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差异与联系

2010-04-11 16:20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显性信息管理

韦 波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成为核心竞争力,是个人、组织及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知识是存储在人的大脑中的无形的资产,需要有不同以往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知识的快速老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非连续变化的环境对组织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知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点,人们对知识管理开展了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但在研究过程中仍有很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知识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本文主要是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作一个概略的区分,并对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 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1.1 知识管理的相关定义[2]

对于知识管理,像其他大部分概念一样,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知识管理”一词最早是由美国麻省克莱星顿著名的思图维星国际咨询公司提出的。尽管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还没有达成统一,但我们不妨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即主要是指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范围要宽泛许多,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这个层面的知识管理一般是在全社会展开,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企业。但不管是哪一种角度,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即通过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传播、提供使用等程序,完成知识的价值,提高知识主体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的管理的重点也正是体现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存储和共享,并为其构筑有效的途径和机制,以运用集体的智慧来促进组织的发展。

从本质上说,知识管理是要保证知识的共享,而且是一种对人的管理,是要保证使人大脑中的无形资产即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供分享和利用的显性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提到知识管理就很有必要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做一对比区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以文字、图象、声音、符号等形式以及这些形式的组合表达,通过印刷或电子出版的形式可供人们交流和使用的信息。而隐性知识是比较主观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只有通过特定的方式才能表达出来,而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也是知识管理鼓励挖掘的重点。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隐性知识进行引导,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在这种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过程中,知识得到不断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在对知识管理的诸多研究中,有学者主张对知识管理进行阶段划分,认为知识管理可分为第一代知识管理和第二代知识管理,认为第一代知识管理只注重“管理”知识,而很少考虑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强调对现有知识的编码化和共享,而第二代知识管理则强调新知识的生产,认为应该强化自然产生的创新和创造力的环境,帮助组织创造新知识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第一代知识组织主要注重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但不强调与组织外部进行知识共享。而第二代组织则不同,它认为组织并不能静态保持竞争优势,而应该积极向外界学习,积极组建知识联盟,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当然,不管两者有多少不同之处,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引导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共享,并通过对共享知识的有效利用,最终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1.2 知识管理的特征

许多知识管理的计划都集中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更好地共享现有的知识,二是新知识的创造和转移。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3]:

首先,观念更新,即人们开始认同“共享信息”比“拥有信息”更有价值。这是知识管理开展的基础。知识管理是基于 “知识真有价值,知识真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产生的,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知识的更有效的利用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其次,知识管理强调创新。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有效管理知识资本就是为了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有了应变能力、有了创新,才能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快速的发展。知识管理还强调知识的流动,认为知识只有在相互地交流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并得到发展。

第三,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人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集合体,人能够通过对新知识的认识和应用,使其转化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人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应用到新的领域。人不仅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还拥有驾御知识的出众的能力,即对知识进行管理。可以说,知识只能通过人的能动创造性发挥而产生,并依附于人而存在,人是知识管理中的关键一环。

第四,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实施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一种企业文化,鼓励人们共享知识。而这种共享知识的素质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知识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企业内通过开放式的交流、学习,共享组织内外的知识。知识在相互联系的使用中价值得到提升和深化。

1.3 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

历来人们对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各持不同意见,总体来说,人们都倾向于将信息资源管理归类于信息管理之下,作为信息管理发展的一个子阶段。所谓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新的信息管理模式和信息管理思想,它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在管理理念上有所突破和超越,是集信息的技术管理、信息的经济管理和信息的人文管理于一身的一种集约化管理方式。

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从整体上看可划分为两大块,一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如信息、技术、人、环境、机构等都可以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只是各自的侧重点有一些差别。

一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性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上的探索,而任何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最终都是要付诸实践,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可以说,信息资源管理同时兼顾了技术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尤其突出强调了人文管理的重要性,将“人”置于最核心的地位,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设计实施,使人的信息需求达到最大化满足,这是信息管理一直忽略的方面。另外信息资源管理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也重视了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由此分析可以看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就是一种“抽象信息”,或者就为一种符号研究,是通过对信息符号的研究来触及问题的本质。

2 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

2.1 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从信息到知识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信息与知识是两个不同的实体。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的信息无法解释人类潜在的行为。信息是特定应用环境下的数据,而知识则是具体环境下的信息,知识一方面可以是信息中最具价值的那一部分信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知识并不是简单地存在于信息集合中,而是存在于人类的头脑中。知识更是指是人们所真正需要的那一部分信息。从信息到知识是一个由低层到高层的过程,在较低的层次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用机器来完成,以实现信息的价值。而在较高层次,则迫切需要人的判断力的参与,以实现知识的价值。

2.2 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其发展和延伸。如果说信息资源管理使数据变成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就使信息变成知识,并使知识成为组织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管理方法手段的变化和人们对信息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管理性、战略性的要求更高,信息管理进入信息资源管理,然后又进入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但知识有着更高的价值和水准,尤其是隐性知识得到人们的重视。从属性上看,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在很多方面都是重合的。从联系上看,他们也可以彼此转化。管理上越来越强调文化管理、人本管理等。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知识管理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4][5]。

从信息资源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需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显性知识外在化,实现显性知识的链接,隐性知识的内在化等。

当然,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因为知识管理相对信息资源管理而言,自身有许多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信息资源管理忽视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重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使隐性知识充分发挥其效用,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知识管理同时也重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创新。

其次,信息资源管理只重视对信息活动成果的管理,而忽视了成果的创造过程,即没有实现知识的创新,在对信息进行管理的同时忽略了对信息的生产和创造。

第三,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范围较窄,主要是服务于上层管理者。而知识管理不但继承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且还提供容易理解和使用的知识,充分体现知识的共享,为组织内的各个成员服务,在增加组织成员的知识内容方面,知识管理要优于信息资源管理。

当然,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还有许多其他不同之处,限于篇幅,这里只选取关键的几点进行论述,其他不便一一阐述。

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有对信息的研究,对人的研究,对技术的研究,对机器的研究,对机构的研究等,信息作为资源的作用日趋明显,这一点信息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功劳。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管理虽然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管理将取代信息资源管理,相反,知识管理的出现和发展将会促进信息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尽管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在管理特色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差异,但二者之间仍有相通之处,他们在信息管理工作中会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共存共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1] 吴慰慈.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2,(5).

[2] 彭学运,李京坤.知识管理:21世纪信息管理的新方向[J].财经政法资讯,2001,(5).

[3] 李荣素,方翠等.第一代知识管理与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比较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4).

[4] 孔德超,周九常.论MIS、IRM和KM的关系[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4).

[5] 毕强,杨达等.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的主流研究领域及热点内容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

[6] 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显性信息管理
美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概况研究与启示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年总目录
信息资源管理方案在基层党校中的实践运用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