大量文献信息资源上网。同时,各类文献信息机构积极探索、推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前,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1.高校图书馆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2002年6月,在河北省教育厅主持下,成立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其管理中心设在燕山大学图书馆。同时,全省40多所高校图书馆参与成立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委员会”,选举燕山大学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有10所高校为常务理事单位。起草了联盟章程,明确了组织机构建设、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通过联盟的建立,以期在全省高校范围内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满足河北省内各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立,使河北省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快速增长与丰富,缓解了各高校文献信息品种不全、复本不足等问题。联盟先后购买了80万册数字图书;组织部分成员馆集团采购了Springer和WSN两个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组织了中宏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经济数据特供系统、中经网、美国化学学会网络期刊、OECD数据库等资源的试用;承建了“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数据库”,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同时,逐步升级硬件设施,先后多次对河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的系统、CPU、内存等进行了升级,并优化了存储网络。目前,河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总存储容量已达8T,带宽升级到155M。河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不断上升。据统计,其文献信息资源在各成员馆的平均利用率为40%。到目前为止,累计访问量达200多万人次,累计下载图书达110多万册。平均日访问量达3000余人次,平均日下载电子图书2800余册、电子期刊论文1900余篇。自2004年5月“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数据库”推出以来,平均每天访问该数据库的用户达600余人次,累计登陆近5万人次,每日下载文献信息资源流量近1G,其他数据库资源日下载流量达0.7G。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共享单位已有50多所高校,辐射河北省各个地区。

2009年10月,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燕山大学召开,来自河北省40多所高校的图书馆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工作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河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经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建设阶段。

2.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省之一,在省文化厅、财政厅的统—领导下,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络框架和资源框架,通过实现网络联网的“11122”计划,即实现1个省级分中心、11个市级基层中心和22个以上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完成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研究机构的文化信息资源联合目录;完成以“50万册(件)文献共建”与“四个—优秀作品”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建设,即完成50万册(件)文献、1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并实现网上服务。为保障这一方案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和由13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和咨询工作。为此,还拨付了河北省“共享工程”专项资金。河北省图书馆已经制定出“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建设方案,完成了省级分中心的规划、设计和全省“共享工程”实施的总体技术方案与全省文化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实施方案。

二、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

当前,河北省对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于较发达省份差距很大,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与保障力度还较弱。目前,全国已有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及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河北省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目前仍按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等行政体制分别独立进行,使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长期处于零散、封闭的状态。由于没有全省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全省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总体布局与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结构缺乏宏观调控。各个单位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大而全”、“小而全”,不可避免地造成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种类与品种总量严重不足,文献覆盖率较低,造成大量通用型文献和数字化期刊等收藏的重复购置,而某些重要学科领域文献稀少甚至空白,难以支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

(二)缺乏环境支持、共享意识淡薄

由于河北省对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缺乏合理有效投入机制,致使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投入长期严重不足,以及缺乏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环境支持,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例如,目前一些省份在网络使用费上实施的政策是,由电信产业提供高速免费专线,鼓励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单位提供社会公益性网络文献信息服务,促进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网上的互动传播,提高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而河北省还没有促进文献信息保障与服务水平提升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落后与僵化,使得省内各类文献信息机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意识和全局观念比较淡薄。全省各类文献信息机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自成体系、自给自足,数字文献信息资源配置不重视纵横结合、协调发展,造成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信息滞留、数据垄断与资源流失,使有限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虽然全省高校图书馆在燕山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并在燕山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实现了全省高校范围内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使部分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达到了70%以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机构对全省范围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统筹规划,将全省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实现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致使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低下与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大量重复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

(三)缺乏自建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

通过调查发现,在河北省,无论是公共图书馆系统,还是高校图书馆系统、专业性科研院所或企业自行开发建设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大都是数据总量小、覆盖年限短、更新速度慢、标引深度浅的题录型、文摘型数据库,缺乏针对钢铁、医药、石化、纺织、农业、机械、建材、电子信息等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的重点行业开发的较大型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

三、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统一规划

在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河北省应从众多的有关标准中选择适合省情的标准,作为河北省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标准,加以推广普及。要协调与安排全省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推动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同时,要对全省进行总体布局与规划,根据区域特点、文化和民族特色等,建立若干个区域性、地区性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使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规范下,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切实解决全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系统文献信息机构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

(二)健全管理,谋划共享

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对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经费的最优化使用、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重要进展,CALIS、NSTL、CASHL等共建共享联盟都正在成功运行之中。河北省在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应该根据国家政策,积极出台相关管理规章和制度,为全省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通过整体规划与各馆分工,建立相对完备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形成覆盖面广、运作方便而又快捷的书目信息网络,实现网络公共查询、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功能,在全省范围内建立高效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传递系统。

(三)开发建设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

馆藏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是文献信息机构充分展示其个性、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具体举措。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网络时代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献信息资源才能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被用户获取和利用。各文献信息机构应该对用户喜爱的文献信息资源或特色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扫描、存取后,为用户提供网上阅读或下载服务。河北省内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地的社会需要和馆情,选择具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制作成专题数据库,为用户提供网上检索与利用。同时,还应积极开发建设对河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数据库,形成特色和品牌,使其在网络环境下发挥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和价值。

[1]唐蒙.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2):173~174.

[2]高建山,王桂平.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79~81.

[3]田丽君.关于构建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7,20(2):43~45.

[4]张新鹤,肖希明.我国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目标和重点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9,(6):21~26.

[5]张波,周敬治.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评价[J].情报科学,2009,27(7):995~997.

[6]于俊鹏.关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7,20(3):46~48.

猜你喜欢
河北省数据库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