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思考

2010-04-11 16:20沈大焜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资源

沈大焜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永安 366000)

教学资源就是教学材料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而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各种教学资源也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和分散化的特点,因此有效地整合并合理配置分散的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建设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1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存在问题

1.1 “有车无货”问题突出

所谓“有车无货”指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即车)建立起来了,但受经费、技术和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校园网上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即货)。没办法有效发挥校园网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作用。

1.2 校内资源分散,缺乏合理的共建共享

许多高职院校自从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在教育信息化上下了很大功夫,体现在建大量的多媒体教室,资助教师购置笔记本电脑,要求教师多做教学课件等等。在学校的鼓励下,许多教师积极制作专业课件,然而各种专业教学课件,特别是优秀课件,分散的存放在各个教师手上,时间短可能找的到,但时间长老教师退休、保管不善或者电脑中毒、损毁,可能就找不到了。再有就是每年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特别是比较优秀的毕业论文,也分散在各个指导老师或各个教研室。再就是各种电子教案、电子试卷、电子案例、网络课程等分散在各系部,各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缺乏有效的交流,两者的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极大的浪费及不合理现象。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没有合理的共建共享,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1.3 专业电子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为满足评估要求,大量采购纸质图书,电子资源建设极少,特别是专业电子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目前我院有纸质图书20.7万册,而电子资源仅CNKI期刊数据库一个,精品课程视频资源仅12门,课堂教学视频只有6门,没有任何专业电子图书,没有任何专业培训视频,远远不能满足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1.4 缺乏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缺乏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以我院为例,我院有存储服务器1台,为浪潮NL100服务器,存储空间只有10G,连一般家庭用电脑的容量都达不到。按现有条件,目前的存储空间就只够放20门的教学视频,远远不能满足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需要。

1.5 缺乏一套资源整合型发布平台软件

许多高职院校多多少少都存在教学资源,但利用率不高。如我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教学资源主要放在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网络服务”下,以网页的形式简单出现,网页布局不合理,教学资源不明显,更新不及时,师生只能浏览,不能检索,不能互动,不能管理,缺乏一套资源整合型发布平台软件。

2 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几点措施

2.1 领导重视,人员尽责

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它既是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工程的内涵,也是教学基本建设的外延。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能有效提高学生或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竞争性,成立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统一规划,协调建设,科学管理。在建设过程中以任课教师为核心,以图书馆、网络中心和电教室等教学设计人员为主导,其他人员分工协作,有效地保证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全体参与人员都要以积极和慎重的态度投入这项工作,尽心、尽责、尽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2 在图书馆成立全校性的教学资源中心

通过在图书馆成立全校性的教学资源中心,对校内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在内容上覆盖全校所有院系的相关专业,在形式上应有文本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教学网站等,在管理上图书馆成立专人小组负责收集、加工、整合、发布、统计专业教学资源。以此来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标准化专业建设,特别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享型各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2.3 分目标、分阶段实施

长远目标要清晰、全面,阶段目标要面对现实,不贪大求全且质量领先,既要体现国家标准,又要可推广、可持续;初期最重要的目标应是把平台先建起来,大容量RAID6储存系统先建立起来,资源整合型发布平台软件先引进进来,课程开发先搞起来,这是前提,后期再来考虑资源建设和增加。以“课程开发在前,资源建设在后;课程标准在前,课程设计在后”的原则,在目标初期,依托校园网可设立“校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专业标准大全”、“教学课件”、“课程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资源”、“学院资源”、“名师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在线答疑、辅导BBS”和“在线测验、考试模块”等栏目。并通过在教务处网站、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链接等方式进行宣传。资源平台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并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项工作的开展和相关资源的建设,并且要和现有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体系相协调,尽快制定相关的建设标准,边干边完善。目前,我校采用项目建设的方式,成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建设组,以图书馆人员为主,专人负责,提出相应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进度,建设资金和保障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分目标、分阶段实施。

2.4 丰富教学资源,拓宽信息途径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应包括以下类型:

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媒体素材库、题库、案例库、教材库、课件库等;二是网络课程,是指课堂教学的流媒体视频录像或经过编辑的、声像图文并茂的、以知识点或知识单元为模块,以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或认知关系为线索构成的知识系统,网络课程的特点是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直接用于网上学习的一门完整的课程。

根据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

可见,高校教学资源的类型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各院校应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要求,结合本校自身行业特点,通过广大教师的个人制作、网上下载、联建或学校购买等方式,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拓宽各类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目前,我校正通过各种途径,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其中精品课程相关资源建设已有一定内容,包括电教室摄制精品课程教学视频、教师自制教学课件等;且我院在2003年3月10日选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结合我校专业特色,以水电、信息类资源为主,极大丰富了我校教学资源,许多教师结合该数据库进行教学、专业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和科研课题研究,有效提高了教科研水平。

2.5 结合区域行业资源,多方参与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仅要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还要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尤其是本行业企业的资源,使本行业企业都参与进来,引进他们的标准,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个工作平台。同时,还要向有关专家咨询,并有高职领域认可度较高的专家指导。通过引进企业资源,可避免重复建设,解决资金压力;通过引进最新标准,可解决院校资源老旧问题;通过企业参与,可实现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总之,我们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开发与利用地方资源,推进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余晓青.信息资源共享组织与共享平台建设[J].现代情报,2008,(5).

[2] 蒋永平.以构建综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育人环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3] 汪琼.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7,(8).

[4] 王相清.数字图书馆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平台[J].现代情报,2005,(11).

[5] 龙双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与相关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3).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资源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