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2010-04-11 11:21王志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制度化岗位图书馆

王志辉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000)

1 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情况分析

根据图书馆工作的性质与种类,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量是技术性含量较强的,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但是大部分工作是基础服务性的,包括馆内的卫生维护,图书上架、移架、整架和内部秩序维护等,因此基础性的工作完全可以由勤工俭学的同学担当。就本馆而言,图书馆勤工俭学的队伍已经是图书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共同担当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任。

勤工俭学的工作相对简单,但是都是直接面向读者的,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反应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所以勤工俭学的队伍建设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1.1 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不强

现代高校图书馆都倡导“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以读者的需求为己任,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服务环境,吸引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服务水平的提升无疑需要干净整洁的硬环境,需要工作人员展现对读者尊敬的软服务。勤工俭学的同学,在工作中往往非常被动,需要值班老师指定安排工作,某一工作任务结束后,采取躲避的方式,尽量少干活,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涉及阅览室秩序管理中,往往缺乏服务者的姿态,很少用劝诫、协商、请求的服务态度去规范读者行为,而是用比较生硬、直接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部分读者的不满,影响图书馆的形象。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般均要求家庭贫困,学有余力,工作认真的同学参加。但是图书馆勤工俭学同学的招聘有一大批是来自于新学年大一新生,对于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都无从了解。往往经一段时间的初步考察,人员定岗后,发现某些人的素质不高,并不一定非常重视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部分甚至出现考勤随意,抵触管理,顶撞老师的情况,影响部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3 工作状态不稳定,流动性大

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主要是下午和晚上,但是下午的工作安排在定岗后,总会有出现临时课程调整,或是实验实训等安排,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图书馆的岗位空缺,严重影响图书馆工作。特别是考试期间,图书馆利用率高,但是勤工俭学学生也需要复习迎考,此时的工作岗位极不稳定。同时勤工俭学同学也会出现中途辞职的现象,这样人员流动较大,而中途加入的同学需要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这些都影响图书馆工作安排。

1.4 管理随意,临时应付较多

勤工俭学的队伍建设,自然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自身付出努力来适应岗位需要,树立服务的意识,提高工作水平。但是好的队伍建设也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体制。我馆在勤工俭学管理中,就曾经出现制度建设不明,管理要求不到位,由于各个老师在管理中没有确认一致的管理要求,导致工作安排和考核标准不一,学生工作时也无所适从。当问题集中体现和明显暴露后,才紧急采取措施应付,顾此失彼。

2 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制度化建设的意义

2.1 制度化建设对图书馆的意义

勤工俭学队伍的制度化建设需要图书馆总结管理经验,根据已发现问题,做针对性的、全面的管理规划,从制度上要求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的勤工俭学同学需要做些什么,这样只需在工作中根据制度规定有序地进行操作和管理,有效地避免管理的随意性,提高勤工俭学的工作效率,有效加强管理。同时制度化建设对各岗位的人员配置,工作职责都做具体的规定,有效地避免了岗位人员的无序使用,节省了经费支出。

2.2 制度化建设对勤工俭学学生的意义

勤工俭学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可以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工作环境给予的压力和动力,积累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加强工作中时间、效率和劳动的观念,而且在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自立方面均得到了提高,另外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参与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经历过勤工俭学这支队伍的磨砺后,还能有效地培养职业道德,认识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就我馆勤工俭学学生来看,优秀的勤工俭学的学生,无论在学习和踏入工作后,表现都非常优秀,获得了学校和单位的认可。

3 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制度化建设探索

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无论是对图书馆的管理,还是对学生自身锻炼成长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勤工俭学的招聘工作,组织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方面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了探索。

3.1 招聘工作的制度化

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制度化建设中,首先应该考虑勤工俭学的招聘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招聘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审查考核,这样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才能得到工作机会,图书馆才能找到满足岗位需求的人员,便于今后的管理。

3.1.1 确保招聘与管理的统一

高校勤工俭学工作大多由学生工作部门统一进行招聘及管理,而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是基本独立的,是根据图书馆工作性质和岗位的需求来安排相应岗位的。为有效保障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符合图书馆需求,同时更好的在工作中进行管理和约束,应该保证招聘和管理的统一,由图书馆组织部门来统一提出招聘要求,独立进行招聘管理。这是今后图书馆进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

3.1.2 明确招聘时间、对象和要求

根据图书馆的需要和实际教学工作的安排,图书馆招聘时间应考虑三个时间点:(1)在每新学年开学初一个月之内。这时期可以利用招聘宣传向大一新生展示图书馆各项服务,了解图书馆功能,同时新进校的贫困生也好找到适当的工作机会,安心学习。(2)第二学期的开学两周内,每新学期同学们的课程会有调整,原工作安排肯定会和课程有冲突。(3)要考虑平时招聘,主要是考虑部分同学在工作中的突然退出导致工作岗位的缺失。

勤工俭学的岗位相对较少,工作机会对于家庭贫困、学有余力且工作能力强的同学们来说是急需的,也符合勤工俭学的工作初衷。但是岗位的安排对时间要求也非常高,为不影响图书馆的工作,图书馆一般要求下午没有课程安排的同学参与。这些都应该成为招聘中的要件。

3.1.3 确认招聘方式

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招聘肯定是需要面向全体同学进行公开招聘,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真正需要工作机会的贫困生广泛参与,竞争上岗,最大程度地满足图书馆的用人需求。但是结合图书馆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部分同学在工作中会有辞职或是不符合要求被辞退的情况出现,这样零星岗位安排不适宜再次公开招聘,而应该考虑学工部门推荐。因为学工部门已经掌握了一些优秀的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图书馆利用这个资源,可以有效地避免再次对招聘新生的能力考查工作。

3.2 工作安排的制度化建设

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工作安排,需要让同学们首先认识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内容,然后加以明确责任和要求。我馆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书库的管理和维护上,针对工作实情,进行相关制度化建设。

3.2.1 落实培训工作

勤工俭学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是都是面向读者,要时刻满足读者提出的各项服务需求,要做好也是不容易的。培训工作必不可少,主要要求学生能知道“中图法”22个大类的基本情况,馆藏的分布情况,利用索书号查询、排架、移架等图书资料工作的基本知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内容,图书馆有关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对图书馆基本工作的认识。同时培训工作,要积极的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勤工俭学的队伍形成相当的工作能力,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独当一面。

3.2.2 明确岗位职责

勤工俭学工作中,不同岗位和不同时间段的工作都是不同的,明确和落实各岗位职责对于勤工俭学学生来说可以明晰自己的工作任务,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减少管理中交叉管理,重复管理,无序管理等情况出现。我馆的岗位要求上,主要是明确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卫生工作上的标准和要求,排架和整架工作的每天工作要求和集中整治要求,同时阅览室内秩序的维护,文明阅览工作的指导和宣传也是勤工俭学重要的工作职责。

3.2.3 考虑特殊情况安排

勤工俭学的同学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工作为辅,根据教学安排,特别是到考试期间和新学期初,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因为考试及课程安排的原因,无法履行岗位职责,严重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这时图书馆的工作安排也应该做些调整和应变。比如我馆在学期末就允许勤工俭学的同学带书上岗,在岗位上复习迎考;新学期初,岗位安排根据课时来分割调整,确保工作岗位人员的落实。

3.3 组织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3.3.1 健全管理机构

健全的管理机构设置,明晰的权责分工是勤工俭学有效管理的保障,对勤工俭学工作要进行分级管理,落实各部门对勤工俭学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保证勤工俭学工作长期、健康发展。我馆勤工俭学管理机构,就在馆长总负责和领导下,由办公室参与协调和组织工作,流通部具体负责管理,保证了勤工俭学工作安排的条理性和有效管理。

3.3.2 明确各管理制度

根据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经验,要有效地进行管理,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套,比如考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例会通报制度等。考勤考核工作是对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适当地给予压力,适时提出考核中的问题,随时敲响认真工作的警钟;奖惩制度的设立应以奖励为主,通过公开的评比,互相寻找工作的优缺点,既奖励了优秀学生,又是对整个队伍建设的集体督促和促进。

3.3.3 安全教育常规化建设

各类安全工作是图书馆制度建设中应该充分重视和积极落实的一项任务。图书馆安全主要是防火和防水,我馆就曾出现过安全隐患,所以这一点要突出强调,不可掉以轻心,否则所有管理都是纸上谈兵。安全教育中,应指导学生形成水电等利用的安全意识,岗位职责中落实相关检查任务,进行消防预演,逐个学习和掌握消防器材等的使用。

3.3.4 注重思想引导

“勤以劳动,俭以求学”是勤工俭学之初就树立的口号,在图书馆工作既是学生们参加劳动补贴生活的一个机会,又是了解社会信息,认识专业知识的一个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完成学业,利于自己的成长。勤工俭学的管理中图书馆就需要通过思想引导,让每个勤工俭学的同学都要牢固树立这个目的,重视在图书馆的工作,重视来之不易的学习体验机会,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深刻体会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工作理念,做好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

[1]卢共芳.浅谈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有效管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2]吴湘宜.论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与管理[J].考试周刊,2008(27).

[3]梁克可.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4]王相林,吴青林,杨传华.试论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6).

[5]叶文微,林健.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

猜你喜欢
制度化岗位图书馆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图书馆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去图书馆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